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热汗古丽·麦麦提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44700

摘要:人们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对蔬菜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中,要重视每一个环节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无公害蔬菜,通常是指在蔬菜栽培环节中保证蔬菜内部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都符合国家对绿色健康食品的定义标准。无公害蔬菜相对于普通蔬菜来说,无公害蔬菜对生产环境要求更为苛刻,一般要求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灌溉水以及空气环境都符合一定的种植标准,而且无公害蔬菜也需要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和先进的无毒害管理手段,保障无公害蔬菜一定的质量与卫生标准。

1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

无公害蔬菜,主要是指通过特殊的种植方式,将蔬菜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残留物指标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保证蔬菜食用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属于绿色的、健康的蔬菜。这里所说的无公害蔬菜,主要是指完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蔬菜品种,但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来看,蔬菜的种植过程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被认定为无公害的蔬菜主要是指对人体伤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蔬菜。在大棚蔬菜种植时,要持续提升技术应用效果,要从整体层面上提升病虫害防治作用,同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需要,持续创新农技与生产模式,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

2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价值

为了保证无公害蔬菜的品质令人满意,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减少人为干预,让蔬菜自然生长。不可否认,在过去蔬菜种植过程中,部分农户在利益诱惑下,为使得蔬菜更快生长,常常会使用一些化学肥料和药物进行刺激性生长,从而使得蔬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影响,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在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则需要严格依照绿色种植标准来开展种植,尽量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药物,满足无公害蔬菜的品质要求,最大程度的确保了蔬菜的安全性和无污染性,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3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3.1适时播种

种子的播种时间一般根据当地地理情况和气候条件来进行选择,为了能够加强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使蔬菜能够在更为绿色和健康的情况下进行生长,在种子实际播种之前,种植者需要用到化学药剂来浸泡植物种子,为植物种子人为地裹上包衣,以此来降低种子萌芽期间受病虫害影响的几率。一些地区的植物受病虫害影响较为严重,而一味使用化学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又会影响到绿色蔬菜的质量,甚至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在进行植物种植的时候可以适当提前或者延后种子的播种日期,使植物的生长期能够错开病虫害高发期,从而起到保护植物安全,减少绿色蔬菜病虫害发病几率的作用。适当早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绿色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是一种十分值得大力推广的做法。

3.2嫁接轮作

嫁接是指利用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优势互补,使嫁接之后生长出的植物种类能够拥有嫁接双方的优势,从而起到提高该蔬菜经济效益的作用。在进行植物嫁接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充分结合蔬菜生长发育的要求和生长规律,并且使用科学的嫁接手法来完成蔬菜嫁接的工作,确保蔬菜能够顺利成长。并且一些蔬菜之间的生长环境有一定区别,在进行蔬菜嫁接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蔬菜生长环境的区别,创造出能够满足蔬菜生长条件的环境来促使其生长分发育。而蔬菜轮作则是以土壤肥力为基础的农业技术。

3.3提升育苗规范化水平

育苗是无公害蔬菜栽培时的关键环节,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对育苗流程进行优化,保证育苗的合理性和育苗质量,在完成育苗后进入正式栽培环节。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栽培区域需要距离,水源较近、土壤较为肥沃,能够为蔬菜育苗提供重要的资源条件。其次,针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处理,需要对土地进行翻整,让土壤结构处于疏松的状态,在区域内设置苗床。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营养土的配比进行合理分析,保证符合蔬菜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能够为蔬菜的生长发育提供合适的条件。

3.4移栽定植技术

在完成无公害蔬菜的育苗后,要做好蔬菜定植,在开展定植之前首先要合理整地,并且在土地中施加适当的有机肥,保证选用的有机肥充分腐熟发酵,并严格按照4000~6000kg/667m2的有机肥撒施标准控制,同时还要加入磷酸二胺,用量为40~50kg/667m2,10~15kg/667m2添加磷酸钾肥料和100kg/667m2饼肥。此外,还要对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地块进行合理设置,保持50cm高垄或100cm宽高畦状态。如果无公害蔬菜采用大棚栽培方式,无公害蔬菜定植前7天在土地位置覆盖一层地膜,选用2~3kg硫磺粉和80%浓度标准敌敌畏乳油0.25kg以及掺入适量锯末进行分堆点燃,保持大棚在燃烧后24h密闭消毒。当无公害蔬菜栽培季节温蒂较低,要保证移栽定植土壤层10cm位置,低温需保持超过12℃,室内温度则需控制超过6℃,方可完成定植。除此之外,移栽定植期间,需对株距加以合理控制,结合种植区域面积,合理控制移栽量。

3.5科学选种

在未进行大棚蔬菜种植时需要科学选种,能够更好地保障大棚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在选种时需要关注如下所述的两个方面:其一,种植的目标是要更好地符合农业市场经济需要,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先导,充分保证选种的针对性与高价值,优先考虑有着很高市场需求,并且出现供小于求的蔬菜种子,从而会让后续种植的大棚蔬菜有着更加理想的销售额,规避出现大量积压的负面现象。其二,需要分析大棚菜种子的抗病虫害性能。先是要检查大棚蔬菜种子是否具备检疫合格证书与供货商的经营生产资质等,使其作为相关种子抗病虫害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同时需要考虑到很多有机蔬菜未经多余的处理,没有转基因成分,要重点防控病虫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组织表面进行深入观察,需要优选颗粒饱满、表面未出现霉点的种子。

4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4.1生物防治技术要点

生物手段也是一种无公害防治手段之一,所利用的是生物天敌之间的互相作用,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未来将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手段。以虫驱虫是常见的防治方式,符合生物种群所具备的动态发展特点,也能够对益虫进行合理利用。例如七星瓢虫以及赤眼蜂均是常见的害虫天敌,种植人员可以结合虫害情况在种植区域内放飞益虫。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生物制剂进行防治。例如,BT乳剂是常用的生物制剂,可以针对菜青虫这一类害虫问题进行有效预防,白僵菌或者青虫菌能够预防虫害问题的产生。木霉素可以预防灰霉病的出现,在种植芹菜、甘蓝或者黄瓜的时候,可以选择农用链霉素针对常见病害问题进行预防。

4.2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举措重点是选择灯光诱杀与臭氧诱杀等技术,增强大棚蔬菜的病害防治效果,且没有给大棚种植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有着明显的病虫害杀死效果。不过,这项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很高的控制成本与时间成本,在增加相应力度时,仍需要提升有关的配套设施投入量。所以,众多相关农业从业者从主观层面上不想采用此类防治手段。

4.3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举措重点是选择杀虫剂、杀菌剂等药物展开防治工作。相关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能够针对病虫害的实际种类选择适合的杀虫剂,以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譬如,通常会在大棚蔬菜种植时选择高锰酸钾溶液以防治病虫害问题,可以将病害虫卵消灭。有着很高的病虫害防治效率,不过仍会出现相应的技术问题,主要是会产生显著的生态环境污染后果。化学药品会残留在蔬菜中,甚至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等,长期选择化学防治手段,也会让病虫害有着更高的抗药性,从而降低这类防治举措的效果。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无公害蔬菜栽培领域的发展,应明确无公害蔬菜栽培的意义,并积极研究先进的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对无公害蔬菜种植环节进行分析,掌握无公害蔬菜种植要点,从而全面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参考文献

[1]薄丽萍,华贝贝,刘媛.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35):24-26.

[2]林秀英.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30):75-76.

[3]王佳.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1):28-29.

[4]康学智.浅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9):158-159.

[5]康爱霞.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