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绘图技术在测量工作中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批量绘图技术在测量工作中运用分析

许仕亮

阳江市自然资源局阳东分局测绘队 529500


摘要:为解决测绘工作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测绘操作有效性、便捷性,使从业人员更好地应对测量数据体量激增、结构异化的新形势,保障测量工作顺利推进,文章简要阐述批量绘图技术应用优势,指出其能够显著提升绘制工作精确性、时效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应用思路及要点,从命令模板搭设、图纸自动化输出、图层元素编辑修改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批量绘图测量工作AutoCAD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格局升级改造趋势愈发明朗,先进工艺技术层出不穷,为测绘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兴活力,以GPS、RS、GIS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测绘体系正在逐步成型,丰富数据采集量的同时,也给后期的绘图编辑工作带来极大压力。海量、异构数据涌入系统,绘图工作强度、难度均有所增加,传统绘图方式效率低下,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有必要对批量绘图方法进行探究引进。

1批量绘图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绘图操作是整个测量工作中极为关键的内容,能够将人工采集数据以及GPS、GIS等自动化采集数据有机整合到同一平台中,生成直观性较强的图纸成果,为后期的分析、处理和应用提供便利。传统绘图工作多以AutoCAD平台为依托,逐点、逐线绘制完成,整体效率较低,精确性也无法保障。近年来我国能源开发、地质勘探、水利交通工程快速发展,对测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规模的扩大化、复杂化带来了更多技术难点,旧有绘图模式面临极大冲击,而批量绘图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与传统方式相比,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精确性高。现代测绘工程规模扩张,单个项目中涉及到的标高、坐标数据就可能高达成百上千个,尽管AutoCAD平台中开放了数据库搭建功能,可以依托虚拟数据库实现转换绘制,但搭建过程同样繁琐。直接利用批量绘图技术,基于Excel平台建立“Script”指令,即可以便捷完成数据的导入和绘制,整个流程对人力依赖性极小,降低了人为判断失误造成的失准风险。(2)时效性强。测绘技术具有鲜明的复杂性、综合性特征,从项目评估、数据采集,到信息筛选、绘图完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批量绘图技术引入后,依托Excel指令模板完成自动化运算,整个过程可省时80%以上,绘图效率明显提高。

2批量绘图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思路及要点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批量绘图技术应用要点,文章引入某地测绘现实案例,对其命令模板建设方法、图层编辑修改方法等进行深入探究。

2.1建立绘图命令模板

案例项目中采用1:1000的矿图比例尺,导线点圆半径为0.5mm,采用左侧标注方法,图纸中标注数字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同时对文字方向、字高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要在准确把握格式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的绘图命令模板操作,以坐标绘制命令为例,公式设计为“= "circle"&B5&","&C5&""&"0.5"”,文字位移X增量公式则设计为“=K*COS(H5)”,按照要求逐个撰写点号、标高绘制命令[1],以及文字上移、下移命令等,所有公式书写完毕后,借助Excel软件中的自动填充功能补全,注意检查列名称、运算公式之间的对应性,确保没有错漏之后,将文件存储为.xls格式即可。指令模板的建立是整个批量化绘图操作的基础、核心所在,可以避免传统绘图操作中,比例尺频繁转化、数据精确性下降的问题,注意结合数据情况科学引入Excel公式,文件名标注也务必要清晰明确,防止后期出现丢失问题。

2.2指令对接与图纸生成

命令模板搭建完毕之后,还需要打开该模板文件,将事先建立好的测绘台账导入其中,坐标X、坐标Y等数据均要精准对应,并检查后方的坐标、点号等数据是否自动生成。以点号为9的测绘数据为例,台账中收集到的坐标X数据为3425663.718,坐标Y数据为514206.131,方位数据为21.034,则坐标绘制命令应当生成为“circle 3425663.718,514206.131,0.5”,其余的点号、标高等指令也会相应生成。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后,建立.scr格式的脚本文件,并采用记事本程序打开运行,将对应列中的命令复制、粘贴,存储在磁盘中。最后打开提前准备好的.dwg格式文件,对图层导线点进行参数调整,分批次将点号、坐标等图层置为当前,同时打开AutoCAD软件,输入Script指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刚刚建立好的scr文件,至此完成所有指令对接操作,只需要等待导线点、点号、标高等元素自动绘制完成即可。据测验整个导出、转换过程只需要几秒时间,测量精准度及效率均有较好保障,能够满足项目绘图的实际需求。

2.3同图层元素批量编辑

在AutoCAD平台中,同种属性、同个分项的元素通常以图层形式打包存在,其中既有几何对象,也有文字、数字标注对象,图层的引入使得数据管理体系更加明晰、清楚,方便观察和使用,在大型测绘项目中尤为重要。以单一图层为基准进行修改、编辑操作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余图层的数据内容,十分便捷和可靠。应用批量绘图技术时,完全可以借助图层这一属性,开展便捷化、针对化的颜色、线型修改,防止分项数据混乱问题。现有的AutoCAD工具中,还配备了批量操作按钮,用户可以在图层管理器中找到,通过灵活应用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案例项目中,想要对顶层采空区色框进行参数更改,此时完全可以找到相应的色框图层进行统一化修改。部分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快速选择”工具进行图层数据批量编辑,比如在比例尺转化过程中,想要将1:1000比例尺转变为1:2000,相应的导线点半径也必须对应更改,从原先的0.5mm修改成1.0mm

[2],此时单纯凭借图层功能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可以借助快速选择工具对所有导线点进行选中操作,并对应更改相关参数即可。

2.4跨图层元素修改

绘图工作专业性、灵活性较强,除同图层数据管理外,有时还需要开展跨图层的批量编辑处理,比如图形元素更改环节,不同比例尺图纸均要同步操作,此时单纯依靠图层功能很难满足需求。实践中可以选中单一图层菜单,对原有的“bylayer”属性进行更改,使之转变为不随层颜色,如此一来,新添加的元素图形就会以指定色彩形式区分,单个图层中完成绘制后,直接借助“快速选择工具”选中指定色彩对象,复制到目标图纸中即可,完成后恢复随层属性,效率高且不易出错。

2.5快捷工具编辑方式

为提升批量操作的便捷性、适配性,AutoCAD平台中还配备了丰富的实用工具库,可以起到扩展功能、优化服务的作用,实践中切不可忽视其优越性能,要深化对快捷工具库的认知和利用。比如日常工作中,需要从完整平面图中,裁剪出局部工作内容,若采用传统方式逐一裁剪,工作量将激增,而快捷工具库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框选功能,可以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对海量的图纸数据进行指定、批量裁切,技术应用效果极为可观。

结论:综上所述,批量绘图技术具有精确性高、时效性强的综合优势,能够为测绘、规划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据,实践中要给予充分关注,积极完善、补充Excel命令模板,为地形剖面、沉降变形曲线等的绘制奠定基础。同时重视图层隔离问题,尽可能避免“混层”问题,确保图纸属性、单一图层的对应性,灵活运用快捷工具辅助修改,保障批量绘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何锡玉,张志远,林士伟.基于Python的并行编程技术在海洋数值预报批量二维绘图中的应用[J].海洋预报,2019,36(05):71-76.

[2]李向宝,王申屾,罗丽.基于Surfer平台地球物理图件自动批量绘制的程序设计与实现[J].矿产与地质,2019,33(05):93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