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惯性思维错误”改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3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惯性思维错误”改进策略

傅佳俊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阳光学校

【摘要】“双减”文件要求“校内减作业、校外减培训”,由此精选、精致每一道作业题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的追求,同时,笔者认为解析、重构学生的错题,也是促进作业成效、提高教学效度的有效途径,于是笔者关注了学生作业的错误,并将错误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得出“惯性思维”是影响学生答题正确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低段学生实际案例分析,探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跳出“惯性思维”负迁移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双减错题惯性思维改进策略

“惯性思维”,即按照个体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沿袭原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容易造成“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具有双重性: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又会使学生禁锢于习惯及经验,造成一种负迁移,从而影响学生的答题质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其学习状态必然的和正常的反映。面对学生的错误,以尊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以课程资源的角度去利用,从而进行改进和提升,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

一、“惯性思维”致错的案例分析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奇怪”的错误,看似简单,甚至是“理所当然”应该正确的题,我们的孩子却错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会有怎样的原因呢?

【案例1】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班级里有19本故事书,借出去一些后,还剩下5本书,请问借出去多少本书?有很多学生写成了“19-14=5(本)”。

【案例2】一年级上册《10以内加减法》

填上合适的数,学生的错误解答:(18-2=6-3= 3 +1=4+6=10

(2)2+3=5-4=1+4=5-2=3

分析以上两题学生的答题情况,笔者认为,答题过程中,学生应该不存在“知识性”错误,也就是说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没有问题,那么,又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呢?我想,以上两个错误案例看似内容不同,却有着共同的错误心理因素 “惯性思维”,应该是“惯性思维”对学生的答题进行了“误导”。既然有了“误导”,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降低这个“误导”对学生解题的影响呢?

数学中的“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为思维主体多次应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数学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思考。“惯性思维”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表现出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当“惯性思维”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途径吻合时就会起积极作用,促成正迁移的产生;另一方面,在题目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解决创新的问题时,它就会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使学生禁锢于习惯及经验,表现出消极的影响,造成一种负迁移。

“案例1”是典型的由平时养成的“阅读顺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顺序”的体现。因为,学生阅读的顺序是“19本书→借出去一些书→还剩下5本”,所以,不难理解学生按照这样的阅读顺序想当然地写出算式“19-14=5(本)”。

“案例2”笔者统计后发现本题错误率高达83%,学生受“熟题”的干扰而发生“习惯性错误”。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老师讲、做练习等形式,积累了一定量的“经验题”,学生一旦遇到类似问题,便会不假思索,以偏概全地分析问题,按原有的“思路”,作出解答和得出“答案”。

二、“惯性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惯性思维”,即按照个体积累的思维活动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惯性思维”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1.“惯性思维”,自发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是人的一种特别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这种“惯性”体现得尤为明显!

2.“惯性思维”,加速解决问题。“惯性思维”对于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数学问题解决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问题,通过将新问题与旧问题特征的比较,抓住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将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3.“惯性思维”,误导问题解决。当学生仅仅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进行问题的判断与解答,忽视了隐藏条件和信息的获得,即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学生却认为是相同属性,就导致出错,影响了做题的准确率。这种情况就是“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起的作用,这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是比较常见的状况。

三、改进“惯性思维”负迁移的策略

分析以上三类“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可知,“惯性思维”具有双重性: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又会使学生禁锢于习惯及经验,造成一种负迁移。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惯性思维”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克服“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跳出“惯性思维”的束缚,提高学习效率、降低解题错误的发生。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被动反思走向主动反思,学会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让学生形成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调整的能力,提高元认知水平。笔者基于日常教学的经验,提炼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1.注重思维发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性是求异性,而求异思维又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发散性思维是由一到多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联想尽可能多的概念,形成丰富的联想,对问题作出尽可能的设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学会随机应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针对案例一,从思维层面上看并不存在“错误”,而事实上学生虽然正确的表达出了等量关系,但算式“19-14=5(本)”并不符合与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对应。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只养成了惯性思维“19本书→借出去一些书→还剩下5本”的一条自然思维结构,这正是思维的狭窄性造成的。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目的。于是,笔者创编如下题组让学生练习:

1)班级里有19本故事书,借出去14本后,还剩多少本?

(2)班级里有一些故事书,借出去14本后,还剩5本书,原来有多少本故事书?

