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3

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

朱梓瑄

深圳市国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地下水是分布广泛并且极为重要的水资源类型,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都有不良影响。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需要对地下水水质评价范围确定、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层次与范围、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选择、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获取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合理利用各项保护措施,让地下水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打造更加优质的生态环保体系。

关键词:环保新形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保新形势是环境保护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科技化创新的进程,在这一背景下各类环境保护工作也走上了新的发展方向。地下水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而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水资源数量在不断减少,地下水污染问题日渐增加,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为此应该注意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环境的有效保护[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围绕着地下水环境的特点进行相关参数的监测,深入了解地下水环境的特点,通过不断提升地下水监测的技术水平,能够对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优化,有利于为后续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实现地下水环保工作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一、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环境特点

1、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

  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是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面临的主要问题。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难恢复等特点,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各类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生产影响下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当前地下水污染环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污染源头处理以及预防工作不得当,污染向周边扩散情况较为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环境健康[2]。此外,当前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监测工作不到位,很多地区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尚未形成体系,地下水的调查评价、环境状况等管理规范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全,各区域对地下水污染的重点行业整治缺乏有效的措施,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仍处在探究摸索阶段,使得地下水污染问题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务仍然严峻[3]

2、地下水环境保护需求增加

  地下水环境保护需求的不断增加也是环保新形势下的重要内容。地下水污染问题不断加重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环保新形势下,环保工作更加注重专业化、精细化以及科技性,为此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也不仅仅是关停相关污染企业,选择传统治理方式对地下水进行清污治理等。在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治理工作需要贯彻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等工作,坚持地下水环境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治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4]。对不同区域内的地下水污染的重点区域进行分析,选择针对性处理方式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干预,提高环保质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地下水污染进行处理,确保地下水污染能够有效解决;通过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对地下水环境保护进行系统规划,让各区域治理地下水污染问题有法可依。

3、预防性保护内容的增加

  预防性保护内容的增加也是地下水在环保新形势下的重要环保内容。在环保新形势下,对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处理和干预,愈发倾向于预防性措施的应用,通过地下水污染的预防能够从源头上遏制地下水污染问题,保护地下水环境。在这一要求下,各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更加注重预防性保护内容的应用,通过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控制其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5]。定期进行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加强监测,科学理性的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的趋势,根据地下水环境的变化特点,为预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做出有效的预防处理,保证地下水环境的健康。除此以外,预防性保护内容也注重宣传处理,制定良好的宣传方案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控意识。

二、地下水环境评价关键问题

1、地下水水质评价范围确定

  地下水水质评价范围确定是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关键性问题。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中想要得到相应的参数和数据,首先要明确水质评价的范围,对勘察区域的取样点进行合理规划,通过评价范围的确定,获得更加有效的数据。取样点的选择必须要确保取其能够反应该地区地下水现状,研究地下水与项目之间的联系,以便通过取样点获取相应的数据,准确地下水环境的评价[6]。地下水水质评价范围的确定是对水质进行空间意义上调查的重要内容,在确定调查面积后还需要结合地质结构和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评价区域的范围划分,并注意将环境变化因素涵盖进去,以便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层次与范围

  不同地带水文资料调查情况以及水域分布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建设项目对不同区域地下水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地下水环境现状的调查层次与范围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通过了解地下水现状调查层次与范围,可以帮助查明各地段地下水的分布变化情况,对该地区地下水勘察工作进行补足,而在实际调查中受到不同水文地质特点的影响,勘察工作的难度也存在差异,部分评价区域较广、地形复杂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收集足够多的研究资料,更加合理的制定规划方案,分区进行调查,尤其关注地下水分布扩散复杂的地段

[7]。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层次与范围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利用小比例尺水文地质环境调查详细了解该区域内的地下水现状,通过细化评价的方式对地下水污染情况以及地下水分支等进行评估,综合利用多种勘测方式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

3、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同样是其环境评价中的重要问题。在评价地下水水质时,应该注意不同区域内水质的对比评估,了解不同区域内水质污染情况,并根据历史资料等了解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而地下水评价方法是准确了解水质情况的重要方法措施[8]。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包括单项指数法、标准指数法、矩阵快速评价法等方法,由于不同地形地势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具有各自的特点,想要更好的完成地下水质评价工作,需要结合其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是否合理会影响到水质评价的最终结果,因此需要结合地下水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4、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

  地下水水质检测点布设是水质评价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在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时,需要根据已有的监测资料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继而确定地下水环境布设监测点,监测人员应该通过采集各个监测点井孔中不同深度的水样,对其进行检测,进而完成水质质量的评估。水质监测点的布设需要结合两相主要因素进行,即水文检测孔位置以及取样深度,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规划监测点具体位置。在实际进行监测点布置工作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其具体地形差异和特点进行分布策略调整,比如制定井孔取样深度时需要结合含水层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以确保监测点布设的科学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布设能够更好地对其水质情况进行调查,便于推动地下水评价工作的进行[9]

