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针刺疗法结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0
/ 2

蒙医针刺疗法结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

努民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蒙医疗术科  内蒙古满洲里市  021400

[摘要]目的:分析蒙医针刺疗法结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采取蒙医针刺联合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蒙医针刺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改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关键词:蒙医针刺疗法;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引发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面神经水肿、髓鞘肿胀或脱失,晚期还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主要分布在茎乳孔、面神经管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作为蒙医面萨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病情顽固则治疗难度较大。采用蒙医针刺疗法联合微波治疗,分析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47例。实验组中有男性25例和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82±6.39)岁,平均病程为(21.25±2.33)d;对照组中有男性26例和女性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89±5.13)岁,平均病程为(20.71±2.53)d。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20~60岁,发病时间在1~30d以内。患者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发症,能够顺利完成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疾病,伴随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障碍患者以及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1]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主,改善面神经水肿和神经受压为主,推动神经功能的康复。采用糖皮质激素和促进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取强的松20~40mg给予患者口服,每日1次,慢慢减少药量。取地塞米松5~10mg实施静脉注射,坚持治疗2周后采用强的松维持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000mg实施静脉注射,每天治疗I次。若患者病情顽固则可采用抗病毒类药物、扩张血管和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无环鸟苷1g实施静脉注射,治疗7~15天;维生素B10.1g实施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5g实施肌肉注射。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蒙医针刺联合微波治疗。蒙医治疗原则为降巴达干赫依、调节气血运行、调节体素。蒙医针灸治疗:取患者侧眉上穴、眉中穴、眶下穴、歪嘴穴、纠正穴、耳前穴实施针刺治疗。实施常规皮肤消毒,针刺穴位后留针半小时,每天针灸1次。采用CYP-III微波综合治疗仪实施微波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将探头放置在面部患侧部位,设置功率在45~55W之间,以患者感受到微热为最佳,每次治疗25min,每天治疗1次[2]

1.3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后,存在轻微功能障碍和轻微联代动作,面部静止状态下对称,上额运动中等,眼睛可以闭合,口部对称,表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明显功能障碍,单侧双侧无损害不对称,不严重的联代运动、挛缩和面部痉挛,面部静止状态下张力正常,眼部用力可以闭合,口不对称,表示治疗好转;患者治疗后,面部静止状态下不对称,眼不能闭合,口仅能轻微运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有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47

33

12

2

45(95.74%)

对照组

47

25

10

12

35(74.47%)

P

〈0.05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62.58±5.25

33.25±4.25

61.85±5.25

36.25±4.25

对照组

61.85±5.69

45.42±5.21

60.85±5.23

46.33±5.25

P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生活质量评估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P

身体活动

11.25±5.23

15.82±5.48

〈0.05

日常生活行为

4.12±2.25

6.32±3.02

〈0.05

精神状态

3.51±2.14

6.86±3.58

〈0.05

屈辱感

2.42±1.25

4.52±1.85

〈0.05

社会支持

1.03±0.56

3.36±0.57

〈0.05

认知能力

3.14±1.42

5.82±1.85

〈0.05

交流水平

0.86±0.35

2.03±0.59

〈0.05

身体不适

2.11±1.26

4.36±1.65

〈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蒙医中属于面萨范畴,是由于机体三根平衡失调,巴达干、赫依偏盛导致面部气血受阻,引发面部功能障碍而发病。蒙医针刺作为蒙古民族重要的诊疗方法,通过选穴调节巴达干赫依,推动血液循环,激发机体的自愈能力。微波则可作用在病灶,起到消炎止痛、促进水肿吸收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蒙医针刺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改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白英格,孙丽君. 蒙医针刺疗法结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67-68.

[2] 苏妮尔. 浅谈蒙医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5):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