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功能与拓展: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对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3

资源、功能与拓展: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对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研究

张万权

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卷烟厂,党委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 中源

大道 150036

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哈尔滨卷烟厂独特的厂史资源,结合历史发展脉络,解读了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的基本构架、核心理念,并联系企业文化发展现状,阐述了如何通过厂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达到其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和辐射功能,从而全面推进了企业文化创新发展,提升企业软实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发展;提升软实力

1 绪论

  1. 1 哈尔滨卷烟厂厂史概述

哈尔滨卷烟厂前身老巴夺父子烟公司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最早由俄籍波兰裔卡拉伊姆人伊利亚·阿罗诺维奇·老巴夺[1] 创立,是中国现营历史最悠久的卷烟工业企业,被誉为“中国烟草工业的活化石”。

企业先后经历了买办资本的垄断、英美烟草公司经营、日军侵华占领、国民党收复等阶段, 1952年4月正式收归国有,定名为“国营哈尔滨制烟厂”。1953年,正式更名为“国营哈尔滨卷烟厂”。

2003年,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以哈尔滨卷烟厂为主体,对黑龙江省内的海林卷烟厂,穆棱卷烟厂,绥化卷烟厂三家卷烟厂实施重组整合成立哈尔滨卷烟总厂。2007年,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其所辖的哈尔滨卷烟厂成为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支柱企业。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卷烟工业企业发展要求,经国家局批准,2010年9月28日,哈尔滨卷烟厂新址在江北正式奠基。2014年3月联合工房实现全线投产试运行。2014年7月变迁全部结束并正式投产。

1.2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概述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由创始人伊利亚·阿罗诺维奇·老巴夺提出来的老巴夺烟厂厂标内涵“劳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经过一百二十年发展,现在已融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内涵丰富的行业文化、企业自身百年发展的精神积淀形成了以行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韧文化为核心,哈烟文化核心理念和辅助理念为战略层、执行层支撑的哈烟企业文化架构。

2 哈尔滨卷烟厂厂史资源的挖掘

2.1 烟草文化资源的挖掘

哈尔滨卷烟厂是中国烟草工业系统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卷烟工业企业,烟草文化资源厚重丰富,值得深入挖掘。

其所生产的香烟制品于1904年参加首届巴黎博览会并荣获奖牌,开创了中国烟草工业史诸多第一。久利别尔牌香烟是目前发现我国境内生产的最早的私人定制香烟;俄式卷烟(大白杆)、古巴哈瓦那雪茄烟、俄式马合烟(斗烟)正由这里全面传入中国,建国后,演变为银鸽牌大白杆、机制雪茄、火星牌斗烟风靡全国。1920年,企业在山街(现南岗区一曼街)修建新厂房,新厂房于1922年竣工,由俄国工程师维萨恩设计,是当时唯一一座生产俄式、美式、雪茄、烟斗烟丝的综合性卷烟工厂,该建筑现保存完好,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截至1928年10月,企业已经在中国境内注册商标数79个[2],在英美烟公司系统名列第三位。好味道品牌(1904年)是目前已知哈尔滨卷烟厂历史最悠久的商标,老巴夺品牌(1914年)至今仍在沿用,2018年被黑龙江商务厅评定为龙江老字号。

1952年以后,企业先后进行了50摄氏度高温发酵法、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班组成本核算三大改革,与“哈尔滨”、“葡萄”、“迎春”等早期品牌享誉全国,其中50摄氏度高温发酵法与生产作业计划均为全国烟草行业首创并推广全国,先后向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等传授经验。1959年,太阳岛牌香烟问世,伴随着《太阳岛上》歌声,香飘至今。

1961年,中国第一支混合型香烟“白肋烟”在哈尔滨卷烟厂诞生,开创了中国卷烟的全新香型,2014年中国第一支圆周22cm香烟龙烟(金安)诞生,开创了中细支卷烟风靡全国的先河。

2.2 外侨文化资源的挖掘

受历史原因影响,哈尔滨曾经拥有大量国外移民,由于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很不相同,形成了在中外城市发展史上少见的人文景观,作为多国工厂的典型代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影响下,哈尔滨卷烟厂外侨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1898年,老巴夺先生在莫斯科创建烟厂。 “1904年,老巴夺公司从莫斯科移到哈尔滨,开始制造、推销,……” [3] ,选址埠头区宽街二十号(今道里区西十三道街巴拉斯旅店旧址处)创办哈尔滨葛万那老巴夺制造烟卷公司(即:葛万那烟庄),老巴夺公司的搬迁带来了先进的制烟理念工艺和设备,也带来了大量外侨制烟工程师。

