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学生对资产评估专业技能学习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学生对资产评估专业技能学习探索

刘亮,杨佳,张健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651700

摘要:随着疫情常态化,整个社会将恢复到正常运行轨道上来。但是由于疫情的冲击导致许多的中小型企业纷纷破产重组,这些企业的资产需要许多经过系统训练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参与到资产评估业务中去。但是现今的资产评估人才较欠缺,故而本文对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学生对资产评估专业技能需求进行研究探索指出当下资产评估专业技能对财会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资产评估  财会专业 

引言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我国各个省市先后紧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制定疫情防控策略,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施策,为快速阻断疫情蔓延、科学开展疾病救治、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疫情常态化,整个社会在接受了一次短暂冲击之后,许多中小型企业已经因为因为疫情的冲击而破产,更多的企业面临着即将破产重组的局面。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专业资产评估专业人才面临着“千金难求”的局面。这也导致了资产评估专业在近两年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而对于财会人员来说对资产评估专业技能的掌握显然是必要的。

一、后疫情时代的主要特点

(一)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常态化

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严格控制,并逐渐好转,而国外疫情却又逐渐爆发,疫情防控现状不容乐观,美国、印度、欧洲等国家累计确诊人数仍呈现增长态势。迄今,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和缓解,但是疫情尚未走远,疫情对我们生活的改变随处可见,许多的中小型企业也纷纷倒闭。当然疫情的一次性冲击终将会结束,但我们由此付出的巨大经济代价和社会成本,以及对全社会心理冲击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甚至成为经济结构和社会治理创新变革的催化剂。习近平在2020年6月份多次提及“后疫情时代”。相关研究和思考提醒我们,后疫情时代,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将呈现常态化发展趋势,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挑战。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意愿两极化

在后疫情时代下,最初的健康危机正逐步演变成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并持续深远。传染疾病对经济活动的存在长期影响,传染病的经济后遗症会持续约40年,期间资产回报率受影响程度不断降低,将会有大量的企业面临着破产重组和资金链不足请求银行贷款的情况。就此次疫情而言,后期仍仅有一小部分人会感染新冠肺炎,但100%的人都会受其影响。从劳动力需求方来看,疾病的流行破坏了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导致企业雇佣数量减少。在流行病、疫情暴发期间,员工的旷工率也不断攀升,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随之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随经营成本的增加而减少,从而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从劳动力供给方看,一项针对8个国家8000多名员工的调查显示,后疫情时代的员工更多拥有自主权、个性化特征的多元工作空间,有远程工作机会,还可以按需学习,有更多机会进行虚拟学习和技能培养以保持就业能力;以及长期注重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在后疫情时代,劳动者意识到办公室工作时代的终结,越来越力图寻求一种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混合模式,除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担忧外,他们最担心的是重返往日的工作模式,失去疫情期间所获得的“灵活性”。

(三)资产评估行业执业模式风险化

新冠疫情给资产评估行业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方面暴露了评估行业长期累积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以及行业发展和机构管理存在的短板;另一方面,为应对疫情,不少评估机构积极创新执业模式,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后疫情时代,资产评估执业思维模式、组织模式和理念模式等多方面面临重大变化,资产评估机构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抓准自身战略定位,明确转型升级方向,从执业模式转变到业务模式创新。从执业层面讲,疫情前后行业面临的执业问题及不同业务类型的执业风险差异,要求建立风险导向型执业模式。疫情之后,针对执业中的实际需求,中评协紧急出台了应急支援文件《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0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合理履行资产评估程序》,供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时参考。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核查验证以及评定估算等执业环节的变化,就疫情等特殊时期的评估报告作出特殊应对,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平台,打通壁垒,整合资源,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不承接超出专业胜任能力的业务。

二、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学习资产评估专业技能的必要性

1、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人才市场缺口大,在2019年末至2020年四月份左右因为新冠疫情破产倒闭的中国企业就超过了六千多家,仅仅四个月就有这么多家的企业因为疫情破产,这可以看出疫情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对于这些破产企业的资产鉴定也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尤其是在当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欠缺的情况之下。故而当下资产评估人才在市场当中面临着人员不足,高端人才稀少的情况,这对于财会专业学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资产评估专业技能能够帮助自己将来在社会中有更好的竞争优势。

2、资产评估技能运用范围的广泛性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不断壮大,群众主体意识和权益意识逐步增强,资产评估执业人员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评估行业已由最初的服务于国有经济向服务于各类所有制经济转变,服务链条也有所延伸,目前企业并购重组、企业价值以及证券业务的评估等核心估值业务成为当下资产评估服务链条中的重要内容,并呈现出向资产证券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等非估值类业务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方向延伸的趋势。此外,很多新型领域也有了资产评估的身影,例如文化、知识产权以及互联网 + 产业等。故而财会专业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专业技能能够扩大自身的就业面积,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三、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自 2016 年《资产评估法》颁布实施后,伴随而来的是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改革,考试由原先的5 门课程调整成了现在的 4 门课程,资产评估的考试内容由原来涉及专业领域较多调整成现在的重点学习评估理论框架,其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扩大考试的报名人数,加大行业的影响力,但也致最近几年由于考试难度的下降,通过考试人员的理论水平尚可,但转化为实践更需要时间的累积,低准入门槛使行业出现了人才缺口,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短缺。而在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将资产评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由理论性人才转化为应用型人才。

基于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产评估行业战略规划资产评估质量的好坏与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敏感度、操作技巧等直接相关,对于财会人员来说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对信息的整理把握能力是将资产评估很好运用到实际的关键。

对于高校来说培养有资产评估应用技能的财会专业学生就需要高校建立以学生为主导、产教学融合的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企业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人才供应,必须构建更加长效的培养模式。以机构为主导、产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是最近几年资产评估行业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新探索,要想进一步完善这一培养模式,首先,资产评估机构需要针对当前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制定更具现实意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任务;其次,高校、高职院校等应加强与资产评估机构、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创新、优化教学科目与教学方法,提高学校教学的实用性;另外,构建学校、社会、资产评估机构或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为从业人员提供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实践锻炼等多层次的培养平台,同时通过多方合作,帮助从业人员及时“查漏补缺”、更新专业知识,实现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动态提升。

总结

在后疫情时代财会专业学生发展学习资产评估专业技能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以满足社会对资产专业人才的需求。资产评估机构和企业以及高校可以联合搭建一个培养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平台以获得稳定的资产评估专业人才供应。

参考文献

洪梦洁.资产评估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J]商业文化.2022(03)

葛 锐 李希晨.后疫情时代的资产评估专业建设:冲击、重构与提升[J]资产评估行业建设2022(05)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课题组.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