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支模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浅谈高支模安全管理

张晓斌,李兆祥

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5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形式,文章在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应用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施工检查、施工安装、安装后处理几个方面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该技术的应用特点,提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质量的提升对策,旨在能够在该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促进土建工程施工建设发展。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目前,人们对建筑规模、建筑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板支架体系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而融合多种力学技术体系的高支模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其已经成为大空间、大跨度的新兴建筑的重要技术之一。由于新兴建筑的载荷与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将设计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然而,高支模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问题引发了许多安全事故。因此,相关单位需要采取更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防范安全风险。

1高支模施工的实际作用

在房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切实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保证施工质量。从技术层面角度看,加强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控制,可有效预防施工时出现多种技术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水平。通常情况下,高支模施工如果存在技术问题,其实际所能发挥的结构稳定性能就会显著减低,如果后续投入使用后才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不仅会增加改进施工的难度,而且有可能对工程项目总体结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要加强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从施工角度看,重视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从而避免施工企业质量和进度管理工作失控。一般认为,对于房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也就是说,越重视高支模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改进的几率就越大,从而促进施工效益的提升,并且对施工技术的充分应用也产生一定帮助。从成本管理角度看,高支模施工规模大,需要多个工种进行协作,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需要协调好人力、物力等资源,在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同时,为施工企业节约更多成本,增加房屋土建工程建设中高支模施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高支模安全管理

2.1检验材料避免缺陷进入施工流程

在高支模的施工中,材料质量是决定其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材料实际进场之前,必须要进行品质检验,并填写相关记录内容,为后续追溯提供重要参考。另外,还应当针对材料生产检验证书、生产许可证等进行检查。在确定资料正确的情况下,才可以放置于工地,为后续应用做好准备。在检测过程中,质检员要对材料的外表是否有锈迹、内壁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是否完好等进行检测,如果符合要求,那么就可以进行现场采样,通过检测后进行下一步的使用。

2.2高支模安装安全措施

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安全管控工作。(1)在高支模现场施工期间,安全责任人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工作负责。安全责任人需要在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中,向作业人员讲解混凝土浇筑、支模拆除以及支模搭设等工作的注意事项。(2)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检查验收加固杆、钢管等零部件,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3)施工单位应该安排专业的架子工开展脚手架搭拆工作,架子工应持相证上岗。在施工期间,架子工必须穿戴防滑鞋、安全帽,系好安全绳。(4)支模搭建完成后,相关部门需要开展验收工作。在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完成验收工作后,施工单位方可开展后续施工。(5)在高大支模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临时搭建楼梯,以避免工作人员徒手攀爬。所有工作人员在进出工作面时,必须走临时楼梯。(6)在搭设、拆除高支模以及浇筑钢筋混凝土期间,管理人员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支模下方。另外,施工单位需安排专人监管施工现场。(7)在安装支撑系统时,施工人员需要按照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和自上而下的顺序来架设钢管,并且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避免连接处出现错位问题。(8)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来做好剪力撑和水平加固杆的安装工作。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避免顶托以及可调底座的螺纹被水泥浆或砂浆等杂物填塞。(9)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同时做好浇筑、振捣、平整等各项工作,避免泵送出口处堆积大量的混凝土。(10)在使用支撑架期间,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拆除支撑架的零配件、杆件,在拆除之前,必须向技术负责人申请,经技术负责人许可后方可开展拆除工作。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完成作业后,立即将拆除的部位复原。(11)管理人员需要分析操作层的施工载荷情况,避免出现载荷超出设计要求的情况,禁止将钢筋、方木、模板等材料集中堆放在脚手架上方,禁止将缆风绳系在脚手架支撑处,禁止在脚手架支撑部位开展泵管、起重机、混凝土泵等设备的架设和固定工作。(12)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单位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门的安全员来监管施工现场,严禁工作人员进入模板下方警戒区域。变形移位监测人员可以在警戒区域外通过经纬仪、水准仪来进行监测。(13)在拆除模板支撑时,施工单位需要禁止高空抛掷等行为,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来做好各项防护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应避免在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直接接触带电线路。(14)施工人员对设计要求理解不到位、对安全措施认识不到位,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现场监督管控,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另外,施工单位可以合理应用BIM技术,通过BIM模型来准确评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点,为施工人员提供指导。

2.3严格审核施工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深刻影响高支模施工质量。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作用,需要仔细审核施工方案,保障施工方案的制定符合规范的标准。同时强化施工监督管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利用离不开完善制度的支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的标准严格监督施工管理的各个内容,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规范标准把控各环节施工。同时,在具体施工操作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监管小组,由监督管理小组来组织施工内部人员开展工作,强化监督管理,从而有效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质量。

2.4模板拆除管理

模板拆除时,为避免对模板造成损坏,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模板拆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先拆除侧模,后拆除底模;②框架结构模板拆除顺序:柱→楼板→梁侧模→梁底板。根据施工要求,只有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规范,方能进行拆除。例如,当高支模跨度高于8m,需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才能进行模板拆除。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形式,将其引入到有一定高度的工程中能够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为此,结合社会发展对土建工程施工提出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标准和实施方案,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强化施工监督管理,整合各项施工技术,多管齐下,从而更好的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作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钟颖.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砖瓦世界,2019,(12):31.

[2]陈剑国.分析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382.

张晓斌,男,1983年4月,民族,汉,籍贯:甘肃省,酒泉市人,学历:大专,主要研究方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单位: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李兆祥,男,1995年10月,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学历: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工作单位: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