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初探

金勇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430063

摘要:船舶机械制造工业与国家的后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开展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该学科中的思政因素,渗入思政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时,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从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内容出发,简述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策略,希望给其他学者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个学校所开展的重点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单纯的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同时还要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所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专业和生活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可以指导实践的力量。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结合专业特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一、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内容

首先,将中国制造与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相结合。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制造涌现出了诸多高质量的产品。此外,中国制造的内涵相对广阔,它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含义,同时还蕴藏着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中融入中国制造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的产生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国情,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指明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后续的学习方向。

其次,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融入大国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精心钻研某一项工艺,倾尽心血打造行业精品。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融入大国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勤勉好学、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精神[1]。另外,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是讲解船舶制造、机械理论等内容。通过在讲解过程中融入大国工匠精神,也能够使学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将大国工匠精神应用到船舶机械制造中,进而锻造出行业领先的船舶精品。

最后,在船舶机械制造管理学过程中,要融入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具有时代性,并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船舶机械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升级。因此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让学生创新制造思维,进而为后续船舶机械制造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二、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专业技术性较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都会将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分离,但是现阶段社会背景,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所以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首先,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受到传统教学速度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科完全专注于技术类知识的学习,所以对现阶段该课程的改革不太适应。因此在教学前期,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灌输课程思政改革的教育理念,之后轻微调整课程教学方式,让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改革[2]。比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师结合船舶机械制造的相关案例为学生讲解零件加工工艺等相关技术知识。但是基于现阶段思政进课堂的要求,教师就可以选择网络上的一些纪录片作为教学案例,这部分纪录片不仅涉及到船舶制造工艺同时还会涉及到船舶的发展史、船舶的建造意义以及国家政策与船舶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船舶制造技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其次,教师在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也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通过征询学生的意见,教师能够更准确更快的找到教学方向。同时教师在改革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的反馈,重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之间的课程设置比例,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优化教学方式

首先,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专业性较强,但是对于部分基础类知识或者是案例分析类的学习,就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自行讨论并在课上完成学习。教师先给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寻找国内外两个船舶制造工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国内的制造技术和国外制造技术的区别、产生区别的原因有哪些、当下国内外船舶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在研读国内外案例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制造工艺,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此外,学生在课下研究完成之后要在课上进行讨论,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对船舶制造工艺的理解,了解学生对制造工艺的学习程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反思国内外船舶制造的差距。比如,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国内的船舶制造工艺更重视工匠精神,强调船舶制造工艺的精准度。此时,在引导学生反思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船舶制造领域的相关榜样,通过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对船舶制造工艺的制造兴趣,学习榜样人物的爱国精神和工匠精神。

其次,采用类比教学法进行教学。船舶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寻找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后船舶机械制造工艺的演变进程。通过以时间为单位对船舶机械制造工艺进行纵向类别,让学生明确船舶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需要祖国的支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通过让学生了解船舶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程了解前辈们艰辛奋斗的历史,进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下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基础开展船舶机械制造工业课程教学。教材上的内容相对有限,并且教材目前主要是以专业技术讲解为主,并没有融入思想政治相关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借助线上资源去辅助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应成为当下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精品课程网站上去搜索相关的课程内容,然后将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和网络上的思政学习内容相结合。然后筛选高质量的课程,并将其以视频或者课件的方式下发给学生。其次,船舶机械制造作为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国家也开设了相关的网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网站上了解船舶机械制造行业的相关工艺以及各个单位的思想动态情况。

三、结束语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船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制造业是我国的重点行业,而船舶机械制造工艺是其中重要一环。再加上船舶制造工艺技术性较强,因此对学生的既能要求也更高。同时,部分船舶机械制造涉及国家机密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开展该课程时,需要从思想教育和技术培养两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加强政治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进而可以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志红, 罗筱英, 李蔚.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1):3.

[2] 肖淼鑫. 课程思政理念下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思考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 2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