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李松

黑河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广播电视作为数据媒体时代信息的载体,在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信息技术、智能手段的创新应用以及用户对于数字信息要求的提高,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未来发展也提供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引入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管理策略来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可靠性,对于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策略

1广播电视安全管理内容

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首先,政治安全。广播电视行业在播出节目内容时,应先确保节目内容符合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要求,在保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正确引导舆论,保证播出的安全性。而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对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旦播出的节目出现不安全因素,既会影响社会舆论,也会对国家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安全播出,指的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期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避免其他相关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节目播出质量下降。一旦电视节目在播出期间受某种原因影响,会导致节目中断或质量降低,进而影响电视节目向观众传递信息的质量,不仅会降低节目本身的效果,而且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最后,安全技术。广播电视行业中技术安全与所用设备、从业人员存在密切关联,并且与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落实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管理,避免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安全违规操作,以此避免对从业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降低对设备损坏的可能性,促使广播电视行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数据网络安全的隐患。新媒体时代,网络数据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确保数据的稳定存储和安全调用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系统与监管机制的。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整体建设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智能化改造的前端设计,云数据平台的建设明显滞后,加密技术与安防措施等没有有效应用,导致网络的可靠性下降,给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2设施设备升级的失配。目前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很多领域大力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但是设施设备的全面升级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调研发现,大部分电视台在基础建设与设备升级改造中缺乏技术支撑,新型技术难以发挥关键作用,影响了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甚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受到了影响。

3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中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

3.1建设安全播出管理体系。安全播出管理体系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一是组织结构;二是岗位职责;三是规章制度;四是工作流程。在明确划分管理内容与体系的基础上,必须实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的条块化,赋予每一项管理内容的权重和分值。如组织结构,总前端机房部门领导要落实自身职责,并划分多个专业小组,由专业工作人员全程执行分工管理与运维工作;岗位职责管理体系务必详细划分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避免安全播出管理工作出现“无人管”和“多人管”的问题。除此之外,应考虑实施PDCA循环管理,严格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改进)的流程开展管理工作,实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质量螺旋式提升。

3.2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制度的规范建设,对广播电视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通过优化技术人才引进模式,推出吸引优秀人才的措施,更需要针对技术应用的不同环节、各个过程,以实践标准、创新能力为考量,突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强化管理人才对技术的认知、对制度的理解,制定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专业培训方式,以体系化、优质化的人才培养建设提高广电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为各项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3.3加强系统维护管理。对于系统维护管理,首先,工作人员要注意观察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系统运行质量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其次,需要做好对视频播出服务系统的检查工作,确保硬盘运行稳定并发挥其功能。由于广播电视日常传输节目信息量较大,硬盘易损坏,必须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硬盘状态维护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确保不会影响节目播出质量。最后,在节目安全播出和维护管理期间,工作人员应掌握各项设备仪器间的关联性,既要做好对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又要重视对播控系统、节目制作系统以及素材管理系统的维护。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落实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定期检查工作,加强对操作系统的全方面维护,从而为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提供保证。

3.4落实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结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修订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要求将重点集中在日常管理、基本保障、应急管理、监督管理、事故管理等5方面。以日常管理为例,要全程执行精细化管理手段,对每一项管理内容均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建立责任制度。在科学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机房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仪表工具管理制度、值班交班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除此之外,《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也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管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对前端供配电、互动电视、信号源系统、自台监测、模拟前端、数字前端、维护器材等进行全面的管理,相应的管理人员应执行全过程和动态管理措施。

3.5统一监测数据,构建可靠传输平台。为保证广播电视技术能在安全播出中合理运用,需结合相关需求,管理传播平台,注重传播主体和各种传播要素,统一管理模式与管理平台,实现广播电视协调播出,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需合理构建监管平台和传输平台;构建时遵循相应的规范与原则,确保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检测程序;信息传输平台具备有线、无线和卫星等多种网络架构,满足平台网络覆盖基本需求。另外,为满足数字化和网络化相关需求,需制定应急方案,促使重点项目实现跨平台数据共享和监测,满足实际工作基本需求。

3.6技术应用策略的转化。标准落实、制度漏洞等问题必须要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充分运用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引领数据革命,并有效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支撑,这是需要面对的问题。现阶段,上级部门在技术应用方面加快了推进步伐,5G+、融媒体、智能台站等建设已逐步展开,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也在不断推进,因此作为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电视节目安全播出至关重要,必须建立技术应用监管机制,通过资源共享、数据分发、技术拓展以及标准制定与制度落实等建立良好的平台与技术响应机制,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目标的稳步落地。

结语

综上,安全播出的意义重大,是广电机构必须做好的重点工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的特殊性,要注重技术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完善,尤其是要应用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全方位开展技术维护与管理,力求保障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

参考文献

[1]展晓东.新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运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2):35-36.

[2]王小华.新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1(4):127-128.

[3]齐立志.关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思考[J].数码设计(上),2021,10(4):305-306.

[4]李大志.新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运用探究[J].通讯世界,2021,26(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