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乡村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韦国亮

身份证号码: 452701198808221516

摘要:以美丽乡村规划为研究方向,分析了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问题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梳理,在规划方法上应制定用地分类标准、统一技术底图、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以提升美丽乡村规划整体水平。

关键词:乡村规划;设计;研究

引言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生态理念融合到乡村规划设计工作中。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对现有的城乡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创造更加优美的乡村环境。规划人员需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根据乡村区域的发展需求,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乡村规划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还要采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形式,构建生态化的环境。要提高乡村区域的规划设计品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1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阐释

一些学者尝试对乡村规划实施的定义进行界定,比如祁远晴认为村庄规划实施是指将规划文本的建设内容落实于村域空间内的行为。周锐波等认为乡村规划实施的本质是治理乡村公共事务以及供给乡村公共产品。这些界定对理解乡村规划实施内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当前对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阐释和讨论还远远不够,并没有权威而确切的定义。尽管如此,学界对于规划实施等相关概念的探讨较多,它们对于理解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如,孙施文认为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是为了保证经过审批的城市规划文本得到全面的贯彻和执行。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认为,规划实施管理指通过法律制度和有效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当前建设活动,使通过审批的规划文本得以落实。罗震东等认为规划实施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各层次规划不断细化、分解、落实,另一条路径则是规划体系之外,政府、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有些研究将规划实施理解为政府等实施主体通过利用各项资源依据规划,落实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基于以上这些论述,本文将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界定为政府、农民和社会力量等乡村规划实施主体统筹与利用各类资源(资金和土地等)将乡村规划方案所确定的愿景、目标、策略和具体建设行动计划付诸实施,达到乡村振兴目标的过程与实践。从这一界定来看,考察乡村规划实施起码包括3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实施协作机制、实施资源保障机制以及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2乡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乡村规划建设的误解

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及村委会的相关人员,在实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对乡村规划建设理念的理解有限,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如: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模仿或参照模范村实施,却忽视了战略定位与特色表现;重视短期投资实施进展,忽视了长期的发展规划与经济效益;上下级间重在机械性的配合实施,忽视了科学的指导规划与高效的配合实施。如此,在实际的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多个乡村一个形象,错失应有的特色和美好前景。

2.2乡村建设多利益方受阻

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占地补绿色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青苗赔偿、房屋赔偿等情况,受到多利益方的关系影响,部分建设工程推进工作受阻,基础建设、绿化设施等进程受到影响,相应的波及后期费用问题、工程质量问题等。

2.3群众参与度与人才回归有待进一步激励

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发展少不了人才支撑,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乡村人才非常匮乏,尤其是高学历人才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瓶颈,招不到、留不往高质量人才成为普遍现象,人才供需失衡比较严重。乡村当地文化传承人及乡村产业发展急需的本土人才已经出现断层现象,“空心村”现象普遍,乡村地区的很多中青年都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数是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中青年,这些群众对于发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够。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鼓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就业的政策及其落实力度不够,关于各类人才在农村就业的福利待遇、子女上学、科研平台支撑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明确,乡村人才培养及就业导向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导致很多人才不愿来或者不愿意长期留在乡村地区工作、发展。

3绿色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对策

3.1绿色乡村规划建设的“绿三”对策

绿色乡村规划建设主要指的是规划建设绿色环保乡村,切实体现节能减排、生态宜居、生活充实的乡村生活状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1)节能减排。首先是通过合理规划当地乡村的农田、果园、菜园、花园等绿地区域,保证合理的绿地占有面积比例;然后是在基层村委干部、村民之间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灌输节能减排技术、节能减排益处等知识,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最后是乡村建设必须重视当地植被的保护、农田农作物的养护、行道树的浇灌等,确保绿地拥有强大的保湿效果。(2)生态宜居。首先是送肥还田,在农田农作物施肥环节使用生物肥料,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无公害种植,使用禽畜粪便等进行施肥,还生态环境以真正的原生态;然后是扩大种植面积,保证充分的植被面积,具有足够的制氧放氧能力,为人们的富氧生活创造条件。(3)生活充实。通过乡村建设、农作物种植、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等途径,为乡村老年、青壮年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全面解决劳动力剩余问题,让人们能够在家乡创业,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日常生活充实,经济收入有保障,真正实现在乡村生活也心里踏实有底气。

3.2传承乡土文化的设计策略

文化是乡村的支撑所在,乡村文化的原真性是乡村固有呈现,要充分发挥好乡村作为传统文化孕育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景观设计当中,利用乡村的节气、地方民俗、农业技术、水文化、渔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等多种文化,结合发展规律,守护文化之根。在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提取元素符号时,在土、野、俗、古味中沾点“洋气”,适度创新,体现文化和创造的艺术性表达。文化就是为乡村注入新动能、焕发新气象的体现。通过对乡村文化解读和呈现的赋予,活化乡村资源。以引领文化永续传承来充实和滋养整个乡村,真正做到活态传承,赋能乡村。

3.3引导大众参与的设计策略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为乡村提供设计和建设的人。乡村形态的塑造与构成,离不开人们的活动参与。乡村要发挥带头作用,激活内生动力,为乡村赋能。依托政府、乡村等多方共谋化、共建设、共管理、共评价和共分享的机制,唤起村民主体意识,找准自我定位、放大自身价值。同时,也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形成体验式、度假式、沉浸式乡村游。在现代化设施及景观中引发人体的五感,在乡野观赏、寓教于乐的农事体验、劳动成果的采摘品尝、乡村的鸟语花香等都能使游客参与其中,形成多层次体验感受。因此,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参与,具有拉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作用。

结束语

针对绿色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绿三”“美五”共七项策略,具体如下。一是“绿三”对策:节能减排;生态宜居;生活充实。二是“美五”对策:合法合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修正规划建设方案;专项小组、合力建构、集中学习交流提升人员素质;深入调研、收集资料、集中管理参照使用以备后用;拓宽渠道、经费保障、长效管理保证可持续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长效监督维护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袁敏.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57-58.

[2]张世昌,宋云鹏.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11):6.

[3]徐衠衡.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