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和支持策略对促进母乳喂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父亲参与和支持策略对促进母乳喂养的影响

黄丽娜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特需病区 518100

【摘要】目的:制订强化父亲参与及干预对母乳喂养对策,并评估其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出生的68对新生婴儿父母,依照住院次序分成常规组(34例)和干预组(34例)。常规组在基本医护的基础上,制订并执行加强父亲参与、支持母乳喂养的干预对策。结果 :干预组父母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评分高过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四个月,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94.11%高过常规组73.5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合理强化父亲对母乳喂养的参与和干预,可以充分运用父亲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提升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父亲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产妇

母乳是世界公认的新生儿成长发育的理想化营养成分由来。世卫组织提出,纯母乳喂养是出生6个月内新生儿最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且认为6个月内宝宝纯母乳喂养率应做到50%以上[1]。2012年,世卫组织汇报称,全世界女士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7%。与其他国家对比,我国母乳喂养现况令人担忧,母乳喂养个人行为受各种原因影响,其中父亲的支持对新生儿妈妈的母乳喂养决策、母乳喂养延续时间和信心有主要作用。在不断母乳喂养的历程中,父亲被视作妈妈的重要支持由来。尽管父亲在支持母乳喂养中的主要功效慢慢广为人知,但中国将父亲列入母乳喂养的分析报道却非常少[2]。根据此,本分析根据对照实验剖析了父亲在进行参与和支持促进母乳喂养策略上的态度及行为影响。该汇报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探讨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出生的68对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前后时间,任意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在其中常规组34对,年纪24-41岁,平均年龄(35.28±3.45)岁。干预组34对,年纪24-41岁,平均年龄(34.45±4.12)岁。2组数据信息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规范:①夫妻彼此达到18岁及以上;②新生儿为正常的足月婴儿;③单胎妊娠,初产妇;④新生儿和孕妇纯母乳喂养无禁忌;⑤夫妻共同参与新生儿抚养全过程;⑥有联系电话,会用智能机;⑦知情并统一参加本科学研究。排除标准:①沟通存在障碍;②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1)对照组 :单独接纳社区或医院的基本产前文化教育。入院后孕产妇常规接受医务人员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哺乳技巧及方法。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哺乳姿势和方法等。出院后有社区护理人员进行随访追踪,产后访视,评估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情况及婴儿的一般状况。

(2)干预组 :在基本健康保健的基本上,制订“加强父亲参加,适用母乳喂养”的干预对策。这类干预对策是在早期对新生儿爸爸妈妈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融合参考文献分析和医生探讨制订的。干预方式为:①父亲在医院门诊参与一小时胎教课程,派发健康教育知识具体指导原材料《超级奶爸攻略》,为父亲处理具体问题。教学内容包含: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方法、推动母乳喂养取得成功的对策、母乳喂养疑难问题及解决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情景实例和行动教学方式,激起母乳喂养中父亲的人物认识和学习技能冲动。③出院后,妇产科创立微信聊天群,4名义务妇产科小组长轮番出任微信群主(中级以上职称,8年以上妇产科诊治经验)。对孕妇分娩后4个月的新生儿父母开展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含婴幼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有关的问题或困难,需要什么协助,妈妈随访全过程中要求父亲的参加。随访时给予父亲夸奖和温馨提醒,再次激励父亲参加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选用IOWA中文版婴幼儿喂养心态评定量表,共17项,总成绩17 ~ 85。优秀率越高,对母乳喂养的心态越积极主动,越趋向于采用母乳喂养的行为。

纯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总数/研究中包含的婴儿总数量*100%。在评价中,不排除新生儿低血糖、母乳分泌不足等医学条件需要加配方奶的情形。

1.4 统计学方法

测试数据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应用(±s)和(n,%)表明,Students test与X2 test为检验工具,检验标准为0.05,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父母对母乳喂养态度情况

分娩后四个月,干预组的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2组父母的母乳喂养态度对比[(±s),分]

组别

n

母亲

父亲

干预组

34

65.85±4.11

64.86±4.25

常规组

34

60.10±4.25

59.23±5.21

t

5.6709

4.8826

p

<0.05

<0.05

2.2 两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分娩四个月后,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比常规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对比[(n,%),例]

组别

n

母乳喂养率

干预组

34

32(94.11)

常规组

34

25(73.52)

x2

5.3142

p

0.0212

3 讨论

许多医学临床研究证实,经过对新生婴儿父亲的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宣教,可以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3]。还有研究中还证明,母乳喂养中参与度高、角色意识强的父亲,其妻子更偏向于选用母乳喂养[4]。剖析认为新生婴儿父亲在母乳喂养中支持效果很有可能表现在许多层面:如1.获得母乳喂养专业知识,用知识激励和协助妈妈进行母乳喂养;2.掌握母乳喂养和对母乳喂养的积极心态,以感染产妇3.父母共同参与到母乳喂养的决策中,坚定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念与自信心;3.根据行动与情感的双向表达来展示父亲分担育儿、尊重产妇的情感,提升父亲的参与度[5]。本研究深层次根据加强新生婴儿父亲参与和适用母乳喂养的干预对策,为父亲给予合理的母乳喂养具体指导,推动其参与母乳喂养,提升母乳喂养的积极性和喂养行为。本数据显示,干预组父母对母乳喂养的心态高过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是94.11%,高过常规组73.52%(P<0.05),本次研究的结论与上文学者的观点一致。因此,妇产科医护人员应当对新生儿父亲开展合理有效的母乳喂养教育,以激发其在母乳喂养中参与和支持。

综上所述,加强父亲的参与和支持对策可以有效地推动新生婴儿的母乳喂养积极性和纯母乳喂养率,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丽恬,董丽媛. 家庭支持对母乳喂养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2,36(4):687-690.

[2] 马玲,周燕,戈玉平,等. 强化父亲参与支持策略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5):1263-1268.

[3] 王艾利,吴小燕,荀静. 母乳喂养门诊全程服务模式对乳头凹陷孕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22,21(1):32-36.

[4] 吕银婷. 新生儿乳房爬行运动对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0):766-771.

[5] 周漾,薛程,金华怡,等. 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7):11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