老巴夺父子烟公司“在最盛时期仍然拥有三千多个工人” [4]。除中国人,还有为俄国人(白俄)、苏联人(红俄)、英国人、日本人和波兰人,还有一定数量的犹太人。卡拉伊姆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多民族的文化与信仰在这里这种交融与共生。

2.3 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

作为党最早领导的烟草工业企业之一,哈尔滨卷烟厂拥有厚重红色基因和众多红色文化遗迹,值得深入挖掘。

哈尔滨老巴夺父子烟公司是我国近代烟草工业企业中接受俄国布尔什维克影响最深最早的企业之一。1925年我党派遣革命同志秘密深入哈尔滨卷烟厂宣传先进思想[5]。1930年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会在哈烟厂秘密成立,后发展成老巴夺地下党支部。1931年,地下党员张林被派遣到此秘密进行思想政治和组织工作。                   

哈尔滨沦陷后,党组织先后派遣赵一曼[6]、杨靖宇 、赵尚志、金伯阳、杨一辰、于佩贞、刘志敏、宋思纯、王守贤、吴健、张瑞麟[7]等一大批先贤在厂内开展一系列革命工作。他们进行革命工作的厂房至今保存完好,与此同时,厂区至今还可以看到红色特工廖春潮被捕地;中共将领、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卢冬生牺牲地;陈云、张闻天、李兆麟旧居;中共东北局北满分局旧址等众多红色文化遗迹。

3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功能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包含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辐射功能。

3.1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主要是以行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坚韧文化为核心,哈烟文化核心理念和辅助理念为战略层、执行层支撑的企业文化架构。

3.1.1烟草行业价值观

烟草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是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根本要求,是烟草行业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3.1.2坚韧文化

哈尔滨卷烟厂历史沉淀的核心文化精神是“坚韧”,我们将其概括称之为哈烟的“坚韧文化”,其主要内容为“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 不折不挠 勇往直前(即:坚定 坚毅 坚持 坚守)”

3.1.3哈烟文化核心理念

3.1.3.1哈烟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哈烟员工共同价值取向,是哈烟追求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其主要内容为“勤敏坚韧 博大高远”。

3.1.3.2哈烟精神

   企业精神是哈烟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理解的企业群体意识,其主要内容为“爱企 传承 弘毅 飞腾”。

3.1.3.3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是哈烟存在的意义、价值和担当的最大责任,其主要内容为“兴业树国 报国为民 ”。

3.1.3.4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是哈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理想抱负,其主要内容为“香承百载 品质恒新”。

3.1.4哈烟文化辅助理念

3.1.4.1管理理念

  指哈烟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所形成的思考观念与见解,其内容为“简单敏捷 经典卓越”。

3.1.4.2质量理念

  指哈烟通过控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品牌,其内容为“精益求精 诚信永恒”。

3.1.4.3安全理念

   指哈烟在安全工作上的道德规范,其内容为“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3.1.4.4人才理念

   指哈烟在用人理念上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为“事业造人才 人才铸伟业”。

3.1.4.5廉洁理念

   指哈烟对廉洁从政的态度和思考,其内容为“正心正业 律严律行”。

3.1.4.6服务理念

   指哈烟在服务过程中秉承的信条和规格,其内容为“愿与真挚 贵在细节”。

3.1.4.7危机理念

   指哈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危难的决心和勇气,其内容为“上下同心 自强不息”。

3.1.4.8市场理念

指哈烟组织市场经营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为“播种信誉 收获真诚”。

3.2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企业任何的经营理念形成和价值观念的引领都需要有核心的目标和方向,哈烟企业价值观是哈烟员工共同价值取向,是企业追求经营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为企业提供了观念、取向和目标的指导,形成了哈烟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3.3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行为识别系统中的科学、严谨和人性化的企业制度与企业百余年发展传承的道德规范、口碑文化和人文精神形成了哈烟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

