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管理水平提升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配电网管理水平提升措施探讨

燕建平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市四子王供电分公司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011800

摘要:配电网系统管理水平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其对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整体质量和增强用户的体验感有重要的作用。配电网的管理可保障电力企业供电运行效率以及用电的安全性,为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为此,电力企业应重视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采用科学合理配电网管理方案来保障配电网的建设质量,注重配电网的基础维修安全管理,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以及提升配电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电网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依然有一定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现阶段电力企业中配电网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为推进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配电网;管理水平;提升

引言:配电网项目的管理关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对于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其在用户的用电体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为此,电力企业在配电网项目管理上应加大重视力度,采用完善的管理工作机制,依照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来提高配电网系统的管理有效性。由于配电网系统的项目管理涉及多部门合作,其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在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各项目的对接需要通过各职能部门的有效沟通,以实现配电网实施工作的开展[2]。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必要性,阐述现阶段配电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提高配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1、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可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主要体现在可靠性高的配电网系统可有效降低配电网系统的资源消耗,科学合理配置配电网的资源,为提高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3]。现阶段,我国配电网管理区域逐渐增多,电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配电网系统的高效管理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4]。电力企业的配电网管理需要转型升级,在配电网管理理念的运用上需要采用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思维,并且在管理工作薄弱处需要采用强化的工作手段来切实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5]

2、现阶段配电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相关工作机制不完善

配电网相关工作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配电网设备布局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在各区域进行电力分配准备工作前,需要对各区域的电力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结合当地区域的电力设备状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配置方案。有些电力企业在对各区域供电需求调研工作不重视,以致盲目实施电力设备配置方案,其对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严重的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第二,载荷分布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由于人们的生活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用电需求也不同,为此配电网的载荷分布需求也随着不同。比如在经济发达区域,其配电网载荷需求相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较高,而某些电力企业在对配电网载荷分布需求调研工作上没有落实到位,以致会出现配电供不应求现象的发生。如若不能实现配电网设计的合理性,其会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配电载荷过大从而引发潜在的安全事故,与此也会出现不合理的配电设计从而导致配电资源的浪费。最为重要的是,缺乏人性化的配电网系统载荷布局设计,用户在用电期间极有可能会引发电器损坏的安全事故,严重的会危及到居民的生命。

2.2运维基础工作管理不到位

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切实强化基础的运维管理工作,由于部分配电网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以致在配电网维修上出现抢修不及时的问题,其极大影响居民的用电体验,用户投诉事件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对于电力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配电网系统的维护工作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各项营销业务的有序开展,但是根据从现阶段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方向来看,其对配电网管理的重视度依然不够,尤其是配电网管理工作中的巡视和停电管控等基础运维工作的关注度不够,严重阻碍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程度低

配电网管理涉及多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而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的配电网管理手段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巡视和线路故障检测等方式,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程度较低,无法实现配电网各项目远程监管、远程巡线和远程故障预警等,也就无法及时响应配电网故障的应急处理。比如在配电网线路出现故障时,由于仍需要人工的处理模式,其检测故障的效率极低,检修的工作周期较长,从而影响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

3、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3.1落实配电负荷消除工作

配电网设备配置和载荷布局的有效性可保障电力运行系统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此,电力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机制和手段来提高配电网设备和载荷布局的有效性。比如,可以采用柔性约束规划的管理手段来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配电网设备中的分布式电源可以有效保障配电网规划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柔性约束条件可满足网拓扑结构规划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方式消除负荷,以此来提高配电运行系统的稳定性。柔性约束规划的管理模式可以以一种较为融合的形式来对配电网架线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满足降低电力管理成本的条件下,保障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强化配电网运维基础工作

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强化配电网运维基础工作的管理,细化配电网管理规则,具体的管理方式有:第一,制定完善的基础管理规范。电力企业应结合当地的用电状况,制定合理的配电网运维基础管理工作方案,相关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配电网运维操作指南执行。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配电网系统巡视工作规划,及时发现配电网存在的管理问题,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配电网设备正常运行。第二,电力企业应完善运维工作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对配电网工作的监督,比如可以定期开展配电网系统的巡视督察活动,深入调查配电网巡视工作,做好电网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配电网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3.3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

配电网管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而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管理的工作效率,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大配电网自动化管理工作力度,积极应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网系统各项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分析。在配电网管理的自动化建设工作中,电力企业应依托各种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平台来收集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大量的运算分析,及时监测配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为保障配电网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同时,配电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对配电故障事件进行实时监测,为配电网的抢修工作效率提升提供保障。信息化数据收集平台可为后续配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提供解决思路,也为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赋能。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电力企业中配电网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其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大对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的重视力度,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以合理配置配电网设备。同时,注重配电系统中载荷布局的合理性。在配电运维基础管理工作上,电力企业要注重建立有效的巡视监管工作机制,强化配电网安全管理意识,确保电力系统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保障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瀚.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安全管理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5):182-183.

[2]黄志鹏,李黄强,舒征宇,李镇翰,翟二杰,韩国栋.基于配电自动化故障管理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J].智慧电力,2022,50(04):66-72.

[3]陈蕾.基于电网调度的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法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2(02):222-224.

[4]陈海,叶侃,张元吉,白焰辉.配电网的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2):266-267.

[5]刘江漪.农村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J].农电管理,2022(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