通过此类题的练习,学生再次错误率明显下降,这种对比、辨析,区别异同,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引导学生用新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从而产生独特的见解,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使学生摆脱约束,产生新想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只有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才能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还要抓“想象”训练。想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观念、表象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或新观念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可以运用直觉想、跳出框框想、触类旁通想、四面八方想等。同时,一空多填、一问多答、一题多问、一题多解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通过纵横发散、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注重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科学性

正确的解题思路源自对试题的透彻理解,由此,注重审题训练是学生摆脱“惯性思维”负迁移的有效途径。分析学生的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惯性思维”都是由于学生的概念认知有问题,很多时候他们在身审题中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的干扰,受到固定的大量的练习模式的干扰,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把握问题的核心。想要减少这样的干扰,审题是关键,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这个细节。

案例2其错误率高达83%,问题出在哪里呢?低段的孩子初学等式,在他们的“惯性思维”中等号表示的只是一个运算结果,忽略了等号本身表示相等的含义,导致忽视了此题的真正的考察要点。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出画面感,首先读题时用横线划出等号两边的算式,然后构图:等号就像是天平的中点,两边的算式就是天平两边的物品,他们要一样重,不然天平就不能保持平衡。通过这样的想象过程配合审题,学生的脑海中就有了具体的印象,他们会准确地把握问题,会发现按照他们的做法等号两边的算式根本不相等。

读懂题目,理解题意是正确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这需要学生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研究发现,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思维活动。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读懂题目,我觉得应该逐步教会学生做到一读,二圈,三想,四查。

一读,了解题目的意思。首先要流利地朗读题目;其次是了解题目陈述的主要内容;最后是关注题目需要我们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二圈,圈出题中关键字。首先是圈出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如“多、少、倍……”还有表示问题核心的词语,如“多少、一共、还剩……”;其次是筛选题目中的信息,圈出跟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

三想,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思考所需要的运算。虽然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不一定要求学生完整地表述出数量关系,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身经验思考还是有必要的。

四查,检查解决问题过程。要求学生带着计算结果回到题目中重新验证,思考分析是否正确。低段的学生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弄错了,如“一共有7只鸟,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学生列式却是7-4=3(只),如果要求学生在检查时把运算的得

数3放回问题中读一读,这种错误就很可能避免了。

3.注重个体思维,帮助学生养成思维独立性

   “惯性思维”有时候并不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有一部分孩子由于上课接受能力、反应能力相对较弱,他们习惯于跟着别人的思维,习惯着不去思考,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案例3】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用小棒摆正方形,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人小组合作摆正方形(各小组小棒数量不等):小棒数量分别从8根到16根,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并让学生先小组内动手操作,然后写出算式,板书学生所写算式□÷4=□……□,观察算式中的除数与余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一翻忙碌之后,大部分学生说出了基本相同的回答:发现除数大于余数,余数小于除数,老师给予了表扬:“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同意!”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活跃,可是在小组这个群体中,由于先天的、后天的、主观的、客观的条件不同,学生的思维有快与慢、灵活与机械、正确与错误的差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讨论中,那些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导向正确的观点,会对思维迟滞、反应单一、判断犹豫的学生有明显的启发诱思作用,但有少部分学生在这个群体中始终在当看客或听众,甚至根本听不懂,部分学生习惯随着大流走,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长期这样会出现思维退化的严重后果,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针对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笔者作出以下课堂教学改进:

(1)小组合作摆正方形之后,将各小组结果按规律呈现在黑板上,教师提出颇具针对性的问题。

    提问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及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些算式除数都是4。

生2:余数都是1、2、3,1、2、3。

    (2)师引导提问:余数都是1根、2根、3根,可能是4根、5根或者6根吗?请各小组验证。

(3)生汇报:当余下的小棒是4根的时候,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5根的时候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并且余下1根小棒,6根的时候余下2根。

总结:余数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若余数是4、5、6,还能再继续平均分,也就是余下的小棒要到不够再摆正方形为止,那余下的小棒数量要比除数4根少。所以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余数<除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再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因为他们在交流之前都有一个方向性,在这个方向上用心思考过,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同时,我们的老师在教学预设时,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一些学习材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经验,有时候是可靠的;但有时,却并不那么可靠,可能会适得其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给学生制造学习障碍,“逼着”学生发生“惯性思维错误”。所以,我们教师要始终在充分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预设学习材料,减少因学生能力水平与学习材料相脱节而导致的错误。

综上所述,创造是习惯的突破,克服“惯性思维”的消极作用的根本措施在于及时打破原有的“狭隘”思维,不失时机的培养与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鉴于“惯性思维”的负迁移具有持久性,我们一定要从源头入手,主动出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形成科学的习惯,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消除“负向惯性”的影响,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并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