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和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和技术分析

薛野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 024000

摘要:在配电网监管范围全覆盖的要求下,调度管理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为重要用户调度管理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一般用户相比,配电网的重要用户对配电的可靠性有更严格的要求。对重要用户实施高质量的排班管理,是配送企业赢得竞争和服务满意度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司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技术

引言

目前配电调度多采用手工和笔的方式,存在调度指挥方式落后、值班效率差、缺乏卡控手段、错停错送电、缺乏多类型应急联动方案指导等问题。为了防止调度多作业的数据信息孤岛,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多作业一体化”和系统控制,从而降低调度作业和停电卡控的风险,研究了当前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和技术。

1配电调度运行作业的现状

近年来,配电调度停电送电过程中连续发生操作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反映出专业管理薄弱、工种间协调性差等问题。(1)配电调度室和列车调度室采用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各种调度命令手工记录,口头或电话通知,容易出现错字、错听、错录。由于调度指挥方式落后,缺乏对倒闸步骤的卡控和联锁,缺乏防范虚假停电、不完全停电等重大风险的技术防范措施。(2)施工作业的统计具有重复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统计和分析电力调度兑现时间、作业组作业时间、天窗兑现率、天窗利用率等信息时。费时费力,增加了调度的日常分析工作量。(3)订单的操作和执行完全依赖调度员的人工控制,缺乏安全有效的卡控措施。一旦出现轻微的人为失误,就可能导致接触网误停送电,造成操作人员伤亡或设备烧毁等重大事故。(4)技术资料的存储、维护和查询不方便,难以满足现代铁路管理的要求。(5)配电调度和列车调度存在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流程化、标准化、集成化、共享化、协同化。缺乏专业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操作系统实施的严肃性,缺乏电力调度和列车调度统一管理的多类型智能协作系统。

2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和技术分析

2.1更新控制装置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通常在系统中安装电子控制设备,实现系统与设备的结合,从而实现自动配电控制。变压器作为系统的重要设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系统能在正常校验下运行。但在变压器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到变压器损耗、选型、电密度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后期超负荷运行,进一步影响设备功能。要选择合适的电控设备,及时更新,监督配电网的配电情况,保证变压器稳定运行,满足用电负荷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实现系统更新,提高自动处理和分析能力,满足行业内的系统要求,制定设备维护的制度,避免系统运行出错,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证配电的可靠性。

2.2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对配电网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开发系统数据时,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能适应资源建设规划、实现战略目标的科学布局模式。为了升级电网系统,企业必须做好相关数据的定向采集工作,使配电人员处于稳定安全的操作平台。

2.3重视网络安全管理

(1)合理设置网络安全防火墙。根据电力公司电力调度工作的需要,工作人员可以以嵌入式硬件防火墙为主体,保护电力调度网络的安全。当自动化网络规模较大时,采用片式防火墙可以从多方面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良性运行。(2)注重网络备份管理的科学使用。避免因存储时间过长、系统程序损坏等因素造成调度网络中数据资源的信息丢失,维护电力公司信息数据的完整性。

2.4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的储存也在迅速消耗,世界对电力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强国的工业用电量巨大,需要采取各种渠道合理利用电力资源。除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电力调度自动化还需要进行技术和观念的创新。首先是优化网络结构。国家电网在其电力覆盖范围内设立了多个调度中心。前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一般都是按照地域范围来设置,电力资源分配不合理。随着部分地区人口集中和大量外流,需要重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网络结构,根据用电需求和市场需求划定合理的网络区域区块。二是设施设备制造。为了适应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需要智能电表、智能变压器、智能电路和各种仪器设备。只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后,才能形成有效的运行体系,保证电力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2.5提高电网改造力度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网架设起步较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电网改造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发展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保证电网安全和配电质量,从而合理优化电网整体结构,使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准。在电网改造工作中,由于城市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电力,一般的电网改造规模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需要结合配电自动化模式将电网改造成环网模式。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时,应立即找到问题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以避免更大的风险。在紧急情况下,专业人员可以在配电网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抢修。

2.6优化运行机制,提高配送服务新效率

一是制定《配电服务调度规程》,建立以配送服务总值为基础,覆盖所有专业、所有渠道的配送服务调度网络,根据不同的服务风险场景,明确服务风险防控、服务调度启动条件、服务调度流程,更好地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效率。二是识别和预控“六大黑”服务风险。按照“谁停电,谁识别服务风险”的原则,各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将服务风险控制表提交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审核通过后,根据风险等级启动,准备业务调度指令票,下发业务调度指令。自首张配送服务调度指令票上线以来,所有涉及的服务调度事项均实现了“零投诉”。监控分销网络的运作。一是全覆盖监控配电网设备。对所有10 kV及以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明确监控内容、周期和规则,重点解决以往无标准、无流程、无内容、无频率的问题,建立配电网“六大”异常问题(过载、重载、低压、频繁停电、三相不平衡、轻载)台账。二是全程管控整改。指挥中心遵循“客户感知”和“设备问题优先级”两个因素,在线定义低压问题量化评分规则,实现低压指标在线监测、评估和分析,支持低压治理全过程管控,形成“配电质量问题排序表”,为异常工单优先级分配和问题治理时序提供依据,并进行滚动修订。第三,全专业重在问题整改。建立以“工单驱动业务”为特征的部门协调工作制度,制定《低电压问题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建立低压治理网改造和运维双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实施时间,力争30天内快速解决忽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等迫切问题,以全员专业力量支撑配电网管理专业化、现代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对电网企业的配电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配电网的调度管理和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对于电网企业来说,不仅要注重各项生产技术的提高,更要注重企业运营系统的完善,使电力系统中的所有信息都能及时传递。

参考文献:

[1]张述平.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29-130.

[2]陈志新.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7(13):166-167.

[3]欧阳珍强.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03.

[4]林晓琴.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201. .

[5]陈朝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和其技术剖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