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式的角色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以开放式的角色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唐彩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  530023

摘要: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幼儿的今后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扎实基础,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需求,所以加强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开放式的角色体验活动,增强幼儿的共情能力,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和社会阅历,以此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本文对基于开放式角色体验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开放式;角色扮演;幼儿;社会性发展;实践方法。

对于幼儿阶段而言,一味使用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很难达到预期中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幼儿的排斥和厌学情绪。因此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依据现代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学习情况合理创设自由、自主、和谐的环境,给幼儿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释放天性的空间,使幼儿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能够增长见识、锻炼身体和强化素质。而开放式教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关注幼儿的发展列为首要目标,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会理解和尊重幼儿的想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开放式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分析

由于幼儿缺乏良好的自律性和自控力,让其一直安静地待着听课明显不切实际,而通过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使幼儿能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对于某件事、某件物品产生浓厚的情感认知,利用实践体验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开放式的角色体验指的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并将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条件,指导幼儿依据个人生活经验扮演扮超市收银员、小交警等社会性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实践体验,能增进幼儿对不同社会性角色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对不同角色的社会责任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幼儿塑造正确的责任观念和意识,这样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

    如今幼儿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明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于我国教师培养模式主要以封闭式为主,大部分幼师会一味沿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却没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甚至部分幼师出于考虑家长的担忧,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几乎很少会带领幼儿参加强度大、运动量大的户外活动,这与劳动教育和体能教育理念相悖,进而很难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幼师对开放式教育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加上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太过溺爱,导致各种主题角色体验活动无法得以顺利进行,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综合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三、以开放式的角色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方法

每一个幼儿从呱呱坠地到逐渐掌握各种社会行为技能和经验知识并融入社

会成为社会一员的这一过程可称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人格发展,正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时期便对其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等进行正确教育和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创设开放式角色游戏环境

开放式的角色游戏环境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无论是游戏空间还是游戏材料均向幼儿开放,给幼儿提供自主选择材料和自主支配时间的机会,将角色游戏活动的话语权和主动权都交给幼儿,使幼儿能够理解什么是平等尊重的真正含义。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也就是说参与游戏的同伴还是幼师均需要保持平等关系,并不断进行友好互动,通过人际关系的开放,能够增强幼儿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知,从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幼师应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遵循开放式教育理念,本着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合理创设开放式的角色游戏环境。首先,创设不同年龄特点的主题角色游戏环境,与常规角色扮演环境相比,游戏环境更符合幼儿的天性,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幼儿从身边的环境着手,通过和父母的调研、采访、把生活情景再现到活动中,以大班年级毕业为契机,师幼、家园共同布置“那些年,我走过的建政路”美食街活动、把医务站、导游、摄影、快递、售卖员等角色融入活动中,然后依据幼儿的个人爱好和想法选择其扮演不同角色,如油茶摊老板、收银员和吃客等,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热闹的游戏氛围,在与客户一来一回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师将主动权交给幼儿,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并尊重幼儿所表达的意愿和情感,从而有利于帮助幼儿在开放的角色游戏环境中得到情绪情感的满足感,以及有效推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加强角色游戏内容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

要想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除了需要给幼儿传授讲解各种常识性知识内容,还得使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实现角色游戏内容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使幼儿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观念。

以大班幼儿为例,首先幼师可以和幼儿共同搜集材料将教室布置成“超市”,并鼓励幼儿分组合作制作各种小零食、饼干等,并将其进行归纳整理,在不同的零食下面贴上提前制作好的商品标价牌,接着让幼儿自己讨论分工选择所要扮演的工作角色,如收银员、推销员和理货员等,提前跟父母了解一些常规的购物规则和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幼儿能在角色游戏中玩的出彩。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到的内容以社会认知、行为规范等为主,使幼儿能够明白社会分工是不同的。然后,在幼师的协助下,使幼儿在这一活动中融入劳动、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如幼儿能够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进行沟通。若是幼儿在参加活动时遇到客户找不到东西、算错账、有矛盾等问题时,这时候幼师应在旁观察幼儿应对突发问题的表现,有些幼儿能够保持理智和清晰,逐一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而部分幼儿则表现出一种惊慌失措的模样,幼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教导和培养,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有利于实现幼儿们的同步发展和共同进步[1]

(三)深入挖掘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幼师利用充分利用家长或社区等资源,并在师生互动环节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多加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自主确定开放式的角色体验主题,不断挖掘资源用于丰富角色体验内容,并结合所挖掘的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此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以亲社会性发展为目标,通过分组合作开展以“今天我当家”“妈妈生病的时候”等为主题的角色体验活动,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还可以组织家长亲自带孩子了解体验,使广大家长能够在旁体会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情感,如此能够使幼儿认识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付出,从而有利于拉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

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角色体验是幼儿最喜欢且最能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和发展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活动。以亲社会行为为目标合理创设角色游戏环境、主题实践活动,使幼儿逐渐形成分享、合作和谦让等意识,这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幼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幼儿融入社会群体,这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欣. 谈角色扮演游戏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价值[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7.
[2]李季湄 冯晓霞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龚宏文 试论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中国科技报,2011,3
[4]杨俊妮.浅谈幼儿角色游戏对社会性的作用.学前教育.2010年12月.29期

[5] 李生兰.幼儿社会化的内容、特点与途径[J].幼儿教育,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