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杨杭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现代化进程加速,建筑设计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需求也从传统模式的有形物质需求转变为无形精神需求。地域文化兼具代表性和美感,本文将重点研究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引言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展现了城市的形象,建筑群所代表的地域文化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建筑风格能够彰显城市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也传达出地域文明。为更好地传达城市的内涵,有必要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在保留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地域文化,积极培养高水平的建筑人才,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地域文化概述

1.概念

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经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习惯和民俗。地域文化的范围不同,涉及到国家和省市。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受环境影响,地域差异显著,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建筑设计风格自然也不例外。

2.意义

1)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中华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沉淀与风霜洗礼,在悠长浩荡、恢弘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默默流淌,轻轻呼吸。中华文化是祖先为华夏儿女留下的无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以古书典籍、诗词歌赋以、金银铜器及名胜古迹等多种载体形式得以完整保留。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城市的基础经济建设、社会人文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建筑不仅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场所,也是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中,不仅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也可以帮助城市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形象,推动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

2)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可以进一步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加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可以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体系。这对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建筑物文化价值

促进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兼具企业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自然文化特色的建筑群落,提高建筑物的艺术内涵与人文价值,丰富城市建筑景观层次,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二、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一定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资源状况、气候因素等。人类最初的建筑设计目标仅仅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遮风挡雨的安全环境,经过社会不断变迁发展和建造技术的进步,现代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文化追求已经不可同以往相比,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需要有了更多的追求,首先要使建筑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2.人文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复杂多样,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群体在文化认同、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方面都各有不同。不同民族的房屋建筑代表了一定区域的民族文化和意识,是承载了当地民俗、思想、和审美的文化标志。例如老北京城的传统四合院、集徽州山川之灵气的徽派建筑、福建的客家土楼、陕西的窑洞、新疆地区的阿以旺等都是中华传统建筑的文化财富,让处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各类民俗建筑异彩纷呈。

三、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与自然环境相统一

地理文化特征的创造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区域的建筑风格特征也可以诠释地理环境,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必须分析场地的地理资源:地质、水质、气候等不同的地理特征,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和历史,造就了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地理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添加代表地理文化的元素,而且还要求建筑更接近文化,符合自然。在建筑设计时,选择当地材料可能会更好地反映当地的地理文化。比如,灵活选择当地的绿色砖、木材和石板等材料可能会使建筑颜色更符合自然环境,这意味着地理文化将融入建筑。此外,可以使用当地的特色建设材料,使用当地特色的建筑元素或符号来呈现地理文化在建筑中的融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以及建造所使用的材料等,和当地的环境特点进行融合,可以促使建筑物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更加贴合当地的特点,尤其在旅游景区以及民俗文化较为强烈的地区更为适用。建筑风格和当地的地方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等同样存在极为重要的作用。

2.空间与功能的融合

建筑师在参与建筑设计时,要有独到的设计眼光和捕捉独特设计美感的能力,要尽可能让作品体现出地方性的风土人情、文化自信等元素,更要兼具实用性,达到空间与功能的完美融合。以某地展览馆为例,该建筑群的主楼位置位于建筑群正中,辅楼立于两侧,两侧辅楼通过连廊沟通主楼,这种设计在方便人群参观的同时,也加强了建筑之间的联系。为了充分发挥展览馆的使用机能,设计者在建筑的功能性上也颇费心思,地上空间用于多功能展厅,地下空间设计成展览用房,以使分区合理并达到设计优化;此外,在展馆的进出口位置,通过安装落地玻璃、建设喷泉广场,增强展馆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趣味性。从功能与空间方面考虑,建筑设计在满足展馆使用需求的同时,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达到建筑空间与功能融合的最优解。

3.合理利用本地材料,充分结合当地特色

建筑师在设计工作中,需全方位考虑建筑物的取材问题,以本地材料为首选,这样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工程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也可缩短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时间,缩短工程作业周期。当前,很多建筑均要使用混凝土,建筑同质性较为显著,尽管该类型材料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无法全面传承我国建筑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传统的建筑形式较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但是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先进文明成果,设计人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建筑文化。比如窑洞的整体构造为圆形,设计人员可在设计中将窑洞轮廓打造为现代建筑的样式,与此同时,全面保留原始居住建筑的特征和优点。建筑材料可使用当地的木材,依据当地的地质特点适度添加黄土等,合理利用建筑材料,突显建筑的独特风格以及地域特色。

4.中西合作,共同发展

在建筑学中,也不能完全否定西方建筑思想,相反,我国建筑行业要想迅速蓬勃发展,必须要在以我国建筑文化为基础的前提下,在建筑设计中有效地运用西方优秀的建筑思想。在时代的潮流中,要学会积极的对待西方文化思想,不能过于保守,固步自封。现代文化并不是指某一单一的文化,而是全球的文化荟萃、百花齐放。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进步,既离不开国内优秀的文化土壤,也离不现代先进建筑技术的融入,因此,为了提升建筑设计行业的创新水平,建筑设计从业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视野,在充分发掘地域性民族性等文化特色元素的情况下守正创新,努力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地域文化,增添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丰富建筑设计的风格,增强城市建筑的灵魂与建筑情感。

参考文献:

[1]刘兵.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369(11):88-89.

[2]孙杰.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产业创新研究,2020,45(16):56-57.

[3]邹琴.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0(6):97-98.

[4]刘烁.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