5、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选择

  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也是地下水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地下水水量的评价不仅是对地下水数量的评估,更需要结合现有水文资料、地质调查情况、建设项目等综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有效的水量评价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更加准确地结果。数值法是地下水水量评价中常用的方式,能够对勘察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数字模型,便于进行水量的预测。解析法是通过井流公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利用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地下水几何形状边界、水质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水均衡法在地下水水量评价中也具有比较好的应用,是一种需要与其他方法协同计算的准确、快捷的地下水量评价方式,原理相对简单,能从多方面对水量特点进行评价,可以对勘查地区的降雨渗透、入深、蒸发等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研究,并最终得到与实际情况相似度较高的计算结果,准确计算地下水水量[10]。在进行地下水水量评价时,需要结合工作的具体需要选择评价方法,获得更加准确地检测结果,为后续地下水保护提供良好的帮助。

6、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获取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的获取同样极为重要。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区域内地表水存在一定关联,当出现大量降雨、河流改道等环境变化时,地下水水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地下水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的获取。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能够对地下水进行动态水位监测,便于及时了解地下水环境变化。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工程的建设周期具有一定限制,往往无法长期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因此在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过程中也需要对现有的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注意结合其他监测工作所测得的数据内容,对地下水环境中水位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更加准确地了解其动态变化[11]

三、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促进水源保护措施落地

  促进水源保护措施落地是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水源作为地下水资源的起始点,在地下水的发展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此地下水的水源保护措施是提升其保护质量的关键。有研究显示,地下水环境的敏感度与水源保护存在密切关系,为此在地下水生态保护工作中,应该格外注意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控制,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水源进行干预,避免水源受到污染,更好的维持地下水的水质健康[12]。在水源保护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下水水源地的植被涵养情况,还应该注意为地下水水源保护划分的各项工作区,对松散孔隙潜水含水层进行保护,考虑到承压水、裂隙岩融含水层的局限性,合理划定水源补给区,禁止在区域内建设工程项目,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促进水源保护措施的落地,有利于为水源保护提供有效条件,减少水源问题导致地下水污染。

2、明确建设项目准入条件

  明确建设项目准入条件同样是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破坏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各项因素中,建设项目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地下水环境保护必须要与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项目准入条件的分析,划定有效的管控范围,做好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等内容的规划,避免由于建设项目污染危害等造成地下水环境的破坏。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想要更好的维持地下水生态系统,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工作要求,对其生产污染状况、防污性能、防渗条件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合污染物特性以及防控难度评估其是否适应本地区地下水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风险企业进行重点排查与监督,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减少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3、协同地表生态保护

  协同地表生态保护也是维护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地表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在地下水保护工作中应该注重地表水土保持情况,通过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工程项目、植被情况等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处于干旱区、半干旱区,对其植被生长、生态基流等内容进行探讨,了解其可能对地下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对于地表生态系统脆弱,地表环境较差的区域,想要更好的进行地下水生态保护还需要对其地表综合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地表植被恢复、土地整治等方式对其地表生态状况进行改良,进而优化地下水生态环境条件,让地下水影响评价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完成。

4、协同土壤环境评价

  协同土壤环境评价同样是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中比较有效的措施。在环境监测当中水土不分家,因此在对地下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时,也应该考虑到土壤环境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在考虑地下水各项参数时,对土壤层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土壤层的影响评价工作,对土壤基础条件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良土壤,使其发挥含水层补给通道的作用,有效阻滞污染物进入含水层,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在协同土壤环境评价工作时,应该注意地下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合理利用,通过加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联动作用,从多方面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和处理,保证地下水环境的健康性,提升其工作质量。

5、从源头预防地下水污染

  从源头预防地下水污染在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建设项目在相应区域内进行建设,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为了更好的保证地下水环境质量,需要格外重视源头预防地下水污染问题,在工业生产中对地下水污染重点防控行业进行划分,包括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稀土等,通过对上述行业的技术规范与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加强监测和处理,减少由于技术不规范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减少地下水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进行处理,根据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规划制定科学的预防方案,减少工业园区等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好的落实环境保护计划。

结束语: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对地下水现状以及其污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的过程,通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地下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环保新形势下地下水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应要求,在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进行拓展,进而改良地下水环境的质量。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客观反应地下水的实际情况,为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准确地依据,推动其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鸿汉,梁鹏,刘明柱.新时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思考[J].环境影响评价,2022,44(02):24-27.

[2]汪腾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J].中国高新科技,2021(13):71-72.

[3]王晓曦.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常见问题及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1,41(03):107-110.

[4]覃波.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20,20(18):156-157.

[5]孙瑞.试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20,17(17):186-187.

[6]潘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浅析[J].采矿技术,2020,20(04):153-154.

[7]王超.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0,05(10):261-262.

[8]郭昌宏.浅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华北自然资源,2020,19(02):106-107+110.

[9]史林浩.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河南建材,2019,20(06):50-51.

[10]黄鑫.试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J].低碳世界,2019,09(09):140-141.

[11]何磊磊.试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西部资源,2019,32(06):115-116.

[12]刘武.试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冶金与材料,2018,38(0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