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关于高校创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创新发展-关于高校创新发展

尹梓轩 ,刘晋玮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作为办学特色鲜明、育人特色突出的行业特色高校,我们需要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瞄准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战略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坚持引领行业、坚持开放办学、坚持立德树人,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激活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从而实现行业特色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 创新发展 高校建设 特色高校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一、高校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涵,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回顾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为高校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要提高站位,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我国各高校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根本要靠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大学生开创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成才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这样的特征,既拥有一流的科研、教学团队,也为社会输送着一流人才。“下一步,要继续强化科研反哺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李元元指出,这包括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构建高校社会协同育人,重点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等。

二、创新教育

创造教育研究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我国,陶行知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在动脑、动口、动手、搞小发明、小制作等方面更注重一些。但这种教育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造就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抓住相关问题综合进行教育改革,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创新教育不是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涵。有人说,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创新教育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并得到体现。创新教育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涵。以高水平科研推动高效益成果转化。把科技前沿的“首创”变成产业转型升级的“顶梁柱”,是高校参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目前,探索科技成果“变成现实”,主要有大学科技园、学科性公司、联盟协作、行业特色、校地协同、大学智库等模式,其中,成果的关键是积极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建立多元化实践平台。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开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此,以科技创新小组、“一对一”导师制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形式为主体,加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进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优化学生科研实践环节。目前,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学生越来越多,为此,根据学生的研究性与工程性特长分类,划分不同层次,依托于科研项目类型,配备相应指导老师,切实提高实践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地完成有所创新的内容。综合考虑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多层次的教学对象、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的解决问题,为培养适应创新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教学基础。

结论:我们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和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激活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

参考文献:

[1]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5(12).

[2]杨小靖.思考创新教育[J].教育评论,2021,(4).

[3]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19,(5).

作者介绍:尹梓轩(2002.01--),男,汉族,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消防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

作者信息:刘晋玮(2002.3—),男,汉族,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1级本科生。

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学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社会实践团队“青春使命 安全同行”创新创业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