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浅谈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向金霞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眉山 620860

摘要:柑橘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果,它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味道鲜美,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在我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为了提高柑橘的质量,提高其生产效率,必须加大对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前言

在柑橘的生产管理中,应重视对其病虫害的控制,以防治为主,加强对果园的生态和合理的栽培管理,确保病害虫防治技术得到科学、有效应用,同时这也是提高柑橘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

一、柑橘常见病虫害

(一)黄龙病

黄龙病在柑橘中是一种常见的病害,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发病时间来看,其发病时期为5~9月,也就是在夏季和秋季的抽梢期;二是根据黄龙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利用幼苗的嫁接和桔树的虫媒,其传播非常迅速和广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造成大量的柑橘树被传染;三是从黄龙病的病状上来分析,柑橘黄龙病多见于柑橘梢、叶、果、根等部位,早期的病斑会黄化,质地越来越坚硬,颜色也越来越黑,进而造成柑橘树出现枯叶和根腐烂现象。因此,在柑橘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充分掌握黄龙病虫害防治技术,并综合分析该病害的特征来制订相应的防治方案,从而使果树能够正常的生长。

(二)炭疽病

在柑橘生长过程中,炭疽病是常见的病害,其发病部位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是该病发生在叶片时,主要病症是叶斑型与叶枯型。叶斑型多见于干旱季节,叶片边缘有棕色斑点,少数黑色斑点;枯叶型在叶顶扩散,形成一种黄棕色的病斑,并伴随着叶子的掉落。二是在柑橘枝上发生炭疽,可分为两种病症类型:慢性型和急发型。慢性型主要发生在病株的顶端,会有一个浅棕色的卵状斑点,叶片会变得灰白,最后会慢慢地枯死。而在急发型则会从树枝的中间部位迅速蔓延,导致树枝死亡[1]。三是由于受到炭疽病的影响,柑橘花果出现落花、落果等症状,出现油渍状病斑,并逐渐干燥、腐烂。此外,在柑橘病害的发生中,尤其要注意叶片颜色的变化,而柑橘黄龙病与炭疽病均伴随着大面积的落叶,早期的病状也是类似的,所以,种植人员要在出现病害时进行仔细辨认,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延误病害防治之间的发生。

(三)潜叶蛾

潜叶蛾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类虫害,成虫的虫体长大约2毫米,翼展大约5.3毫米,前翅膀是尖的,后翼是针形的,基部有黑色纵纹,而其幼虫身体扁平,像纺锤形、尖头、退化的腿、纤细的肚子。一般情况下,潜叶蛾虫害多发生在4~10月份,7~9月是最严重的时期,对柑橘的叶片和枝条都有很大的损害。这种反应会吞噬柑橘的树枝和树叶,导致其枝叶出现断裂和脱节,从而影响正常的拔节、生长和结果。

(四)全爪螨

全爪螨,亦称红蜘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柑橘虫害种类。具体来说,雄性全爪螨体为0.33毫米,尾端稍锐利,楔状;幼虫身长0.2毫米,有3对脚,呈浅红色。主要危害柑橘的枝梢、叶片、果实等,初期会引起病斑的灰白色,并伴有大量的落叶、落果等现象出现。

(五)矢尖蚧

矢尖蚧为同翅目、盾蚧科的一种常见的介壳类虫害,常对柑橘、茶叶、兰花等果树产生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在柑橘栽培过程中,由于其雌成虫和幼虫的存在,对柑橘的种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对柑橘的叶子、果实、枝干等进行破坏,而一旦发生了矢尖蚧虫害,则会产生黄斑,使叶片逐渐变形,使柑橘的生长受阻,进而影响柑橘的质量。

二、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一)物理防治措施

首先要对各类有害生物的特性、习性进行全面的认识,并根据这些特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在每年三月到九月间,可在柑橘树的上部和中部挂一片20cm*40cm的黄色瓦片,以有效地清除木虱和花蕾蛆,但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也应该对黄色瓦片进行认真的检查。同时,灯光防治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手段。该方法对固体昆虫、金龟类及其它有害生物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最后,可以适当地采用趋化调控的方法,尤其是利用陈醋、白糖、白酒等,对大果蝇、小黄叶卷叶蛾等有害生物进行杀灭。除了以上的物理防治措施,也可以组织人员进行个体的捕杀,例如:对甲虫、长寿甲虫等害虫进行捕杀,从而促使柑橘的产量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2]

(二)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病虫害不仅会对柑橘品质、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使果农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对柑橘的病虫害有效进行绿色防治,就需要根据有关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的农药,保证其残留浓度和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为了取得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施用化学农药时,一定要确定好的安全距离,特别是在青桔成熟之前20-30天内,禁止施用化学农药,否则会对绿色柑橘的果实质量造成不利的后果。在进行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中,应根据其生理特点,找准病虫害的控制重点,并将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成果。同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农药,进而既达到病虫害防治目的,又合理地降低害虫的防治费用。在施用化学农药时,一定要选择施用的方法,通常要根据害虫的特性和药物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合理地确定使用量,提高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效果。且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应用适当的喷洒技术,并要根据病害虫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喷洒的部位,有些喷洒在叶片背面,有些喷洒在幼苗上,有些喷洒在幼枝上,要注意喷洒农药的均匀,不要有遗漏,以免会对柑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降低。

(三)生物防治措施

一是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进行控制。同时,由于柑橘害虫的天敌数量多,因此可以提升柑橘害虫防治控制效果。但在利用天然天敌进行害虫控制时,应避免使用高浓度的杀虫剂,并为天敌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避免对天敌造成损害,从而影响防治工作。二是采用人工释放天敌。在柑橘栽培与养护中,病虫害是造成柑橘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食物链控制病虫害是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不过在释放天敌之前,要先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哪种动植物对柑橘虫害的防治作用最大,并确定释放出来的数量,进而促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四)农业防治措施

在利用农业防治措施时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强化土壤肥水的管理,提高柑橘的抗病性能。要强化栽培工艺,科学地进行灌溉、排水,确保土壤中的含水量,并合理施用化肥,做到"控氮、磷、钾、微肥、有机肥",保证柑橘树的正常生长,降低螨类、潜叶蛾和炭疽病的发生。二是对柑橘进行常规修剪,以优化其结构,在春、冬季节,及时发现和清理病枝,且当枝条密度大或相互交叉时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保证枝条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提高种植园的通风性和透光性,从而使树木具有良好的结构。在夏天,应重视控制枝条、除草、切断害虫的食物链,以达到防治病虫害发生的目的。三是在冬天做好清园和培土翻耕工作。翻耕可以消灭一定发病菌和害虫虫卵,降低明年的害虫来源,所以在耕地时要适当地进行翻耕,通常翻耕的最佳深度在20-30厘米。四是果园生草与种植绿肥。在园内生草阶段要重视去除有害草,保留有益草,以达到天然草生长的目标,而且要保证与柑橘不存在共同的疾病,从而促使柑橘能得到良好生长[3]

三、结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不仅会对柑橘品质、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使果农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柑橘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充分掌握现代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综合分析各种病害的特征,进而制订相应的防治方案,使果树能够正常的生长,从而使得柑橘的产量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卓杰华.柑橘绿色种植与主要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家参谋,2022(11):40-42.

[2]钟茂书.浅谈柑橘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绿色防治措施[J].南方农机,2021,52(9):103-104.

[3]何燕飞.绿色优质柑橘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新农民,2020(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