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基层快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基层快速施工技术

车峰,胡园霞

山东致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路面基层施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施工技术运用的不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公路工程整体的使用周期,还会给路面上车辆与行人的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基于此,文章以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道路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基层;快速施工技术

引言

在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中,基层是主要承载结构,底基层起次要承载作用,面层则直接承受汽车荷载。道路建成后,随着交通量增大,加之雨水侵害,基层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在城市道路大修施工中,需加强基层病害处治意识,在加铺面层沥青混凝土来改变旧路路用性能前获取旧路基层损坏数据,确定处理深度、方法。在城市道路大修施工中,如何突破社会交通对大修施工的制约,从基层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找到施工工艺与交通环境的平衡点,在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十分重要。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要求分析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技术要点较多,需结合现下实际状况,确保路面基层施工满足相关要求。确定路面基层自身强度及刚度,路面基层自身强度需保证承担循环车辆载荷,不会因重复性设定相关标准轴作用产生残余变形或破坏力。刚度建议应与面层自身实际刚度相吻合,以免因其自身抗应力波动产生开裂现象,并保证自身抗冲刷能力较强。水稳性与冰冻稳定性优良,路面基层材料确定过程中,充分考量表面水进入基层厚产生的干扰,始终保证基层具有较强的水稳性。处于现下温度较低状况下,滞留水土层会出现聚冰等现象,随着温度持续性升高,一定程度降低路面实际承载力,严重状况下会对其产生损伤。为保证路面基层自身的应用寿命,需保证路面基层具备较强的冰冻稳定性,特别针对寒冷区域,路面基层需具备较强的抗冻性及其抗低温性能。公路路面基层建议需保证一定的平整性,以免对面层自身平整度产生干扰,以此面层出现薄弱区域,受较大温差干扰产生收缩缝隙,影响质量。基层与面层可实现良好的融合,基层表面需保证干燥、粗糙、无尘,如此可从本质预防面层受实际载荷产生拉应力变化。

2施工过程质量要求

按照刚度差异,路面基层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包括碎石类材料和沥青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指的是以石灰、粉煤灰或者水泥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或综合稳定土;刚性基层指的是仅供碾压的混凝土、贫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其中,柔性基层现已被应用到了公路工程的建设中,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施工成本,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地质条件、水文特点及自然条件,选择出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底基层和基层材料,但是在使用之前,要对其密实度进行检测,目的是为了检测材料中水的含量和最大干密度,检测过程可以利用击实仪器完成。底基层和基层材料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施工水平的高低与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基层快速施工技术策略

3.1合理优化级配

从无机结合料级配角度着手,通过对集料质量的控制,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胶结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前,充分利用骨料间的嵌挤作用来抵抗汽车荷载,以避免变形导致结构破坏。粗集料采用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而成的碎石,控制压碎值、针片状含量、0.075mm以下粉尘含量、软石含量;四档备料以保证有良好的级配以形成嵌挤。细集料采用有适当颗粒级配的粗砂,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含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对0.075mm粒径以下土含量的重视。

3.2接缝处理

为了解决台阶接缝位置的新旧混合料拼接难、整体性差及易开裂等问题,实际施工中顺着道路长度方向对道路中心进行切割,并用湿抹布将水稳层擦拭干净,紧接着在原基层垂直切面上埋设了厚度10mm的钢板,又在钢板另一侧摊铺、碾压新水稳层。等碾压完新铺水稳层24h之后,将钢板取出,形成纵向施工缝。然后再用水性环氧界面剂A、B、水泥按照1∶3∶6的比例制作结合料,对施工缝进行灌缝。灌缝用的结合料量以3.1kg/m2为宜,且3d抗压强度为3.0~5.0MPa,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微膨胀性及耐冻融性,这样可对新旧水稳层接缝进行有效填充。灌缝处理后,按50m间距取了10个芯样进行抗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强度均达到0.6~0.8MPa,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有关接缝劈裂强度0.4~0.6MPa的要求。

3.3混合料级配控制

在控制混合料的级配期间,需要保障其压碎值和磨耗值都满足技术标准,同时在拌和站运作前需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随后以人工作业质量的提升来保障混合料配比的质量。在铲料期间,也可以保障混合料粒径的要求;在卸料过程中保障装载机和料斗的垂直度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卸料期间不能直接在料斗的内部进行倾倒。同时一旦拌和集料完毕之后需要立即进行质量的检测工作,如果参数不满足要求,则需要马上进行检查,保障其集料配置的实际要求。然后根据作业实际要求来确定各个级配的数据,进行拌和及检测作业,当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将其运用到施工作业中。最后摊铺过程需要保障摊铺机匀速稳定行驶,满足摊铺施工要求。

3.4混合料压实

1)压实紧随混合料摊铺进行,碾压程度应当严格遵照试验路段(200m~300m)确定的方法压实。2)路面混合料的碾压使用轮胎式压路机与振动式压路机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碾压,碾压速度严格控制在2.5m/h。3)分层摊铺作业中,由于混合料容易出现分层,平整度也不容易得到控制,为此碾压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压路机的功率,确保基层一次碾压成型。4)路基路面在碾压过程中应当始终能保持在湿润的状态下,并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水量。5)严禁压路机在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上或者是正在碾压的路面上忽然掉头或者是紧急刹车。6)单钢轮碾压完成后,随后立即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直至路面平整无明显的轮迹为止。7)在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层两侧的材料的塌陷或虚高,并保证其顺直度。

结束语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增长,部分道路路面结构强度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各种基层病害不断显现并加重,传统形式的道路大修及频繁的路面沥青层中小修已无法解决。道路基层的翻修补强是城市道路养护施工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解决基层病害,才能彻底改善道路的行驶质量,增加道路养护的经济效益。结合城市道路大修以及基层材料特点,采用更快捷高效的修复工法及新型基层修复材料,才能满足城市道路养护工作中对恢复交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小萍.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2):145+147.

[2]王余盼.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36):102.

[3]张伟.论油路大修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9(18):171-172.

[4]蓝慧玲.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6):246-247.

[5]李淼.浅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