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胚层疗法对面部皮肤抗衰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中胚层疗法对面部皮肤抗衰老的临床观察

朱俐芳

贵州整形口腔美容外科医院,贵州瓮安,550002

【摘要】目的:研究中胚层疗法对面部皮肤进行除皱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出2020年3月~2021年3月需面部抗衰治疗的120例面部皱纹患者开展调研,均采用中胚层疗法射频微针治疗面部皱纹,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皱纹明显变浅,面部呈现出明显年轻态,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治疗后即刻VAS评分、干燥和(或)瘙痒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2h、24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胚层疗法在面部皮肤抗衰老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安全性高,有效改善面部皱纹,帮助恢复年轻态面容。

【关键词】中胚层疗法;面部皱纹;面部抗衰;疗效

中胚层疗法是通过分区域进行小剂量皮下或皮内注射,将药物运送到表皮、皮下组织或真皮层,以达到局部治疗或区域性治疗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中胚层疗法包括微针、微滴皮内注射等,中胚层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得到医师和患者肯定,一些皮肤疾病或皮肤问题经治疗后好转[1]。衰老是人体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因时间的流逝,在内外因素作用下机体衰老、皮肤衰老等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器官功能衰退、皮肤松弛、色斑、皱纹等,皮肤失去弹性,暗淡、毛孔粗大等影响美观度。但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因为人们对美的追求,中胚层疗法逐渐被应用到美容中,通过中胚层疗法恢复人体衰老导致的面部皱纹具有一定成效,因此笔者对120例下眼睑皱纹患者经中胚层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出2020年3月~2021年3月需面部抗衰治疗的120例面部皱纹患者开展调研,(1)年龄在30~60周岁,面部有明显皱纹;(2)近6个月内无激光、中胚层治疗史;(3)患者自愿接受中胚层面部祛皱治疗,无禁忌症;(4)排除精神认知异常、瘢痕皮肤质、治疗禁忌症、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患者均采用中胚层疗法治疗面部皱纹,患者男性5例,女性115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5.72±8.33)岁;面部皱纹Fitzpatrick皮肤分型Ⅲ型83例,Ⅳ型37例。

1.2方法

    中胚层疗法:完善常规检查,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并覆盖面部保鲜膜平卧30min,常规进行面部消毒脱碘,铺设无菌布,暴露术野。患者均接受射频微针治疗,设定微针进入皮肤深度为0.8~1.0mm,设定频率约为5MHz,强度设定为40~50,时间设定为0.1~0.2s,间隔时间设定为1~2s,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负压吸引力为0~7级。完成设置后开启治疗按钮,排列成矩阵的微针刺破表皮层,针尖进入真皮层后释放射频能量,加热真皮层,防止对表皮造成灼伤。治疗时,以皮肤微微泛红,无出血点为宜。术后即刻涂抹表皮生长因子修护液直至全部吸收,外用无菌修复冷敷贴面膜20min。治疗后24h内面部不可沾水,不使用护肤品。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治疗2周后患者皱纹范围肉眼可见减小或消失,深皱纹变浅长度缩短,皮肤恢复紧致或存在微量细纹为显效;治疗2周后,患者深皱纹变浅,长度略微缩减,可见较为明显的细纹,皮肤松弛有改善为有效;治疗1周后患者面部周围面积、深皱纹程度和长度、面部皮肤松弛等症状毫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2]。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局部渗血、感染、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定,总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干燥和(或)瘙痒等的发生情况。干燥和(或)瘙痒评分,无评为0分,轻度评为1分,中度评为2分,重度评为3分,严重评为4分。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使用版本为SPSS24.0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表示给予(),对比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行表示给予百分率(%)对比给予χ2检验,P<0.05则足以证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疗效分析  所有患者治疗后显效75例,有效45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120/120)。

2.2不同治疗时段疼痛、干燥和(或)瘙痒评分比较  患者分别在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h、24h进行比较,治疗后即刻VAS评分、干燥和(或)瘙痒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2h、24h,患者24h后显著缓解。详见表1。

不同时段患者VAS评分、干燥和(或)瘙痒评分在不同时段的比较(

组别

n

VAS评分(分)

干燥和(或)瘙痒评分(分)

治疗后即刻

120

4.62±1.27

2.16±0.65

治疗后2h

120

3.05±0.88

1.65±0.52

治疗后24h

120

1.35±0.52

1.03±0.43

F

-

362.29

131.33

P值

-

0.0000

0.0000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发生红斑3例,局部渗血6例,疼痛16例,色素沉着3例,干燥和(或)瘙痒5例;不良反应率为27.50%(33/120)。

3讨论

衰老是人体复杂的生理过程,皮肤衰老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提出与自身免疫、种族基因、自由基、神经与内分泌老化等相关。衰老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松弛,出现色斑、皱纹并加深,毛孔粗大,皮肤无光泽、粗糙、暗淡等。临床研究发现,外用功效性能的护肤品能帮助缓解皮肤衰老,需长期坚持且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值

[3]。中胚层疗法是新型物理辅助治疗方法,通过微针、注射等方法把药物分布到真皮层、肌肉层,以改善皱纹,达到抗衰治疗的目的。目前,中胚层疗法在整形美容外科的使用备受临床医师和患者青睐。

中胚层疗法在临床减肥、除皱美白、形体塑造等方面均有使用,疗效显著,但具体机制尚无法阐明。射频微针治疗主要是通过将能量传递到中胚层,刺激组织收缩但不损伤真皮层,从而祛除皱纹,同时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以抵抗衰老。射频微针进入中胚层后通过电极与表皮的接触,释放能量,对组织产生热损伤刺激局部组织胶原蛋白的再生和重塑,进而紧致皮肤。但热量过高也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而射频微针通过针尖放电,针体绝缘能集中在真皮层释放热能,避免对表皮的损伤。同时,医师在治疗中可独立完成操作,操作简单无需进入手术室,常规消毒后即可完成治疗,治疗后恢复周期短,患者容易接受[4]。治疗中应保证治疗深度足够,医师操作时操作头需与皮肤紧密贴合,保证微针能在真皮层释放热能,避免损伤表皮,遗留瘢痕或色素沉着。但治疗中难以避免疼痛的发生,通过外敷利多卡因乳膏缓解疼痛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疼痛,但治疗后疼痛即开始缓解,该项治疗方法疼痛仍是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次治疗中,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00%,不良反应率低,但治疗后即刻疼痛评分高,虽在治疗后明显缓解,但部分患者VAS评分高于5分,仍需改进。

综上所述,中胚层疗法对面部皮肤抗衰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术后即刻疼痛度高,建议临床结合止痛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猛,肖伟荣.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用于面部祛皱激光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1):2179-2180.

[2] 夏秋. 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2018,27(6):70-71.

[3] 高苗苗,王斗. A型肉毒毒素联合射频微针对眶周组织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3923-3924.

[4] 唐隽,黄玮,张月,等. 微针射频等离子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面部痤疮疗效观察[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14(4):202-205.

姓名:朱俐芳  出生年月:1985年2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贵州省 瓮安县

所在单位:贵州整形口腔美容外科医院 毕业院校:贵州中医药大学 职称:初级

学历:本科  科室:美容皮肤科  研究方向:微创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