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李喜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1月期间的门诊分诊患者,对2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产生两个不同护理方式的组别,即增加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护理的常规对照组,并对最终实验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开展相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有效发现实验对照组所表现出的护理后患者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就诊总体花费时间以及对应投诉率和各自对护理分诊措施认可度等数据,均要比常规对照组优秀,统计学表现为P<0.05。结论:综上,在对门诊分诊患者护理方案探究中,可以尝试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带给患者更好的护理效果,更可以达到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满意度的深远影响,故值得临床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患关系;分诊;门诊;人性化护理

     门诊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属于与患者接触的第一道环节,更是后续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1]。其本身具有较高的人员流动性,而且多数患者来到医院都会先到门诊进行就诊,因此从此角度分析,有效的门诊服务,即是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先决条件,更是决定了患者对于医院的第一印象,因此本次实验为探究探究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200例符合本次实验要求的门诊患者,通过完全随机方式形成不一样护理方式的组别,并对比实际护理效果差距,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020年1月期间符合实验要求患者,采用电脑进行完全随机的方式形成不同的两个分组,分组的区别点在于采取的治疗措施有所不同。而组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一些明显的差距,小组之间的具体比对,可见下表:

表1  研究患者的基础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x±s岁)

年龄范围(岁)

实验对照组

100

46/54

38.34±1.51

3~73

常规对照组

100

45/55

38.48±1.14

3~74

t

0.058

0.086

0.087

P

0.864

0.967

0.984

1.2方法

常规对照组  不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而进行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对照组  增加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结合给于相应人性化护理干预,首先以科室内具有丰富实际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长和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形成专项人性化护理小组,对既往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分析,从而设定新的护理措施,在执行中进行及时总结以及问题解决[2]

1.3观察指标

比对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后患者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就诊总体花费时间以及对应投诉率和各自对护理分诊措施认可度等数据。针对护理分诊措施认可度的认可度,采用不同分段对满意度进行归纳划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非常专业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 23.0软件系统。对本次实验进行准确可靠的数据验证。

2结果

2.1对比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

开展相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有效发现实验对照组所表现出的护理后患者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就诊总体花费时间以及对应投诉率等数据,均要比常规对照组优秀,统计学表现为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分诊效果对比

组别

n

分诊时间(min)

等待时间(min)

就诊总体时间(min)

投诉率

实验对照组

100

3.31±0.57

16.36±3.22

88.31±12.52

1.25%

常规对照组

100

5.29±1.22

21.08±4.38

102.19±16.48

7.50%

t

17.841

9.668

15.353

15.641

P

/

P<0.05

P<0.05

P<0.05

P<0.05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取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后,发现实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对照组患者(P<0.05)。分别为98.00%和85.00%。

3讨论

门诊作为患者基础的第一个环节,初次接触患者的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对应的情绪和态度。护理工作人员首先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耐心、诚心、细心。从而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在初期沟通时,护理工作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包括对应环境情况,科室情况,主治医师情况,并着重介绍本医院治疗成功案例,和对应主治医师治疗成功案例[3],让患者对医院和主治医师的专业性有足够的信任,同时了解医院环境,对应的消除可能存在的陌生感。很多患者在得病之后,往往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恢复健康,以及存在自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的人性化,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正确的向其讲解自身疾病情况以及对应治疗方案,让患者能够正确理解以及配合[4]

    患者的文化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沟通上要提供更多的便捷措施,因此专门安排两人负责对不识字的小孩或者老人开展一对一引导分诊工作。同时设立更多的自动化、网络化办卡、挂号等措施,以达到最实际节省排队时间的效果。提高护理分诊护士与各科室之间的配合度,尤其对于急诊患者或突发疾病患者,直接开启绿色通道,并每天开始工作前,对所有流程进行进一步明确

[5],确保可以有效执行。在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开展相应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有效发现实验对照组所表现出的护理后患者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就诊总体花费时间以及对应投诉率和各自对护理分诊措施认可度等数据,均要比常规对照组优秀,统计学表现为P<0.05。

综上,在对门诊分诊患者护理方案探究中,可以尝试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带给患者更好的护理效果,更可以达到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满意度的深远影响,故值得临床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凤麟,刘占宏.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甘肃科技, 2020, 36(20):3.

[2] 吴敏华.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 2020, 49(S02):3.

[3] 赵国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20, 000(016):200.

[4] 柴卫卫.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115(23), 45.

[5] 梁雪娟, 周敏. 人性化护理在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2021,242(35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