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冯岷山

蓬溪县融媒体中心(蓬溪县广播电视台)  四川遂宁  629100

摘要: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中,如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性,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广播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结合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优化实施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具体策略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广播电视因其无可取代的权威性,仍然有着一大批稳定的受众群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就要求广播电视行业能够充分重视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环节的重要作用,从源头上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保障主要包括技术安全、设备安全、信号安全和播出内容安全,现如今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支持下,广播电视技术也日渐成熟和完善,可让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可靠,并且具有更低的接收成本,但是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仍然受众多因素影,具体来说:广播电视技术易受非法干扰;易产生内部人员误操作行为,内部防范意识较弱;容受外部重大事件影响,例如卫星突发事故;易受自然环境影响,例如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易受重大技术故障影响;容易存在软件漏洞,例如矩阵控制和播音软件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基础,如果存在软件漏洞,将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基础设施问题;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基础,如果基础设施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广播电视出现停播;上述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

技术层面:广播电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对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利用并不成熟,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资金层面:部分广播电视单位对广播电视技术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因此也就无法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

信号传输层面:现如今,卫星是广播电视节目接收和传递信号的主要工具,然而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受电磁波的影响,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

安全意识层面:广播电视行业的安全意识普遍薄弱,对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并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水平都相对落后,没有对广播电视的播出节目进行严格监控,导致广播电视的播出效果不能达到规范标准。

人才层面:现阶段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严重缺乏专业人才,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很难满足广播电视技术岗位的具体需求,因为专业技术能力的缺失,致使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无法在工作中具体落实,这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播出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的优化实施策略

(一)优化顶层设计

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顶层设计,能够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所谓顶层设,就是需要技术人员能够站在技术的角度,做好宏观的统筹规划,从源头上避免广播电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通过科学的调控和部署,确保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技术人员也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并促使他们能够深入的融合在广播电视技术的顶层设计中,不断推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建设,借助技术联动,最大程度地提高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性。

(二)强化维护管理

广播电视的从业人员一定要高度结合广播电视安全发展的具体形势,强化对广播电子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为广播电视技术的运行提供可靠保障。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将广播电视技术的操作、维护、处理等环节充分结合起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能够规范有序的播出,具体来说,广播电视单位需要招聘专门的技术安全人员,对储备数据库和服务器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并全程监督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具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潜藏的技术问题并能够妥善处理,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广播电视技术部门的最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而完善的技术体系,是确保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的重要前提。在技术体系的约束和支持下,工作人员才能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能够对故障进行定位和维护,如此可有效降低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故障率。然而若想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就要求广播电视单位能够制定更加全面的技术维护管理制度,能够统筹管理、维修、网络等技术问题,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组织上,都要强化责任落实,促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出具体作用,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保驾护航。

(四)构建可靠的传输平台和监管平台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价值,广播电视行业就需要要结合具体的工作需求,构建可靠的传输平台,并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促使广播电视的协调播出,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大众的观看需求。监管平台和传输平台在构建过程中,也要基于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安全播出提供支持和帮助,例如信息传输平台需要具备卫星、无线和有线等多种网络架构体系,重点项目也要实现跨平台数据共享和监测。

(五)强化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首先,对信息安全进行技术防护。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更加高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广播电视播放数据的风险程度,所以若想真正保证广播电视在播出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就要求广播电视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采用一定的防护技术,特别是对电视的播放环节、信号的传输过程进行重点防护,从源头上保证数据安全;其次,对系统集成进行加固。系统集成的加固技术直接决定了广播电视的最终播出质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广播电视单位通常只是对系统设施进行备份,但是随着广播电视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加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广播电视播出质量的具体需求,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更加稳定的技术,例如视频音频切换技术、时间同步技术等对系统集成进行加固。

综上所述,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并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观看需求。因此,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引起高度关注,同时能够积极探索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确保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更加安全、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并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优化播出质量、扩大覆盖范围,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兆全 .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策略探讨 [J]. 中 国有线电视 ,2019(11):1274-1276.

[2] 王海 . 节目在线评议系统在广播电视节目监管领域中的应用 [J]. 中国有线电视 ,2019(11):1217-1220.

[3] 周志明 . 探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 [J]. 传媒论坛 ,2019,2(17):125,128.

[4] 梅晓奇 .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策略探讨 [J]. 中国传媒科技 ,2019(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