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再议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思路

李德琼

广西南宁科冠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中医药是我国凝聚数千年智慧的瑰宝,发展到当今时代,中药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给无数的患者创造救治的奇迹。在颁布并落实中医药法以来,中医药的发展具有更多的机遇以及挑战。我国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本文进行分析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及研发思路,给实践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思路

目前我国不断的提升对于中药新药的注册要求,而且在近些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已经逐渐的阐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给发现药物创造新的靶点以及筛选的模型。所以,也在影响着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以及研发相关工作,及时的运用与时俱进的思路分析问题,推动中国中药创新药物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发现思路分析

(一)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创新药物的发现

    中药有效成分新药就是系统的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发掘出具备临床应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实施药效、安全性、临床评价,最终研发出单体化合物新药。我国有相应规定,单体化合物需要满足具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含量。针对具备临床开发以及利用价值的有效成分,依据中药有效成分新药的相应要求实施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研究,发展成有效成分创新药物。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发现的很多活性化合物虽然药效较好,但是存在药代、安全性等问题,不可以开发成新药,这就是活性先导化合物[1]。针对活性先导化合物需要进行改造其结构,分析构效关系再探究结果,最终设计出具备较好的药代、较强的药效、较高的安全性的化合物,进而进行新药的研发,这也属于发现原创药物的重要方式。也有一些活性化合物药效不强,缺乏较好的药代行为,但是优势就是其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药效、药代行为,所以可对其展开体内代谢研究,活性筛选代谢产物,找到具备临床应用价值的代谢产物,以此研发出新药[2]

    虽然重要的临床实践经验较多,但是依然需要大规模的筛选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即建立起中药成分和天然产物库并规模化的发展,属于中药活性成分发现的重要途径。活性化合物或者创新药物发现的基础就是生物活性筛选,原创药物发现之中,生物活性筛选体系、规范化的筛选平台等,都对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国际上知名的制药企业,都已经纷纷构建健全的药物筛选平台,这是国内需要不断学习的一项内容。我国应该积极的建立起国家药物筛选中心,统一给全国做出多样化的筛选服务,进而将筛选效率提升同时节约筛选的成本。

(二)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发现

中药有效部位就是指活性筛选出单味中药或者是中药复方提取物,发掘出某部位、某类(数类)成分的组合产生理想的药效,再通过全面评价,明确其临床应用和开发的价值,依照新药研发的标准,最终生成创新药物,苁蓉总苷、三七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创新药物。中药有效部位的复方制剂,即为按照中医药配伍理论,进行科学的组方,并且联系起现代药理实验配伍,最终筛选所得有效部位复方制剂[3]

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的研发,主要是进行明确好有效部位,即有效部位新药,应该展开系统的筛选、确认。比较便捷的方式就是,将有效部位、无效部位之间展开比较分析药效。有效部位的复方制剂,以往需要处方内各单味药物有效部位落实完善的药学研究,包括质量标准、制备工艺以及稳定性等,但是势必会导致大量的重复工作,降低效率。所以,建议研究常用中药的有效部位,在中国药典内纳入,实现高效率的利用有效部位提取物组方,将中药新药的研发能力、制剂水平切实提升。

(三)基于经典名方的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

中医药的发展及应用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临床方剂数以万计,所以研发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由于时代的变迁、疾病的变化、人类体质的改变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古代方剂并非完全对现代疾病的治疗产生效果,所以在运用经典名方新药研发期间应该科学的筛选,按照病症状态适当的加减化裁处理原方。在研发源自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时,可遵循一般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研发标准要求展开。为了提升研发的质量,研究思路就是系统的进行基础研究经典名方,明确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体内过程,提取有效物质研制成具备质量稳定、安全性可靠、效果确切、先进的工艺和剂型的现代中药。

(四)基于临床有效方剂的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

很多中药的疗效,是通过汤剂方式展现的,而且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运用得到确切效果的。所以中药新药研发的一个方向,就是研发临床有效方剂的创新药物。例如,临床方剂中,复方丹参系列、清开灵注射液等,均属于临床方剂。在筛选及研发这类方剂过程中,需要注意具备明确的主治病症,处方药味切忌过多,并且提供可信服的临床试验数据等。

(五)基于名优中成药的创新药物发现与研发

名优中成药的知名度较高,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系统的研究分析名优中成药的的药效物质、药理作用以及体内代谢等等,阐述作用机理,以现代提取纯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研制为安全性较高、效果确切稳定、服用剂量小等优势的现代中药。

二、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药学研发思路探究

(一)中药新药生产工艺研究

    中药新药生产涉及到原料前处理、提取、纯化、浓缩、干燥、制剂处方和成型、包装等等工艺步骤。通过分析生产工艺,可以建立在准确寻找目标提取物、提升制剂质量的基础上,形成简单的工艺流程,并且减少生产成本,具备稳定性的工艺技术。药品的生产工艺需要实现的要求就是,工艺可以达到工业化大生产的目标,终产品必须要具备相同的质量,生产成本需要合理等。

(二)中药新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前化学成分研究资料依然鲜少,对于研制的新药而言,对其物质基础的掌握并不深刻。所以,应该在研究新药期间,重视化学成分研究制剂成型之前的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阐述,可以采取LC-MS方法分析,给后期质量标准的设置、作用机制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借鉴[4]

(三)中药新药的质量和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质量研究中,涵盖了研究单味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有关内容及文献资料。新的环境下所发展的新药,需要展开全面的质量研究,涉及到了处方药味中,各味药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定性鉴别、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原料本身的有毒害成分等检测。中成药质量标准内容涉及到了性状、检查、鉴别、测定含量、指纹图谱等等方面。为了将药品质量水平更好的控制,可以实施鉴别研究处方药味中的所有药味,把具备成熟条件的在标准中收入,同时测定研究主要药味,构建多成分含量测定。另外,建议推广运用指纹图谱,在中药新药质量标准内对其应用,让百姓“吃好药”。

(四)中药新药的稳定性研究

   研究分析中药新药稳定性,对于上上市药品的意义巨大,其中需要对于药品的贮藏、包装、制定等都有所检验。因气候条件差异大、地区之间距离远等因素的影响,药品稳定性研究中,要重点分析温度、湿度干扰到药品稳定性这一情况,采取多成分含量测定联合指纹图谱掌握,给药品的贮藏条件制定、包装以及有效期的制定等做出指导。

结语:

在本文中,依照中国药监管理以及审评部门对于中药创新药物的审批要求等,联系起生命科学的发展,进行总结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的相关渠道,介绍了相关渠道的研究思路,并给中药创新药物的药学研究作出思路指示,以期给我国的中药创新药物研发工作带来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夏小凤,夏桂阳,武玉卓,夏欢,王玲燕,商洪才,林生. 中药痕量药效物质:中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07):1705-1729.

[2]黄蓓. 国家发改委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新增鼓励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生产[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70.

[3]赵晓霞. 关于中药创新药物1.2类的分析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0):2601-2606.

[4]姜勇,李军,屠鹏飞. 再议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思路[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06):89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