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张敏

潜江市周矶办事处逸夫小学     433100

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最主要的教育场所,基于“双减”政策中“让课堂回归校园教育”的号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同时,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构建,也要先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开始,让师生构建稳定的教学关系,为学生提供充裕的音乐学习时间,为综合素养的培养设立目标,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拥有主导教学进展、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的能力,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的激发,来让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构建得以良性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突出

小学生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几乎是由教师来引导学习的。可是,一些音乐教师觉得音乐没有纳入考试体系,所以对待音乐教学比较随便。在上课之前,教师不会认真备课,也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只是模式化地让学生打开教材翻到某一节,然后简单地为学生讲下本节课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听听音乐就结束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且没有清晰教学目标的课堂,不仅不会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还会降低学生原本对音乐的好感度,无法发挥和体现音乐教学的真正价值。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教育在进步,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要与时俱进。尽管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对教材很依赖,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钟情。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仍在高频率地使用。如果教师始终坚持课堂教学只靠自己一人口头讲解,无疑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当中,学生只能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音乐知识,却缺少了自己独立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享受开心的音乐教学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学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3.小学音乐教育投入不足

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师资待遇等方面的投入匮乏是制约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小学都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室,都是在班级中上音乐课,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听老师唱或者是多媒体播放音频,没有乐器的辅助,也没有展现音乐表演的舞台,这会造成音乐教育的魅力无法充分体现。由于学校不舍得花费这种费用,所以导致音乐教育的发展充满阻碍。

4.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也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由于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认为音乐课可学可不学,没有太大的意义,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音乐教学无法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新课改的评价观有多元化的属性,教师需要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制约机制,引导学生认真地完成音乐学习,并激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上有所成就,这对于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推动音乐教育进程发展有重要的帮助。

5.小学音乐教学重知识而轻能力

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制定三维目标的要求,在音乐课上,教师不光要向学生讲授音乐知识,还要设计以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是,目前小学音乐在教学上依然过于重视知识教学,并且在指导学生唱歌时也以示范为主,这很难使学生感到音乐学习是充满乐趣的,也无法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双减政策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1.在课堂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主要场所,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做好的教学准备,尤其在“双减”政策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一再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核心素养等多项教育内容被均匀分配到了各科的课堂教学中,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足够渊博的学识,以此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强化音乐课堂的教育属性,向学生强调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深挖音乐教育的深层内涵与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初步的音乐艺术观与世界观,为学生未来长久的音乐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习《共产儿童团歌》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选择突出这首歌曲的红色基因,着重讲解爱国情怀在艺术中的表达方式,将音乐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载体,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升华音乐教育的内涵。

2.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持之以恒精神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音乐课堂的教育进行充分利用,而且还需要与课后音乐活动充分地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情感熏陶以及精神洗涤,比如,在学校当中会定期地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比赛等多种形式,同时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音乐兴趣小组,其中包括乐器兴趣班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这些不同的音乐活动,通常情况下,学生不能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完成,而是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智慧。因此,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得到不断地提高。此外,在各项课外活动以及兴趣培养的过程中,都需要始终坚持,才可以有所成就,特别是舞蹈表演,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基本功,才可以将一台精彩的舞蹈演出顺利完成。因此,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3.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

首先,音乐是一种精神的产物。在歌唱时,学生的全身心都非常放松,同时,他们可以很好的净化自己的心灵。然而,如何唱好歌也是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环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越来越发散,并且可以充分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整个市场当中,学生需要认真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深刻地投入到营造音乐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当中,会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影响。

三、结束语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和学生的要求。音乐作为一门主要的艺术类教育,需要教师秉承新课程理念,从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完善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艺术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珊珊.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10):111-112.

[2]郭媛媛.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尝试[J].音乐时空,2014(23):19(4)

[3]王晓静.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北方音乐,2020(4):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