机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与安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机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与安全技术

杜,彬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功能也逐渐更新,成为现代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电气设备在体现高效便捷特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陆续制定出台了一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注册安全师资格制度,有效降低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然而,我国机电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消除机电事故隐患的关键在于科学预防。只要能消除隐患,就能减少和预防事故,维护机电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关键词: 机械电气设备;可靠性设计;安全技术

引言

机械的日常运转是以电力系统为基础的。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直接影响机械的运行,与工人的安全密切相关。企业传统的机器电气系统的日常维护主要是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来进行的,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存在着电气质量管理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的问题。很多原因都是管理不善导致的机械性能差,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维护体系。

1 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分析

通过对电气控制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常见的故障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电源异相。至于缺电等故障问题,可以看出电力系统在检测过程中缺乏稳定性,这种干扰问题属于系统在运行阶段的常见故障类型。通过对电源断相问题的分析和诊断,可以看出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系统电源的电路设计和安装中的质量问题。此外,当系统内部的电源部件出现较为明显的损坏现象时,也会导致电源缺相等问题的出现,甚至还有可能是在系统电源的外部区域,由于绝缘线出现了损坏情况,从而造成了电源缺项等方面的问题。其次,电气过载。对于电气过载等方面的故障问题来说,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电机在工作阶段所涉及到的电流,普遍高于额定电流的规定范围。通过对此类故障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逐步诊断,可以看出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系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过于频繁的情况,导致整体的操作频率普遍较高,从而使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加载空转等问题,或者由于其外部的电源电压逐渐升高,从而造成了电气过载等问题。再次,过载电流等方面的故障问题。当出现过载电流等故障情况时,其主要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有着较为具体的表现。由于系统本身运行的电流超过规定的额定电流,当过载电流等问题发生时,电路元件和其他设备所承受的整体负载能量会比较大,进而给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最后,电气短路。对于电气短路故障,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组或三组电相中有短路故障;二是接地短路故障问题;三组绕组存在短路故障问题。

2机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与安全措施

2.1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在不同的时代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也要求机电设备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和改进,与时俱进,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还要根据社会实践中机械电气设备的实际运用状态来进行一定的改善,也就是说,需要做到实事求是,注重实践运用。从而使机械电气自动化设备达到最优状态,保证机械电器设备自动化系统不断更新,提高它的适用性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2.2完善机械设备电气制度与体系

完善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和系统建设,目的是使各项工作尽快流程化、系统化,这也是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公司项目机械设备电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机械部编制了《特种设备管理指引》,在该指引中明确规定了机械管理的流程和要求,这对于无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的项目的机械设备电气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机械部还制定了文件编修计划,并有计划、有目的和有步骤地实施此文件编修计划,以此明确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

 2.3 加强机械设备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首先,加强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为了促进机械安装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将这项工作付诸实践。对于机械设备的分析,仅靠工作人员的体力往往无法将设备抬起。这时,为了把机械设备放到指定的位置,可以使用起重装置。然而,在实际提升的早期阶段,一定要注重设备承重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将承重点找到,为起吊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保障。在这一阶段中,为了防止设备发生损坏的现象,可采用防护罩将其覆盖到设备的外部。在起吊中,要设置专业的吊装指挥人员,指挥吊装将设备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其次,在设备安装中,需要加大找正力度,并采用相应的机械装备来实施找正。设备吊装只能其设备放置在一定范围内,这个位置对设备安装来说,还不是很准确的位置。这时,从工作人员的角度上来看,还需要加强对设备位置的找正。我们以水平度为例,针对电机和水泵同心度,在具体找正的过程中,可以从电机底座垫块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联轴节径向偏差满足实际需求。

2.4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

结合我国现代工业生产机械设备的特殊电气维修管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设备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同时,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监控机械设备所有电气工作的质量,确保机械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电气性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和效率。在深入实施电气维修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机械设备故障数据库,用于预测和生产。当电机设备可能出现严重故障时,维修管理人员可以将生产机器设备数据与全国电气机器设备故障相关技术信息系统进行比对,根据检测系统输入数据前后的故障相关信息内容自动确定机械故障发生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民用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效率 。此外,根据需要对各种生产设备机器和加工设备的各种相关计量参数数据进行详细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以便发现生产设备发生故障的基本规律。还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电气设备安全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电气故障风险预防控制意识,及时发现使用电气设备的各种安全隐患。

2.5加强机械设备电气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

电气设备安全使用的关键在于检查。因此,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大机械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查力度,在暴雨来临之前,安排各驻点工作人员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的电气接地电阻和防雷装置,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机械设备漏电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在台风来临前,组织各项目驻点人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机械设备电气的特点,制定防台风措施,加大对机械设备电气的管理,健全与完善机械设备点取安全性能检查制度,通过 安全检查表 ,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电气操作人员的水平,这样一来,既做到了全面检查,又做到了细致与深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隐患,应当及时整改,减少机械设备电气 带病 作业的概率,提高机械设备电气使用的安全性。

结束语

电气维修保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可靠性设计与安全技术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经营,,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机械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复杂,经常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生产机械的运行还存在很多问题。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繁.机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与安全技术[J].铸造,2022,71(04):515.

[2]赵一泽.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06):201-202+235.

[3]杨兴龙.机械电气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要点探究[J].现代盐化工,2019,46(02):86-87.

[4]卞志海.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8):59.

[5]李保安.机械电气控制装置PLC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05):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