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舰船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

汤鹏1 ,王佳斌2

1.身份证号:220124197909063812; 2.身份证号:211402199201272156;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产活动对机电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当前机电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关键因素,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将影响整个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以下对舰船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舰船;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发展

引言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类机电设备得到广泛推广,不仅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机电设备故障问题却困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对维修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待能够提高维修管理工作效率。

1舰船机电维修管理问题分析

1.1维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在很多企业内部,负责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对机电设备故障进行维修时常常无法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导致维修不够及时,影响生产进度。由于维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有时即使对机电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也会影响维修效果,导致设备运行不理想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会增加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成本,使得企业负担过重,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2维修不合理

现阶段,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难以保证维修工作的合理性。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企业为表现自身专业性,选择在不恰当的时机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二是有关人员没有树立相应的节约观念,未能做到以专业视角为切入点,对磨损零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

1.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缺乏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在扩大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以期提高产量和增加利润。很多企业积极应用新电机设备,但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企业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得不到发展和提升,维修管理水平较差。很多企业使用过时的维修管理技术对新式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无法满足新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舰船机电维修管理措施

2.1完善机电设备维修机制

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会给企业生产及运营造成影响,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往往是企业没有做到定期维护机电设备,对设备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要想解决该问题,关键是要确定符合机电设备特点及企业情况的维修机制。对维修管理机制加以完善的做法,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点[5]:一方面,制定登记制度,要求有关人员详细记录维修时间、过程和结果,确保即便有领导对维修情况进行检查,有关人员也能够以登记内容为依据,对维修管理细则进行如实汇报;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在节约意识的指导下,开展与设备维修相关的各项工作。

2.2明确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重要性

设备维修工作在机电设备的生命周期中扮演着延长使用寿命的角色,能够有效降低机电设备更换成本。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将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覆盖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以前只注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工作转变成机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从全过程把握设备的可靠性,通过对机电设备全过程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发挥设备最佳效益,有效降低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每次进行机电设备检修后按照设备管理要求进行相关型号的记录,并注明相关负责人与检查管理结果,在今后机电设备出问题后可以进行溯源。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与责任心,防止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做到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或者缺乏相关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知识。

2.3引入故障诊断技术

现有机电设备内部构造普遍较为复杂,原有诊断模式及方法通常无法保证故障得到准确诊断与处理,因此引入故障诊断技术势在必行。该技术通过对机电故障进行可视化诊断的方式,提高诊断效率,降低日后的维修难度。以液压支架为例,若支架存在漏油的问题,采煤机对应区域便会出现漏油的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对支架密封圈进行检测。研究表明,现有机电设备普遍已配备相应的故障诊断系统与技术。对于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有关人员可通过安装传感器的方式,使设备故障得到快速且准确的诊断,同时配合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使设备维修及管理效率最大程度接近预期。

2.4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机电设备故障问题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维修等过程中各种因素糅合在一起产生的结果,想要分析故障发生因就需要对机电设备日常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记录,对设备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并妥善保管设备维修记录,根据不同机电设备及相关管理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对故障部位相同、故障机理相同等故障模式进行归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设备研发反馈,完成对机电设备的改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维修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

2.5重视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技术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企业能充分重视机电设备维修的问题,就能够较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在机电设备完全无法进行维修时,才能对新的设备进行购置。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长是否能够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具体效益,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相关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提高对维修技术的重视,充分认可维修技术的价值,关注维修机电设备的具体细节。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意识较低,不能做到以企业生产效益为己任,所以对设备维修的问题不够重视,因此企业必须要对其进行培训,严格要求基层工作人员树立意识,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应及时对其进行淘汰。维修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问题。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着异常,基层员工应及时向管理人员进报告并对其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机电设备长久没有得到维修而彻底损坏的情况。再者,对机电设备进行保养也相当于提升了维修的质量,因为合理保养机电设备能够消除一些小的故障,恢复机电设备的性能。对机电设备的保养必须要重视两个环节,首先为清洗与润滑,其次为紧固。所谓清洗主要就是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清洗保证其能长时间维持良好性能,所谓润滑主要就是避免机电设备因不断的运转而出现卡顿的情况。

结束语

必须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维修不到位、管理漏洞等问题,必须深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全面加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建设,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秀良.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措施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2):327-328+330.

[2]孙亮亮.机电设备维修中故障诊断技术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1,19(33):48-50.

[3]岑遗星.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河北农机,2021(11):79-80.

[4]李磊.关于故障诊断技术对综采机电维修的技术探析[J].科技风,2021(19):177-178.

[5]李丹.做好机电维修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业装备技术,2021,47(02):39-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