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影响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探讨

陈娜

杭州印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工程造价与项目投资效益息息相关,工程造价是否超预算是衡量工程项目投资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设工程项目的特性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有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建设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不断积累项目经验,提前规避或识别各类造价风险。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

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能够促进建设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为建设工程非常复杂,在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造价管理人员需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积极与各方沟通解决可能存在超预算风险的各类问题。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并为后续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1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1.1设计方案调改问题

工程建设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方案发生变更而引发的超预算情况非常普遍。一是因为方案阶段各部门前期提资不充分(比如商业项目,在方案阶段招商完成率较低,商铺业态及落位不明确),或因市场竞争或决策失误不得不调整项目定位;二是因为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未能有效评估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导致施工阶段方案无法落地而不得不进行调改。施工阶段出现方案变调改,几乎不可避免地涉及已完工程的拆除及改造,以及可能的工期延误及索赔,由此产生的无效成本是方案变动造成工程造价增加乃至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1.2施工图纸质量问题

一方面,由于近些年设计行业内外部的各种原因,设计人员整体素质下滑且责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工期紧,方案时常变化,给予设计单位的出图时间被不断压缩,合理的出图时间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工作成果的呈现,导致施工图纸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频频发生。加之建设单位对施工图纸审核不严,缺乏对施工图纸相关细节的把握,很容易对招标及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造成隐患,造成一系列的超预算风险。

1.3市场价格上涨

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材料价格的浮动也是导致超预算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对建设工程而言,原材料价格在工程总成本当中占据60%以上,正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在工程项目成本当中的占比较高,建筑行业对原材料市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因此一旦原材料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特别是多种主要材料价格同时上涨时,工程项目的成本也将随之发生大幅变化,进而引发超预算问题。例如2021年2月开始,铜、铝、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材料涨幅达到40%以上,对在建及待建项目造成巨大超预算风险。

1.4缺乏对异常成本变化的预判、预警及纠偏

以瘟疫为例,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对生产及生活的影响仍未消除。2020年新冠爆发之前的筹建项目造价管理者,未曾预料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将会经历如此漫长的疫情影响,如:项目停工复工成本、赶工费、人工上涨、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涨、防疫物资及措施费用等。若建设工程目标成本预算中预留不足,成本管控又未进行合理平衡,及时消化不利成本影响,最终将会导致项目超预算风险。

1.5造价管理水平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完成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但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由于工作人员经验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匮乏,缺乏对项目目标成本的合理配置,对项目动态成本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预警及纠偏,或对项目实际施工中各种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缺乏考虑,对于项目超支风险没有及时干预化解,使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预算与实际花费存在很大的差异,出现了超预算的状况。

2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策略

2.1项目方案阶段进行科学策划及分析评价

不论是总体设计方案还是针对各分项的设计方案,都应在多方案基础上,通过方案比选,为方案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最终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后续扩初图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基础,如有变化,通常会对成本造价较大影响。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合理的方案,可以有效指导后续设计及施工落地,避免出现由于设计方案导致的各类无效成本的支出(设计及施工等),降低不必要的超预算风险。

2.2提高设计图纸质量,控制工程设计变更

建设工程图纸审核过程中,应多部门参与,尽量避免因施工图纸质量问题导致后续大量无效成本的支出,引发超预算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单位造价管理部门应与其他部门积极进行图纸会审,层层把关,将错漏碰缺项提前暴露并予以修正,再将其作为工程招标或定标的图纸依据。避免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提出的因招标图纸缺陷导致的成本和工期索赔,及产生不必要的无效成本。

另外,建设工程设计产生变更也会引起造价的变化,为了防止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应该采用事前控制原则,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考虑到设计变更时会造成工程材料与施工方案的变化,一定要将风险评估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了解设计变更引起的各种条件的具体变化,对设计变更所需成本及风险进行评估,如评估后判定该变更在成本可控范围内,再正式下发变更进行施工。

2.3积极开展市场调研

如前所述,建筑材料占建设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前期及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主要施工材料的价格实时跟踪,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评估当前及未来是否存在因材料上涨导致的成本超预算风险。全方位调研市场,掌握材料价格的信息以及近期的价格浮动情况,对比不同时期材料价格的变化,例如季节性变化、市场供需变化等等,从而科学地判断材料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向。

市场调研除了跟踪常用材料价格趋势,还应对新工艺、新材料等进行考察学习,寻找利于进行产品优化的材料设备。例如,2017新消规提出排烟风管需满足耐火极限的要求,传统做法是在薄板镀锌风管外增加一层满足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包裹,成本较高。我司经过积极市场调研,了解到市场上有一种钢制隔热防排烟复合风管满足新消规要求的耐火极限并可提供检测报告,该工艺大大简化了施工难度,在我司温州项目及杭州奥体项目实施后节约成本30%以上。

2.4注重项目开发过程中动态成本管控

项目开发过程中动态成本=合同金额+已发生变更+待发生成本。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待发生成本的监控是重点及难点。待发生成本是指待发生的合同+预估变更+未知影响。建设单位应构建基于合约规划的目标成本管控,通过目标成本管控、合约规划管控、动态成本回顾、成本月报等手段,加强对项目动态成本进行实时监控、纠偏,确保成本目标不被突破,避免建设工程发生超预算的情况。

2.5提升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

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造价人员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主要为业务知识的精通程度、对现行法规与政策的及时掌握,以及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最后还要具备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工程实施过程中避免一些重要问题出现的基础,为有效提高其素质,企业可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举办各类专业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扩宽知识研究领域,同时加强法律方面的学习。

结束语

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造价预算超支问题,不仅会对整体工程建设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引发各种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不利于工程建设长远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控制措施,从而避免建设工程建设出现超支问题,推动工程建设实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晓.建筑电气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1(05):1119-1120.

[3]梁凯,孙珺.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成因及管控措施[J].财富时代,2021(06):169-170.

[4]刘鹏云.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20(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