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管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水利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管控分析

吴圆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工程建设处

摘要:现阶段,水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位置,全面提高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更好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由此可见,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监管能力的提高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工程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本文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出发,浅谈做好政府监督、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控

1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1.1中期监管不全面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人们对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在中期监管方面仍然存在不全面之处。特别是当前水利建设工程实施的分部管理制度,造成中期设备、材料、人员与技术管理秩序混乱、责任推诿现象。加之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控方缺乏有效手段,导致隐蔽工程、关键节点质量管控漏洞频繁出现,隐蔽风险隐患不断扩大,对水利建设工程总体质量造成了威胁。

1.2水利技能工人日益缺失

近年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如大坝自动碾压技术、土石方机械开挖等解放了大量人力。但在当前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下,并不能完全依赖机械施工,许多工程的施工仍需主要靠人力来完成,如钢筋制作安装、岩石爆破打孔等,即使是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施工内容,仍然需要工人操作机械设备、监控机械设备的运行。在“人机料法环”五大质量要素中,人的素质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然而如今水利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少,随着各地大规模建设项目不断提上日程,“用工荒”或将成为一大难以应对的挑战。同时,一些工人不具有相应的工作技能,与“不愿做”相比,“不能做”“不会做”让建筑从业者感到更为无奈。

1.3后期监管不重视

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水利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管理。但是,当前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控重点为前期准备和中期实施,对后期监督管控不够重视,后期监督管理水平无法被保障。后期质量监督管控的技术力量也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导致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水利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对国家与公共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

2水利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管控策略

2.1前期监督管控策略

在水利建设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水利建设工程负责人应以工程特征、规模、性质为考量要素,调查投标方的技术能力、劳务配置、施工经验,结合水利建设行业相关规定,优先选择信誉度佳、资质齐全的施工方。同时根据行业规定、质量要求,建设一支责任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质量监督管控团队,并对专职质量监督管控者责任进行明确。比如,及时与施工方完成开工前交接、及时做好施工方与建设方的沟通、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安排等。需要注意的是,完备的质量监督管控团队需要包括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各方代表,责任体系构建时也需要对各方代表的责任进行明确。其中,建设方的质量监督管控责任要根据国家和水利部有关规定,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方对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结合工程规模及特点,以资质审查招标的形式选择勘察设计方、施工方与监理方,落实合同管理方针。在合同管理文件中,以工程质量条款设置的形式进行资料、材料、设备、图纸等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方质量责任的明确;设计方的质量监督管控责任为依据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承担任务,接收质量监督方对资质等级、质量体系的检查,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从严控制设计过程质量,对设计文件的会签、审核、批准制度进行完善,保证设计文件与国家、水利行业有关标准以及工程设计技术规程、合同的要求相符;施工方应对全部工程质量负责,在建设方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分包,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对岗位质量规范、考核办法、保证体系进行完善;监理方的质量监督管控责任为选择单位资质等级范围许可的业务,根据承担任务选择具有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人员组建监理团队,并进行岗前培训。在质量监督管控团队建设完毕后,监督管控负责人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时间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及时办理。同时以水利建设工程进度计划合理性为对象进行验证,清晰划定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时期,并预先分析市场变动、环境气候、地质条件、政策法规等因素对施工工期的干扰,提前制订规避方案,降低“盲目追求工期”情况出现概率,奠定高质量施工基础。

2.2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工作

当前安全监测工作基本处于无人管理、无人问津的状态,不利于工程质量管理,应引起项目法人和整个行业的重视。安全监测单位应及时系统分析监测数据,科学研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异常数据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项目法人应重视安全监测工作,对安全监测单位实施有效监督,对安全监测成果实施严格审查。政府应加强安全监测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监测单位的市场准入条件,将安全监测单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

2.3后期监督管控策略

在后期监督管控过程中,质量监督管控负责人应以国家相关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为参照,及时组织相关方,依据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相关规定,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实体质量以及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其中,实体质量具体内容包括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审资料,确定内容标准与规范相符;检查工程原材料与金属结构质量检验统计分析资料,确定统计分析方法准确;检查分部工程质量缺陷及处理情况,确定工程无缺陷;检查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资料,保证与“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要求相符。而外观质量评定则需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的相关要求,由质量监督管控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设计方共同举行评定会议,以质量监督管控方组建的外观质量评定小组为主题,进行外观质量现场检验打分。验收后以分部工程验收签证的形式呈现。若检查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则质量监督管控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寻找责任人并要求其落实整改规划,规避质量问题遗留导致的质量不达标工程投入使用问题。为了阻断低劣工程投入使用渠道,质量监督管控人员应将自身工作延伸到项目保修阶段,将维修与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全过程质量监督管控范畴,规避不合规维修维护行为对已建成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管控人员应以竣工验收备案为切入点,落实权威性、有效性、可靠性原则,加强审查与监督。同时,以维修维护阶段质量监督管控入手,根据公共使用者对于健康、安全、舒适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管理,确保水利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3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造福群众的关键基础设施工程,而质量监督管控是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对于当前水利建设工程中质量监督管控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单位应贯彻科学高效原则,面向水利建设工程整个时期,根据前期准备阶段、建设阶段与竣工阶段的特殊需求,进行质量监督管控策略的优化设计,提高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现效率、处理精准度,为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标准的顺利达成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继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2021(8):63-64.

[2]安益寿.水利工程监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1(14):37-39.

[3]谢生亮.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路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10):152-154.

[4]荣瑞兴.新形势下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