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1俞盼,2张兆建,3姚志娟

1.340223199111013213  2. 370122197712244839  3.371422198703277729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也需要同步完善,而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城市整体正常、高效运行。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市政工程建设,结合工程特性来选择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依据相应制度和要求规范有序落实到各环节,便于创设高效的施工环境,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活动,提升市政工程总体施工成果。但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却普遍存在管理过程较为被动,主动性和预判性不强等问题,迫切的需要结合实践情况来优化改善,以便于为后续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序展开提供参考和支持。综合分析研究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有助于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施工管理工作创新,帮助市政工程精细化管理,朝向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困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服务项目,工程的建设为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城市文明提供了可靠的支撑。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施工效果和寿命。因此,做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所涉及的工种多,在特定期间将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市政工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建设效果。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困境

1.1现场管理机制不完善

市政工程施工活动开展,需要统筹全局,对现场环境有效把控,综合分析工程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等管理工作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模式提供管控,支持市政工程施工活动顺利进行。但实际上,目前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中,未能与时俱进地建立内容合理、详实的现场管理机制,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各工序协调不通畅,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影响。如,施工现场设备和材料随意堆放,施工环境混乱,不仅造成资源损坏和浪费,还会威胁到人员人身安全。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求私利,投机取巧,前期相关文件准备不全面的情况下盲目施工,由于监管缺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可行性。

1.2规范化施工意识不强

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中,部分单位由于资质不强,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意识不高,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点。由于施工技术掌握不全面,明知道不合规却仍然违规操作,为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使用寿命也将随之减少。部分施工人员并未接受专业教育培训,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工作中敷衍了事,未能真正全面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同时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衔接不畅,工作配合度不高,甚至工作中出现矛盾冲突,影响到工程总体施工效率。另外,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有很多风险性较大的环节,施工环节复杂,稍有不慎则会破坏原有工程结构,并且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周围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1.3建设图纸不合理

工程施工图对整个市政工程的具有指示性作用,施工前必须合理制定,对于施工图是否经过论证对质量也至关重要。审查施工方案是工程建设前的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按照技术和标准制定施工方案,并对费用进行预算。在项目建设中,很多部门没有意识到施工图的重要性,审查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导致无法发现施工图中的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中使用施工图,在市政建设中难以消除实际施工存在的问题,给工程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一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许多部门允许一些非专业公司检查建筑计划。由于人员缺乏专业性,在审计中无法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因此,导致市政工程建设计划缺乏保障,建设质量更难保证。

2市政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2.1实施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也应与时俱进、谋求发展。应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实行信息化管理,收集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资料及数据,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数据库,以方便查阅,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构建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过程资料等进行存储,可有效解决纸质资料不易保存、容易遗失的问题,实现可视化管理,且不同平台之间可进行资源共享。要注意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注重数据的保护。

2.2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市政工程施工活动是否可以按照设计方案规范有序进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要素符合施工要求,均需要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支持。因此,需要结合市政工程项目特性,设立专门的施工管理部门,明确部门工作范围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能,积极投身于企业规划和决策,切实提升企业决策合理性。施工管理制度内容也要持续更新完善,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契合,提供导向作用,便于各环节符合施工需要。制度建立后,定期检验,依据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动态调整,剔除制度中的与实际操作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另外,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强化相关人员责任意识,在督促企业员工规范化操作的同时,促进工作人员责任性和专业性的充分发挥,尽可能消除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2.3强化施工全过程监管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全过程监管工作,通过实时的监管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并将其纳入现有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中。通过市政工程项目特性,强化监理工程师责任意识,遵循负责任、讲制度的原则对施工全过程监理,一道工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要及时返工处理,以责任督促监督成效,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同时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施工监管,及时通报批评违规操作行为,并依据制度追究责任,切实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另外,应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教育和培训工作,选择合理的考核与培训方式,依据考核结果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通过定期专业教育培训,吸收更多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便于组建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为建造高质量的市政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2.4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

可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施工的进度及相关数据进行反映,以便能够快速做出应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管理。如现阶段在工程建设中推广的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时间及空间上的分析,提前发现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有效避免。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保证施工在可控制范围,进而有效确保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5对施工图进行严格的审核

市政工程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必须合理地选择市政建设图纸,考虑所选择的建设计划。可邀请领域专家、工程师参与审图。初步图纸必须由设计人员计算,判断是否执行施工图,综合考虑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成本等,选择符合实际市政工程建设需求的图纸。市政规划还要进行第二轮检查,由专业机构核查,确保规划科学充分,避免施工出现问题,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施工效率。

结束语

总的说来,市政工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应同步优化改进,推动施工管理工作创新优化,在完善健全、合理的制度体系基础上,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基于此类方式,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环境优化改良,制定合理的措施对施工活动全方位监管和把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于打造高质量的市政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炜禧.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居舍,2020(36):129-130.

[2]郭中静.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华建设,2020(8):46-47.

[3]程显继.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0(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