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安全意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安全意识的影响

谭伟,周秋虹*通讯作者

大连康复疗养中心疗养一科(辽宁 大连)116014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安全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的老年住院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在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意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安全意识;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换程度的不断加深,近年来因跌倒而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跌倒后极易发生骨折等情况,严重的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的老年住院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安全意识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的老年住院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7.39±4.88)岁,共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56-79岁,平均年龄为:(68.21±4.43)岁,共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遵循医嘱,以及我院各项相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患者日常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①成立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小组,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组长,参与护理前集中对小组内的人员进行培训、完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深入优化小组内成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护理小组的质量。

②对预见性护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总结出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导致患者跌倒的安全隐患,针对类似隐患做出护理措施的调整,同时对于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保证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建立预见性护理计划以及应急措施,由小组组长负责监督,确保在护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严格按计划执行,如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予以处理。确保预见性护理的高质量性。

③对各项可能导致患者跌倒的隐患进行进行风险评估,患者方面的隐患:对患者自身跌倒风险进行评估,采用本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表,满分为10分,评估分数越高,患者跌倒的风险越高。医护人员方面的隐患:将经验不足、刚入科的新护理人员、综合护理技能偏弱、耐心、责任心偏低等类型的医护人员作为高危护理人员,集中对其进行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参与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

④通过制作专业的小视频、PPT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防跌倒知识的教育,告知其在住院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禁忌事项,如:应穿具备防滑功能的鞋子,指导其正确的使用呼叫器、行动不便的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使用辅助设施等,确保将其发生跌倒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集中培训,为其示范夜间行走、使用辅助器械行走的正确方式,如:行走过程中抓紧辅助器械或扶手,如厕、洗浴时不反锁门、发现厕所存在湿滑、照明不良等情况及时向相关人员寻求帮助;提示其在睡醒后不能立即下床,应坐于床上1min左走再进行活动,坐下起立的过程中同样应先坐1min再起立。

⑤于患者可视范围内张贴、或设置危险警示牌,将可能跌倒的位置采用该方式清晰明了的做出提示;加强护理期间的巡视与查房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危险活动行为;在护理过程中将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分高的患者以及重症患者作为重点监护对象,要求其在上厕所、下床活动、夜间行走等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人员陪护;将病床两侧假装防护栏,避免坠床情况的发生,同时,对走廊、厕所、楼梯等危险区域进行排查,如出现护栏、扶手、光源缺失等情况,及时上报,予以加装。

1.3观察指标

经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其中包括自我保护意识评分、生活习惯意识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防跌倒安全意识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表1所示:

1对照组与观察组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对比表

组别

例数

自我保护意识评分

生活习惯意识评分

对照组

30

76.83±8.91

80.90±7.77

观察组

30

88.46±9.28

90.37±7.03

t

-

4.952

4.950

P

-

0.001

0.001

3.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步态平衡功能、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方面也会不断退化,同时部分老年人存在疾病以及疾病的伴随症,跌倒的发生机率会显著增加。跌倒后可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创伤、骨折或是软组织损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清与判断,提前预知再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及时改善护理措施,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1-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意识行为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意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本文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芳兰,曹庚秀,李金莲.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防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96-5297.

[2]黄思思,黄梁露.住院老年患者采用预见性防跌倒护理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