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学改革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革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分析教学改革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革新策略

谢晓翠*,林思凡,,陈姝,,丁力行,钟天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时代发展孕育而生的课程,当下我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于社会创新力度的重视也越来越大,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必备的教育。但是,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晚,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还未形成体系,未能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相联系。高校要加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背景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就开始萌生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形。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竞赛(他们称之为商业计划竞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类的竞赛,并逐步辐射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1999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清华大学首开先河,大学生自主创立了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校扩招,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配套制度没跟上,高等教育体制上存在弊端,同时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此外,受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职业化素质和社会经验,社会适应能力差,诚信和社会责任心严重缺失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虽然就业体制从“统招统分”转变到“双向选择”,大学生获得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是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有了“与其担心失业不如自己创业”的想法,这不仅能够解决个人的工作问题,而且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通过创业来扩大就业。但即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但时至今日,大学生创业多以失败告终,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经验不足,使得创业计划常陷于“纸上谈兵”或“理想”状态;缺乏良好的心态,不能很好地处理成功与失败;资金缺乏以及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对创业产生致命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需要国家和政府来帮助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也需要高校的教育与指导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能力,以及丰富其创新创业的经验。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2.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及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高校开始注重进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但课程体系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时,没有完整的课程计划,不能够保证创新创业课程的质量。一直以来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都是注重于在专业知识方面,因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较为模糊,同时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至于多数高校仅仅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提供给少数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是注重培养成功的创业者,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2.2.相关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还需要跨学科领域知识背景支撑,诸如财务管理、营销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知识都是必备。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都是通过简单培训之后就上岗,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欠缺创新创业知识,授课缺少完整案例,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

为了促进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教育部规定各高校都应当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对此,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大多数高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并且未纳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范围内,在教学环节中,未能与所学专业的就业岗位联系,与所学的专业联系程度不够紧密。

2.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深层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综合性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因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素质教育及通识教育不同,而是更加注重实践性,更加契合专业性,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但是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中不能将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高教师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学校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未能发挥理论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学校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够,特别是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上更是甚少,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需求。

  1.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议

3.1.加强师资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和一般的教育不同,它是一个关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没有一个规定的定义,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教学方法,甚至也没有一个统一评判标准。虽然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是却没有一个专业教师去系统培育、教导学生应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师资团队,引进政治教育、心理教导等方面的优秀教师,群策群力,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教师不仅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还要加强学习,了解国内外前沿的创新创业信息,以多种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创新创业意识也不断提升。高校在引进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优秀创业成功人士或是学长学姐们讲述自己的创业经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给想要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可行的思路。

3.2.增加创新活动

校园内丰富多彩活动能够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的学业不那么枯燥。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有关创新创业的活动,引领学生了解、投入创新创业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这将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提供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组队的条件,使得学生们彼此优势互补,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准备条件。通过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在全校形成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氛围。高校在举办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应尽量在专业课程范围内进行,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

3.3.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新能力才能经得起社会检验。学校应增加校内创业基地建设,依托校内创业园、创业孵化中心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指导,选拔优秀创业项目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创业实践,并入驻创业园,带动校内的创新创业团队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

3.4.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需要积极进行宣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讲座,邀请同专业创业成功的师兄师姐为学生们讲述创业经验,或者邀请成功人士讲解商业格局或者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们开拓眼界,提供更为可行的途径。学校也可以打造网络论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创业思路分享上去,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营造良好氛围,平台同时提供更多创新创业信息给学生,帮助学生收集分析专业工作现状。

  1. 结语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创业将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培育出创新创业型人才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认真分析出现的问题,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一次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长久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敏.浅析高校创新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2):67-68.

[2]郭兆颖,李常胤.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契合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04):108-111.

[3]李涛,赵辉,蔚燕舞.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J].陕西教育(高教),2020(04):31-32.

[4]凌蕴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85-86.

[5]黄兴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2-124.

[6]杨力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87-88.

[7]白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20(08):222-223.

[8]王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中外企业家,2020(03):195.

[9]舒杨,赵恒.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才智,2018(06):37.

[10]徐永其,隋福利.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机制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1):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