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邓志礼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鸡西供电公司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00

摘要:变电运检长期以来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运检质量直接关系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对变电运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人员作业模式的改变,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适应变电运检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运检一体;融合;变电设备

引言

变电运检长期以来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运检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对变电运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应充分利用人员作业模式的改变,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适应变电运检专业的发展。

1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的优势

1)实现市公司同质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当前市县供电公司变电运检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重新集中县公司的变电运检技术力量,充实市公司电网运检管理团队的资源力量,实现市县公司人员、设备、技术等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运用,实现市县公司管理的同部署、同要求和同标准,全面提高工作服务效率,降低电网运营管理成本,提高电网企业运营效益。2)提升供电公司变电专业管理和人员技能水平通常情况下,与市公司相比,县公司的变电专业管理和人员技能水平较差,缺乏设备、装备、工具等资源,导致县公司的变电运检业务能力较弱,且各个县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35kV电网变电运检工作存在不规范、效率低等问题。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强管理,促进市县公司变电运检专业人员结构分布的优化调整,提升变电运检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有效缓解电网企业因电网工程数量的增加对人员需求提高与企业自身变电运检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促进电网企业变电运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2.1分步实施业务融合培训

第一步:分批次开展人员跟班学习。一体化项目实施前,对运维检修人员开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分批次进行,每批次分别从各专业安排4人,采用“师带徒”的“一对一”帮带、组建学习型技能攻关团队等形式,部门为跟班学习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安排表”,根据现场工作详细安排项目针对性学习,并为跟班人员安排师傅,师傅负责每个培训项目作业计划编制以及作业内容理论训解培训、现场实际技能操作培训。在每个培训项目完成后对所带徒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训项目的学习。中心负责提取帮带人员技能难点,由本批次人员组成学习型团队,对技能难点进行技术攻关,按期组织对学习型团队进行技能考问或考核,实行逐个过关考试。第二步:以业务帮带为手段,开展全体检修人员和运维人员培训。在跟班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单元制、模块化培训课程。参加跟班学习的人员,培训结束后,负责对其余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单元制、模块化培训后,开展每个项目考核,直到使每位班组人员均能掌握。第三步:以现场作业为试点,开展技能实践。结合年度技改大修自主实施项目,开展检修工作时,由检修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由运维站人员担任工作班成员,开展倒闸操作时,由变电人员担任工作监护人,检修人员担任操作人员,通过交叉实践培训,以工作带培训,促进检修及运行专业相互融合。

2.2开展大班组建设

结合电网结构、地理位置将原变电检修班组和变电运维班组合并。原设置有13个班组,其中4个变电运维班、3个变电检修班、1个运维综合班、二次班、自动化班、交直流班、试验班、状态评价班,班组人员分散,协同能力较低,由于日常运维检修工作量较大,各专业人员数量均存在不足,经过班组整合4个变电运维班、3个变电检修班、1个运维综合班合并为3个变电运检班;保护班、自动化班、交直流班合并为大二次班;试验班和状态评价班合并为状态试验班,班组数量由13个,缩减为5个,实现了组织构架的融合。

2.3注重岗位职责分配与细节把控

电力企业需要将岗位责任分配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各项变电设备落实第一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负责该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并做好质量考核工作。安全责任人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同时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他安全责任人要主动协助第一安全责任人工作,在第一安全责任人不在时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工作的调配。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也要负责各项设备技术问题的处理,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信息、技术资料等进行准确的收集整理,确保能够顺利通过电力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考核。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事故时,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监视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结合电力企业的紧急事故处理方案,对该故障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

2.4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各部门工作职责

市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县公司35kV电网运维、检修专业管理。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县级供电公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实施方案配套制定市县安全管理相关子方案。人力资源部负责指导、督促市县变电运检一体化相关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绩效、培训、队伍建设等,根据实施方案配套制定市县人力资源调整相关子方案。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承担地区电网(含城区配网)调度运行、系统运行、调度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管理职责,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市县调度相关实施子方案。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办公场所、车辆等后勤保障管理职责,根据实施方案配套制定市县后勤管理相关子方案。变电运行中心负责110kV及以上变电站、已上划至市公司管辖的35kV变电站变电运维业务,并协助设备管理部对未上划县域的35kV变电站变电运维进行专业支撑。变电检修中心(二次检修中心)负责35kV及以上变电站检修业务。县级供电公司移交设备运维与检修管理职责,彭泽、都昌、永修县公司保留35kV变电站变电运维管理职责。

2.5逐步开展基本业务融合

实施运维检修简单基本业务融合的探索,组织运维检修人员实现简单消缺工作运行和运检作业人员合一,即同一组运检人员完成设备操作、设备缺陷处理等工作,同时完成消缺过程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及设备维护、完成消缺修试与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及验收记录资料的管理。目前已实现一组人员能协同完成变压器硅胶更换、35kV及以下保护定值调整等项目的全流程作业实际融合作业,结合已开展的运检一体项目,正探索建立健全符合运检合一的管理制度。

2.6加强运维一体化管理

电力企业要加强变电运行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相关设备的管理工作,对现行运维管理工作进行仔细分析,优化整改。加强团队的合作,充分发挥员工的技能优势,实现运维一体化。同时,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结语

下一步将继续在专业融合、流程优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建设一支“会运行、懂检修”的变电专业全科医生队伍,发挥专业融合优势,实现高效协同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质效。

参考文献

[1]李艳霞.电力培训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建设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4275-4276.

[2]周鹏.探究35kV电网运检业务的集约管理[J].通讯世界,2017(7)∶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