3.4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准确诠释了烟草行业中个人与企业、与国家、与人民的担当使命和奉献精神,这是企业形成团结奋进,和睦向上的氛围风气和砥砺前行,携手前行的团体意识的重要原因,体现了哈烟企业文化的凝聚能力。

3.5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引领着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行业与哈烟企业精神、文化底蕴、文脉传承、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也形成员工强大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哈烟企业文化的激励能力。

3.6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调适功能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以强大的包容性和修复性不断调整和适应企业遇到的全方面的矛盾,在调整和适应的同时也让员工形成了自觉的约束,体现了哈烟企业文化的调适能力。

3.7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以内在的包容性,外在的开放性,品牌的优越性全面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逐步扩大传媒作用,精准宣传角度,树立公众形象,体现了哈烟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4 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功能的扩展

4 .1哈尔滨卷烟厂厂史资源、企业文化功能与企业文化扩展的关系

哈尔滨卷烟厂厂史资源包含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物质性包含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和历史资料等,非物质性包括企业发展史、俄式卷烟工艺技法、企业精神等,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无不凝结着哈烟坚定的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引领着企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方向目标;无不倾注着哈烟严苛的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完善着企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无不聚积着哈烟深厚的企业文化凝聚功能,延续着企业高尚的家国情怀和氛围风气;无不厚植着哈烟强大的企业文化激励功能,提升着企业宏大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无不彰显着百年稳健的企业文化调适能力,化解着企业艰难的矛盾危机和改革阵痛;无不延展着哈烟全面的企业文化辐射能力,传承着企业丰沛的百年文脉和历史积淀。这些蕴含企业文化功能的珍贵的厂史资源,是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企业文化扩展内在品质、孕育外在形迹的重要文化载体。

4 .2哈尔滨卷烟厂烟草文化资源、外侨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对企业文化的扩展

企业现已形成完善的企业历史发展脉络,先后在省、市博物馆,大型展会上设立企业历史展;企业已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和龙江老字号;与时俱进,企业通过《新晚报》ZAKER对旧址进行网络直播;坚守传统,企业推动厂史的学术研究工作,一大批著作收录《中国烟草》《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等学术文献;以厂史文化为突破口,在媒体宣传上开拓思路,《哈烟厂旧址“大黄楼”的百年往事》获2021年黑龙江新闻奖一等奖;进一步完善哈尔滨厂企业文化馆的筹备工作,同时恢复老巴夺、龙烟等经典香烟牌号。企业先后接待包括波兰大使馆大使赛熙军、老巴夺烟厂员工后代罗蒙德在内的七批外宾来厂参观,并对合建历史遗迹馆达到初步共识;加大对老巴夺家族在哈尔滨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伊利亚·阿罗诺维奇·老巴夺入选《哈尔滨名人录》;以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为契机,全面启动哈尔滨卷烟厂旧址的修缮保护,对上世纪末搭建在旧址上“偏厦子”进行拆除,恢复旧址历史风貌。在东北局北满分局旧址建成陈云故居纪念室,积极推动廖春潮纪念室、卢东升将军遇难地纪念碑的筹建与审批。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卷烟厂厂史资源的深入阐述和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体系的深入解读,剖析了哈尔滨卷烟厂厂史资源与企业文化功能相互依存关系,举例说明了哈尔滨卷烟厂如何通过烟草文化资源、外侨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拓展企业文化,推进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其强化企业文化功能取得的实际成效,对致力于提升企业软实力的烟草企业来说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军,李薇.《20世纪上半期哈尔滨犹太人的宗教生活与政治生活》[M].人民出版社,2013,170-172. 

[2]上海社会研究院科学研究所.英美烟公司在华资料汇编(二)[M].中华书局,1983,661.  

[3]小林庄一.《英美烟草托拉斯及其贩卖政策》[M].东京出版社,1943,61-62.  

[4]《老巴夺烟草公司调查》[R].1947,41. 

[5]《哈尔滨卷烟厂厂志》编撰委员会.《哈尔滨卷烟厂厂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20.

[6]方未艾.《赵一曼在哈尔滨》[N].《哈尔滨日报》,1982-10-24.

[7]张瑞麟.《哈尔滨地下党的一段史实》(四)[N].《哈尔滨日报》,1984-7-19.

作者简介:张万权,男,哈尔滨卷烟厂党委办公室宣传干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哈尔滨卷烟厂企业文化与企业厂史、党史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