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的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的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

徐庆1 ,郑妍珺2 ,赵岚3

1.美安盛投资研究院;2.韩投研究院;3.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上海,200040

摘要:在投资方面,如何做好风险控制与投后管理是投资基金效能的体现,而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该类基金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已经过长达20年的发展,目前在创新发展的推动下,我国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已超过1万家,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管理的资本总量更是多达9万亿元人民币,在资本管理规模上,目前仅次于美国。不过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较为快速,也使得其相关体系不够完善,有关制度还需不断建立健全,对此,研究重点围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的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了解该体系的相关内容,从而为丰富此类研究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虽然在国内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大力推广,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起步远晚于国外,要想更好的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实际应用当中就一定要加强投资风控与投后的管理,这就要重视其“三位一体”的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的完善。风控与投后管理包括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募、投、管及退”等事项,是整个项目投资周期管理的要点。研究通过简要概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依据分析该类基金“三位一体”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出相关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加强风控和投后管理的方式来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对象大部分都是具备良好发展前景与经济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且在具体投资中所采取的方式以股权与准股权投资为主。基于不同的投资情况,基金管理企业会经常性地参与到被投资未上市企业的活动当中,当所投企业发展成型后,就能够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这便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优势所在。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含义就是在企业公开发行前不同阶段的权益投资,比如说企业的起步期、成长期、发展期及成熟期,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投资资本类型:(1)创业投资;(2)发展投资;(3)并购基金;(4)夹层资本。而基于狭义视角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体现为规模性的投资形式,代表了创业投资后期私募股权的投资部分。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能力不足

审视当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位一体”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其整体专业能力尚有欠缺,原因就在于专业人员较为缺失,从而使得整个管理体系的专业性下降,在处理一些难度较高的专业问题上无法有效解决,且未主动形成专业支撑合力,这就使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实际投资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投资。同时,因被投企业专业性的缺失,经常出现不向投资人披露负面信息的主观意识和现象,掩盖或过滤对外信息,形成信息堡垒,最终导致能力不匹配,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机制不够完善

在风控与投后管理方面不具备较强的实效性,且大部分投资人较偏好短期收益,除一些上规模机构以外,很多基金管理人都不愿对风控与投后管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就使得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同时因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最终就导致该管理体系的效能及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缺乏时效性

对于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来说,重点就是以风险控制为基准,但由于该管理体系目前仍处于不断建设的状态,整体体系不够完善,使得在实际风险防控方面,体现出时效性缺乏的问题。因大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财务投资和不参与日常管理的方式为基准,最终导致在整个风控与投后管理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其具体工作的开展,无论是信息收集,还是风险防控都需依据组织管理为基准,而不能以单一独立的工作形式来进行处理,否则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基金投资所形成的风险进行管控[1]

三、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管理团队的建设

基于前文提出的问题来看,对于专业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来说,就需要以专业人才储备为导向,不断加强专业管理团队的建设,才能深刻认识到规范风控和投后管理的重要性,提升整个“三位一体”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的专业性。在风控过程中,基金应对被投企业的销售收入和EBITDA进行实时监控,如某季度发生下降,即予以特别关注,分析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造成,如连续两季度下降,即与管理层组成工作小组,分析原因并制定困境扭转方案(turnaround strategy)。这就需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在专业风控和投后管理人才上的培养力度,要明确相关岗位兼职、专职及外聘的关系,且通过加强对专业人才管理的方式来实现专业人员配置的调整与优化,这样才能通过不断的人才培养和吸收更多跨行业及不同知识背景复合型人才,以此来助力专业化私募股权基金风控和投后管理专业团队的建设。同时,还应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的方式来帮助相关人员提升专业能力及个人素质,进而确保风控和投后管理具体工作的有效践行

[2]

(二)完善风控和投后风险应对机制

对于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来说,要重视其应对机制的完善,投后管理要在真实动态掌握被投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基础上,以内部控制及合规管理为核心加强风险辨析管控,特别要重点关注影响投资退出的各种变化,当出现触发对赌与退出条款的现象后,就要即刻进行报备且实行应急方案,对退出计划进行调整。同时,还要重视分级分类处理机制的构建,以此来实现风险防控力度的加强,这样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就能实现高效、快速的风险识别,其在投资前和投资后的具体表现如下:

投前:“在投资被投企业之初,即对被投企业所处市场、行业及其自身进行分析,分析潜在风险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方案(contingency plan),以在风险/危机真的来临时有预备方案,避免事到临头手足无措 ”。

投后:“分析和被投企业有关的宏观指标和行业特定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控,在指标出现早期变化趋势时即予以关注,给出早期预警,让被投企业对可能变化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还需创建投资项目复盘机制,以定期检查的方式,对风险变化较大的重点项目进行全流程盘查,以此来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加强风险管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并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投后管理预警机制基础上,构建跨层级的投后风险反应和处置体系,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保全投资[3]

(三)加强风控和投后赋能增值服务

考虑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三位一体”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在时效性方面的缺失,为使得相关投资风险在防控方面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的有效管控,还需通过加强风控和投后赋能增值服务来实现。在具体工作中,要以需求为基准,深入了解并把握被投企业的需求,通过加强与其沟通交流来达成共识,从而明确相关的赋能增值服务的内容,将风控和投后赋能服务结合到被投企业需求当中。其次,还应以促进被投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主导,在落实股东战略意图、维护股东权益、发挥股东影响力的同时,尊重被投企业原来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避免忽视管理团队感受、过度干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最后,还需要不断地将持续赋能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底,依据资本影响力与号召力,在企业战略定向、产业协同、多轮融资及战略合作等多方面来拓展赋能增值服务的内容,以求加强风控和投后管理的时效性[4]

结语:

依据上述分析来看,私募股权基金效能及作用的体现应以其“三位一体”的风控和投后管理体系为基准,以此来确保风控与投后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进而促进私募股权基金机构实现投资项目数的增加和规模的持续扩张。在此管理体系下,不仅能够加强私募股权投基金的风险防控,通过限制相关风险来实现投资效益,还能通过加强投后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来聚焦潜在项目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华玉雷.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风险识别及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建议[J].质量与市场,2021(7):3.

[2]林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风控研究初探[J].中国外资,2020,No.453(06):95-96.

[3]葛佳俐.私募基金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三个支柱建设探析[J].时代金融,2020(22):3.

[4]赵晓龙.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风险识别及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54):2.

一作:姓名:徐庆,籍贯上海,学历MBA,职位:董事

二作:姓名:郑妍珺/郑彦珺,籍贯上海,学历MBA,职位:合伙人

三作:姓名:赵岚,籍贯浙江宁波,学历本科,职位: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