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平保龙

石家庄市文艺创作服务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61

摘要:所谓临摹,就是以古代优秀名家的碑帖为范本进行临习摹写的活动。初学者如果要把握古人书写的法度,了解前人书写的技巧,吸取古代书法的精华,就有必要从临摹优秀范本入手。临摹既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是了解书法艺术的必备钥匙。清朝书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就说过“初学书法,不过临摹”。明朝董其昌也认为“学书不从临古人,必堕恶道”。从临摹入手,对书法学习者来说,其好处是“束缚其手,以备法度”,即通过临摹摈弃一些不良书写习气。养成良好的书法的习惯。现代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以形象的比喻强调临帖的重要性。他说“临摹他人优秀作品是使自己不断取得新的东两,是在做加法;假如老是处于自我创造状态,会使自己毫无进步,徒耗年月,是在做减法”。可见,历代大师都是通过临摹出彩的。

关键词:书法;临摹与创作

引言

临摹与创作,人人都会讲。但这两个概念的范围却过于宽泛,落脚点在哪里?就是要处理好理念与技法的关系。理念是怎样形成的?不外乎一是师承,二是感悟。但光有理念还不够,所谓眼高手低,就是理念先行了,技法还没跟上。理念保持一定的超前态势,技法通过强化训练有所提高,则创作瓶颈才能最终迎刃而解。

1、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学会读帖

既然爱上了书法,想写得一手好字,那么,就要按照书法的路径认真学习。在动笔之前,或是拿到字帖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读帖,有的人认为读帖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写几遍,效果自然就有了,此论错也。学习书法,以手执笔临习范字,手上功夫固然非常重要,但仅此并不能收到临摹的最佳效果,对范本范字的观察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用眼、用脑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尤其是当今书法,碑帖种类繁多,初学者必须手脑并用,边写边研究,同时还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揣摩,以此弥补运动走势和墨色变化等的不足。孙过庭《书谱》中说,临摹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初学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范字的某一点,顾及不到字的全貌,注意到这里就注意不到那里。随着学习时间的积累,慢慢地就会观察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精到。真正读懂字帖的人,每次读帖、临帖,感觉都会有不一样。翁振翼《论书近言》说:“一日便有一日境界,就此数字,今日如此,明日却未必如此。”吴昌硕一生临《石鼓文》,他在自己临帖的感受中也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所以,临帖要先观范字,加深理解,临习落笔之时便在脑海里有对范字“演习”或“放影”的过程,临第一遍时先注重点画的分解,第二遍关注结体字法,第三遍训练笔势运动的节奏感,第四遍感受字帖的韵味。如此,一遍遍临下去,每次对临的目的不一样,可以对范字有更充分的理解。随着书写的深入,就会慢慢地知道了字帖中的笔意、墨法。甚至可以感受字帖中,书法家当时得书写情绪,读懂书法家的感情。

2、力求达到惟妙惟肖,选好范本,用对材料

临帖分为两种,一种是摹,就是用一层薄纸覆盖上在原帖上,进行勾勒描摹;一种是临,就是将纸放在字帖旁,眼睛对着字帖,自己进行书写。临又分对临、意临、背临三种。意临是对原帖的一种发挥性临习。背临是不看原帖,凭着对原帖的记忆写出原帖的风貌。对临是对着碑帖边看边临,力求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从用笔、结字、章法以及书法韵味都要尽可能接近原帖。若是对临的基础打牢固了,对今后的书法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临摹,就是抛开自己的书写习惯,老老实实地学习前人,古人怎么写,自己就怎么写,要弄懂古人的书写内涵,学习古人的书写形态。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力求临“像”。当然了,也不能死临,要讲求方法,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临摹也一样,“形似”是“神似”的基础。就像冯骥才在《神鞭》中说的“辫没了,神在”,开始临习时,可以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等到临熟了,便可以看几字或几行字再写,这就是对临。等对范本中的字有了精熟的记忆与理解之后。就可以凭印象将帖字写出来,这是背临。临帖就是要临到背临的程度。

范本一般分碑和帖两种。碑是刀刻。帖是墨迹。碑有刻刀及金石斑驳的古拙气质;帖有笔意的律动和风韵。学碑可得其气而助其势,学帖可取其韵而抒其情。学碑不学帖,往往容易粗野;学帖不学碑,常常有纤弱之病,故碑帖互学,才是全面的学习方法。选好范本之后,还要重视材料的选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学者可通过米字格、九宫格等形式进行辅助临习,能较好地把握范字的字形结构和点面方位。对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就不必如此。

3、学好点画形态,过好笔法关,过好单字关

汉字是由点画构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汉字的“形”,形好看了,多数人认为这个字就好看了,这一点没有质疑。但是,这同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点画的“形”。点画也是有形的。点画形态好,字形才好看。这就好比盖房,房屋的外表是形,内部装修是点画,如果仅仅看到外部很漂亮,而进到房间后,毛墙毛地,没有装修,不能住人,那这样的房子就没有美感。书法也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是否能写好看,是由点画的质量和字形的好看同时决定的,要想结构好,一定要先在点画上下功夫,达到精熟的程度,做到落笔成型。

字是章法的基础。学书法必须要过单字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描红,用线勾勒出字的外边沿,最后再描写。有了一定基础后,进入到对临阶段。这既是对前一段学习的总结,又是检验描红结果的过程。临习每一个字要先往“像”里写,再往熟练写,再背临,看能否记住,再进行运笔的动作训练,从速度、虚实、比例等方面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训练,把每一个字都写透它,也就是从生到熟到背到各种转换,不断提炼,最后放开,怎么写都高级。一般来说,字形的掌握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学习书法的人都应当有这个心理准备。

4、透过字帖学气息,把握势态,始终不懈

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王羲之的字好,好在何处,美在哪里?这就涉及到一个气息的问题,体现了阴阳的协调的味道。我们临摹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要带着一种文化理念去书写,有思想地去书写,通过字帖把握书法特征、书法理论、书法法则、生命状态。吸取其内在的品格,载于技法运动状态,字势和笔势、某种劲或架势,某种神采。把字写活,让字动起来,让每一个笔画都动起来,这样写出的字才会有味道。

创新靠继承,临帖就是在继承,有目的、有思想的去临,临好了就是古人的第二次创作。书法好与不好重在于临帖的基本功。那些书法大家都是把临帖作为一生的功课来做,林散之为了增强笔力,每天坚持临帖,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创作,可见,临帖是书法家们艺术成就的必备功课。“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在不具备纸、笔的情况下,学书者可以画字,这种方法叫空临。就是凭借对范字的记忆进行空中“临习”或“创作”,这种独特的书法学习,往往能加深对执笔手感与运笔疾缓的理解与把握。清朝就有郑板桥睡觉时用妻体习字的趣史。空临是最灵敏,最简洁的一种习字办法,不限时空,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特别是在生活节奏急迫快速的当今社会,这种学书办法更应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杜战锋.书法临摹与创作转换方法之探析[J].江苏教育,2021(39):26-28.

[2]赖荣泽.书法艺术中临摹与创作的探究[J].今古文创,2020(4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