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2

雄安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王连悦   ,刘超  ,关聪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050000

摘  要: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园美感教育的实施,幼儿大脑的开发以及身心健康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雄安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面临的困境却忽视幼儿成长与发展,忽视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匮乏音乐教学资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一是立足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特征;二是不断激发幼儿的爱好与兴趣;三是积极改善音乐教学的环境。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园;雄安新区

众所周知,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主要由四方面构成:“一是歌唱;二是演奏;三是韵律活动;四是音乐欣赏。”[1]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音乐教师,不但要能够循循善诱,把孩子引入音乐的世界,更要善于引导他们在音乐世界中畅游,感受音乐之美,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但我们在雄安新区调研中发现,许多幼儿园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顺利的开展美感教育,开发幼儿大闹,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美育活动开展离不开音乐教育

美育是美感教育的简称,是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使之认识到、感受到、体验到、欣赏到山川河流之美,生活学习工作之美,文艺作品之美,从而形成科学的审美观念和能力的教育”[2]。音乐活动作为美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儿童在阳光向上歌曲的感召之下,情感能够得以陶冶,使之能够对周围美的事物,善的行为,好的作品,由衷产生喜爱之意,欢喜之情,并在潜移默化的变为对生活之爱,工作之爱,家乡之爱,祖国之爱,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可见,幼儿园美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音乐教育。

(二)幼儿大脑开发需要音乐教育

科学证明:我们的大脑虽然有左右之分,功能各有侧重,但并非各自为政,相互独立,而是借助数亿根神经纤维密切联合在一起。“科学家在对爱因斯坦的大脑研究后发现,他之所以聪明过人,主要是他的‘棘突触’异于常人——大脑发达的体现”[3]。而这些“棘突触”与爱因斯坦自幼喜欢钢琴和小提琴有关,——音乐扩展了其右脑,进而促进了其左右脑的共同发展,为他产生了最好的思维能力。积极开展音乐活动有助于让孩子们的右脑长期处于积极状态,增强左右脑的相互作用,加强联系。可见,幼儿大脑的开发需要音乐教育。

(三)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

前苏联列昴节夫的科学研究表明,音乐认知活动在促进儿童听觉的发展、记忆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个性发展和注意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不但幼儿的心理健康离不开音乐教育活动,身体健康也需要音乐教育。因为它可以使天性好动的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在旋律与节拍中感到轻松愉快,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得到认同,在欣赏与体验中心身得到和谐发展。

二、雄安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面临的困境

(一)忽视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特征

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因而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育和成长,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状况,采取相应的举措,但我们在雄安新区的调研中发现,不少幼儿教师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及成长与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音乐教学目标往往高于孩子的发展水平,教学内容的选取超过孩子的接受水平,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小学低年级非常相似。

(二)忽视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兴趣作为最好的教师,爱好作为最好的向导,在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如此,一旦有了兴趣与爱好,他们就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但我们在雄安新区的调研中发现,不少幼儿音乐教师忽视了幼儿的兴趣与爱好,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喜爱进行音乐教学,这是值得警惕的。

(三)匮乏音乐教学资源

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是凭空进行的,它需要以不同资源为载体,如钢琴、音响、服装和场地等,但许多幼儿园财力有限,特别是民办幼儿园,音乐教学资源的非常匮乏,如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中,并不能保障课堂中每个孩子手中都拥有一件乐器。

三、雄安新区解决幼儿音乐教育面临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一) 立足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特征

针对雄安新区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忽视孩子成长与发展特征的现象,主要建议有两方面。一是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与成长成才的规律制定音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风向标,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开展音乐教学也应该如此,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定幼儿的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根据本地区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和生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成长成才的规律研发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取,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不能过低——过低则不能激发孩子的欲望,也不能过高——过高超过孩子的接受水平则会容易使孩子倦怠。

(二)不断激发幼儿的爱好与兴趣

既然爱好与兴趣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幼儿的爱好和兴趣呢?一是借助情景的模拟,来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研究表明,情景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征,它符合孩子的形象思维特征。二是借助新颖构思,来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课程的内容构思一项活动,让孩子边活动,边欣赏音乐。三是借助正向激励,来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种激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对于做的好的幼儿可以表扬,也可以发放一些小礼品。

(三)积极改善音乐教学的环境

音乐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可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方措辞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对于公办幼儿园可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争取各方的财政支持;对于民办幼儿园也要认真研究政策,如可以争取将自己幼儿园纳入普惠幼儿园系列。二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对于有些器材,如沙球等,可以发动教师带领孩子共同完成,这样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是做好规划,可以将空间会分为不同区域,为音乐教学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活动对于美育的开展,幼儿大脑的开发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在调研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音乐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取必须立足于幼儿的成长规律、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能想当然的主管臆断。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幼儿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琴.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以昆明市D幼儿园中五班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36.

[2]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78.

[3] 莫传玉.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