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地区低幅度油气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胡庆地区低幅度油气藏研究

杨宗宇

中石化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低幅度构造是指构造比较平缓、闭合幅度较低的一类地质体,一般构造幅度在20m左右。低幅度构造和圈闭,虽然幅度不大,一般情况下面积也不大,但是有可能形成富集高产的“小而肥”油藏。胡庆复杂断裂带纵向上有多套含油气层位,平面上主要发育有复杂断块油气藏、低幅度断鼻油气藏及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本文主要以低幅度油气藏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胡庆地区低幅度油气藏类型、成因及成藏机理对该地区同类型油藏具有很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胡庆地区 低幅度油气藏成藏机理

一、低幅度油藏的类型及成因

胡庆构造带位于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中部,紧邻海通集洼陷和柳屯洼陷,构造走向为NNE向,成雁列式排列的一系列东倾断层把该区域切割成3个断阶带,一台阶位于洼陷区,二台阶位于两条阶梯断层之间,三阶断层位于边界断层的斜坡区,其中二台阶油气最富集,一台阶和三台阶油气富集程度较低,发育了一系列的低幅度构造圈闭。

低幅度构造圈闭是构造圈闭的一部分,其成藏规律具有其他构造圈闭成藏的共性,即形成于油气运移之前、油源条件好、圈闭形成之后没有遭到后期构造变动的破坏等。但是同时,低幅度油藏还具有与其他构造圈闭不同的特点,即油藏幅度小、影响因素多、含油高度小等。而且,由于低幅度油藏多分布在凹陷边缘和二级大断层的附近,其边界多为小断层。

低幅度油藏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型和沉积型两大类构造型的低幅度油藏,是指与构造运动,如褶皱、断块等有关形成的圈闭,是由于在地质体形成的过程中构造活动相对微弱,没有发生强烈的升降运动而形成的;这类圈闭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性较强,呈串珠状分布,多分布在凹陷边缘和二级大断层的附近。

沉积型的低幅度油藏,是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古地貌的基础上,后期的沉积作用受到差异压实的影响,在古地貌的高点位置上形成的。这种类型油藏的形成与古地形或者沉积相带的变化有关,受古残丘、古洼地等作用的影响,古残秋上沉积的地层薄,而古洼地内的沉积物多,受后期差异压实作用的影响,在古残丘上发育了一些列的低幅度圈闭。其中,凹陷中部和远离大断层的低幅度构造一般以差异压实为主。而与沉积相带变化有关的低幅度圈闭是由于砂、泥岩抗挤压压强有差异,砂岩含量高的地区受成岩压实的作用小,泛滥平原相带上泥岩含量高,受挤压易于变形而形成的。这种沉积相带上的差异直接造成在砂岩含量高的部位产生局部构造高点。这类圈闭在纵向上分布的规律强,圈闭幅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二、低幅油藏成藏机理

1、运用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理论

从成藏条件来看,由于与低幅度构造相交的断层一般为小断层,其断裂难以与烃源岩和其他油藏直接沟通,因而油气沿垂向运移的可能性较小,其油气来源以侧向运移为主。一般的运移模式为深部油气通过断裂系统向上运移到输导层,然后在输导层内部发生侧向运移,形成低幅度构造油藏。海通、柳屯集洼陷周边低幅构造位于长垣断层和邢庄断层的下降盘,该区带紧临生油洼陷,长垣断层和邢庄为主要的运移通道,其断层及其配套断层发育是断块群形成主要条件,形成低幅度构造油藏。

以往提出了“沿断裂、打高点”的勘探思路,多有成功,也往往失利,为什么?除了储层等问题外,是否位于断层优势运移通道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研究,认为油气沿断裂的运移是极不均一的,提出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概念其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理论,为准确预测断裂带圈闭的含油提供依据。油气在断裂带中将遵循沿着最大流体势降低方向而集中在最小阻力(最大流体势差)这一有限的通道空间运移,这个通道称之为断面优势运移通道。

依据断面流体势特征将断面流体势分为三种类型:汇聚型、平行型、发散型,汇聚型断层剖面形态向上凸(背斜型),发育优势运移通道,油气富集程度高,圈闭汇油气面积大;平行型断层剖面形态平直,不发育优势运移通道,油气富集程度低,圈闭汇油气面积小;发散型断层剖面形态向上凹(向斜型),无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油气聚集效率低,圈闭汇油气面积小;总结只有汇聚型才能形成优势运移通道。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提出有效降低了断裂带勘探风险。“沿断裂、寻优势、定圈闭、打高点”成为新的勘探思路。

胡68块受长垣2号断层断面形态的影响,胡68块主要含油层系是沙二下2-6,而沙二上没有油气显示,邻块胡105块从沙二上至沙三下均含油。

2、建立断裂带的分带结构控藏模式

尽管构造低平区难以形成较为整装的大、中型油田,但在油源充足、靠近油气运移通道的构造部位,只要存在有效圈闭(不管圈闭的规模多么小、也不管是什么样的圈闭类型)都可能形成油藏。海通、柳屯集洼陷周边低幅构造多为断块构造,平面呈单边羽状、剖面呈铲式正断层组的构造样式。

(1)、断层带的结构特征

断层输导体可以视为一个具有单位厚度的层状体,工业油气量沿其运移的过程是一个地质过程而非物理过程。

(2)断裂带存在分带构造特征,封闭和输导性具有分带性

大量野外观察表明断裂带内部存在分带性,上盘诱导裂缝带发育,下盘上盘诱导裂缝带不发育,断层内部分带性导致其封闭性差异及其不对称特征无论活动与否,通常主动盘输导为主,被动盘封闭为主。

(3)断裂带结构分带控藏模式

通过观察与统计--差异聚集效应的发现,顺向断层聚油性差,反向断层(下盘)聚油性好,上盘含油性相对差。通过研究也发现上盘往往为主动盘时,诱导渗透带最发育,多为纵向运移的有利通道,而下盘往往是被动盘,诱导渗透带不发育,通常是遮挡油气成藏的有利封闭条件。上带输导油气纵向运移为主,下带横向遮挡油气成藏为主。

结论

胡庆低幅度油气藏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型和沉积型两大类其主要特点为:油藏幅度小、影响因素多、含油高度小,多分布在凹陷边缘和二级大断层的附近,其边界多为小断层。通过研究,认为油气沿断裂的运移是极不均一的,因此提出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概念研究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有效降低了断裂带勘探风险。“沿断裂、寻优势、定圈闭、打高点”成为新的勘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