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探析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运用

陈敏

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探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物探技术在当今的考古与文物保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在发掘古墓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古遗迹的现有状况进行研究,探索古代遗迹的发展状况。文章就物探技术在考古与文物保护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的古代遗迹入手,对物探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剖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考古和文物保护;物探技术;运用

引言:

据有关文献记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已经有了利用物探技术进行考古发掘的先例。近年来,由于政府和民间考古组织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加之物探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使得物探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如今,随着国家文物的保护与发掘工作的深入,利用物探技术对古代墓葬、建筑物进行有效地勘探,可以通过对建筑物表面的实际风蚀状况来判断古代文物的历史。

1物探技术的基本情况

物探技术提倡通过细致的观测和验证各种地球物理环境中的磁场分布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查明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而确定各种能源的位置。这一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进入考古界,服务于文物保护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滁州古物保藏研究团队与中国古物研究院院长黄克忠的一次考古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了物探技术,对本次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不容忽视的辅助作用,从而得到了一批学者的认同与拥护。

2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中运用物探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2.1综合各种方法

物探技术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术元素和技术手段。每个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应用过程中不要过于注重某一种技术,应将其有机地相结合,并适时地加以检验和考察,从而把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偏差降到最低限度。

2.2及时更新技术

在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加速进行的大环境里,接下来的工作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运用物探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有关学者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研究新的物探技术,使考古学与文物的保护工作能够与时俱进,以顺应当今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的潮流。

2.3注重实践工作,加强安全防护

搞好考古工作和文物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深入地了解。因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要精通技术要领,并能在工作中全神贯注。尽管现在物探技术很发达,但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不能松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说,这是深人性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焦点所在。

3在当代考古学与文物保护中高效运用物探技术的方法和策略

3.1在古墓探查中的运用

根据以往的古墓发掘工作经验,目前大多数墓室的埋藏深度都是有限的。而砖砌墓室里外的泥土特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采取物探技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探查效果。此外,由于墓葬中的石块和孔洞与周围的土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电阻比,可以采用等比电阻法对相关的电极进行单独的测定,从而能够对地底物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简单来说,通过等比电阻率方法,可以准确地掌握墓葬的具体深度和外形,以便对墓葬的地形进行准确的分析。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高密度电法广泛应用于国内,随后又经过了改进和升级,发展出了电法CT成像技术。这也为发掘古墓发掘的技术手段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证明,大多数古墓的上面都含有很强的磁力,所以采用磁法测法可以促进考古学的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学者在墓穴上空磁场的状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坟墓里有大量的金属随葬品,这些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会散发出强大的磁力。也有人解释,陪葬品本身的金属属性很少,哪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的吸引力也不会太大。磁力的强弱,取决于墓室中的孔洞。在磁力的影响下,介质产生了磁化问题,从而导致墓室内部的磁化,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

目前,物探技术手段多种多样,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包括探地雷达、重力测量和弹性波反射等。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提高,地面建筑类型的急剧扩大,对考古学与文物的保存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要求,相关的物探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难以开展。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先确定古墓的外围和周边环境,然后才能精确地计算出墓穴的深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者可以将物探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更直观的检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和准备[1]

3.2古建筑地下遗址探查中的运用

根据目前已知的一批古代建筑物调查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些古代建筑物地表部分的保护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但地下地基得以完整地保护。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关的遗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埋葬。因为这些遗迹与周围的地形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可以利用物探技术进行勘探[2]

比如,为了调查安徽凤阳县朱元琼建立的京城遗迹,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者首先调查的是关于陵墓和钟楼的遗迹,以及空中拍摄的照片。接下来,就是通过电阻以来确定古城的入口和埋下的深度,金水河的流速,以及各种建筑的分布。由于目前的地质构造复杂,再加上勘探目标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采用物探技术可以取得更好的勘探效果。或者说,在对泗州古城的探索过程中,相关部门通过多年的调查,得知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天灾,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淤泥中,大部分建筑都被掩埋在了泥土里。所以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者才会选择在地底进行钻孔,以确定各种障碍物的种类。利用频谱、电阻率等多种物理技术,迅速在一定的距离内找到墙壁上的物体,并获得了大量的数据,由此断定这些建筑物都是地底遗迹。

3.3在石窟与石雕裂缝探查中的运用

由于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侵蚀,加之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现如今,我国的石窟与石雕出现了大量的裂纹。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有更多的天然水源从地底涌出。这对古建筑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在对此类古迹进行修复和保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止水注浆与注浆黏结等措施来正确的控制水流的流向,从而实现地下水与天然水源的汇合,从预先设定的排放口排出。由于大量的古建筑结构复杂,目前可以采用电阻率差动测量方法。在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雕像和洞府上的裂纹数量。必须指出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损坏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在雕刻表面喷上适当的防风涂料,使石头固化并得到适当的防护。通过对石像的风化和深度进行分析,发现完好的石像和被侵蚀的地方,电阻系数会有很大的差异。通过电阻率测量,可以得到精确地测量结果,保证了后续的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在地球物理方法断代方面的应用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的考古学家和文物工作者就一直在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勘探。也就是说,结合磁层地层和相关研究方法,证实现有的古遗迹事例。相应的理论是,地球磁极和磁力的不断改变,技术工作者要及时发现这些磁力的改变,并编制相应的磁力时序,以便于日后精确地测量岩土的年代和方位,比如研究该地区的石质文化遗迹[3]

4结论

总之,把物探技术综合运用到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是非常具有实际价值的。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应进一步仔细地研究和判断各种文物的特征,根据现实情况,发展更为完备、高效的物探技术。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勘察方式,设定更适合自己的勘察目标。这样的话,一定会促进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吉艳华. 关于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探析[J]. 神州, 2013(3):1.

[2]赵讯. 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3):2.

[3]邓中伟. 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