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及管理细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生产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及管理细节研究

李长城

37233019840808185X

摘要:生产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电能,这就要求生产机械在运行过程中要有良好的电能供给。本文首先论述了生产机械电气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电路故障、电池故障等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生产机电工程维修管理的具体措施,将会提高生产机电工程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生产机械;维护管理;电气工程;具体措施

引言:电气系统是生产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系统具有实时控制、机械动力、调速等多种功能,从而保证生产机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如果生产机械电气系统异常,并可能导致生产机械操作的整个过程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生产机械操作由于短路出现恶性事故如火灾或触电,如果产品融合水溶液后,这样会增加事故的严重性。所以为了提高维修人员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机械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就需要加强对生产机电工程进行维修管理工作,将产生的机电工程始终保持在正常稳定运行的状态下,减少了生产中出现安全工作问题的概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电气工程常见错误

1.1蓄电池故障

在机电工程生产中,如果电池出现故障,通常是因为电池边缘损坏,如破裂等,会导致电解液漏出,自动放电短路,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转。电池自动放电失败则判定为电池闲置一段时间仍会耗电。24小时内放电超过2%即发生故障。原因可能与电解质泄漏和电解质中的危险碎片有关。故障排除时,如果有火花,说明电气系统短路。如果没有火花,说明电池故障。一方面,电池电解液与有害杂质混合,导致电解液中的铅离子与电池的负极形成电路。另一方面,电池中的铅离子与电池的负极形成回路。

1.2生产机械设备故障

在项目长期运行中,没有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由于湿度等因素造成短路故障或机械设备泄漏。如接触器故障,检查其控制电路,处理启动按钮触点、接触器触点及短路故障。如果接触器工作,主电路或引擎本身可能有问题。通常,需要更换线圈,用酒精擦拭触点,用砂纸处理烧焦的碎片,以便重新安装和检查。

1.3基本电路故障

解决机械故障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路故障,说明发电机出了问题,不能正常运行。当生产出现故障时,如果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或停止工作,应确定启动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工作电压和燃油控制面板,如果没有异常,可以检查机器是否高温,机器温升,难以正常运行或运行速度有快速下降趋势;调速器异常,导致柴油机运行功率不足。

2生产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及管理措施探究

2.1在生产机械电气工程中加强维护管理措施的制定

在生产机电工程设备的维修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制度。首先应该从保养和保养这两点入手,在进行电气工程机械的生产保养时,应结合生产规则对机电线路进行布置,寻找损坏线路的位置,电气布线要统计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根据具体电气设备制定完善的维修对策。在电气设备维护的过程中,操作维护人员需要注意检查电气工程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性能,确保生产机械能够处于安全的操作环境中,从而保障生产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2.2完善生产机械电气工程中的检修记录工作

在生产机械电气工程的维修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生产机械的实际工作,不断完善生产机械的维修制度,这也是提高生产机电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在生产机电工程管理中,生产机电设备的检查时间、安装时间、零部件更换记录、生产机械设备线故障记录、而生产机械设备线的更换记录需要清楚的记录在维修记录簿上。这样一来,一旦生产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操作维修人员就可以通过检修记录的调查直接找到生产机械出现故障的原因,从而提高生产机械的维修效率。另外,我们可以在生产机械的维修记录簿上标注维修频率较高的设备。在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中,可以重点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机电工程的维修管理质量,为生产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减少生产机械电气工程中的检修成本

企业生产中使用的生产机械设备,由于生产厂家、生产工艺、设备型号等都不同,这就使得生产机械设备的质量有了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机械设备的初始状态可能不同。在对生产机械设备进行初始状态维护的过程中,操作维护人员需要采取定期维护的管理方法,以消除生产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维修工作,必然会提高生产机械设备管理的成本,据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维修,在企业中总成本较高,所以在机械设备的生产维修管理中,应该去除一些繁琐的维修工作,从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建立更加科学的维修制度,提高生产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

2.4在生产机械电气工程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生产机械设备的维修中,企业也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维修管理。首先,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生产机械设备电气工程的整体运行状态,制定严格的监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运行过程中也要实行维修管理制度,企业还应该建立生产机械设备维修数据库,这样一旦生产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对生产机械设备的数据库进行维护,获取相关设备发生故障前后的系统数据,并预测故障发生的位置,提高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效率。同时通过对生产机械设备操作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确定生产机械设备故障的规律,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专门针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预防故障意识,降低电气设备在操作中的故障率。

2.5培养专业化的电气工程维修团队

在生产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企业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电气工程维修队伍,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首先,企业需要在操作中加强对生产设备电气工程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参加电气设备培训项目,并在培训过程中组织相应的考核。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每次培训后的考核结果。对于考核不及格的员工,需要责令其进行第二次考核。在考核结果达到合格标准之前,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2.6培养出专业的维修管理队伍

对于生产企业机电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来说,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员工。要有效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关键是企业必须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这方面,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企业要加强对电气工程维修人员的培训。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应定期参加团队内部的培训和考核会议。企业领导还应定期检查每个人的培训和考核结果。如果他们发现他们不合格,他们应该命令团队进行第二次测试,直到他们能够达到相应的结果。其次,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也要降低门槛,打破以往只注重学历和业绩的观点,招聘一些实践能力强的员工,为维修管理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最后,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奖惩制度,增加员工福利待遇,体现人性化管理原则。

结束语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的稳定安全运行,要有良好的电气系统,加强对生产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制定全面的管理措施,解决电气工程问题。还需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生产机电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兴龙.试论生产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及管理措施[J].现代盐化工,2019,46(01):95-96.

[2]葛红剑.工程机械中电气工程的维护与管理研究[J].时代汽车,2019(0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