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低体质指数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低管电压双源 CT冠状动脉成像在低体质指数患者中的应用

蒋威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低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中60例实施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60例实施常规诊断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观察诊断结果及异常检出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确诊冠心病,40例组内确诊率为66.67%,而实验组确诊为冠心病的人数为55例,组内确诊率为91.67%,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特点进行评估时,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作为低体质指数冠心病诊断技术效果显著,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可推广到临床。

关键词】冠心病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操作方法

冠心病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由于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高,很多患者发病之后体质量指数会出现明显下降,所以需要采取科学的诊断分析措施[2]。近年来临床研究人员认为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诊断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方式。以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作为患者诊断技术,能够满足患者诊断需求,对患者的疾病筛查和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3]。所以本研究选取120例低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冠心病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低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中60例实施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60例实施常规诊断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0:30,患者年龄均值为(66.36±3.63)岁,患者体质量指数16-18(17.12±0.25)。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34,患者年龄均值为(65.99±1.69)岁,患者体质量指数16-18(17.65±0.14)。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心血管超声诊断,具体如下:①选取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患者诊断,设置探头频率为1-12MHz。②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给予患者心血管超声扫描,对患者左室、右室进行横纵扫描分析,并且要做好各个切面的数据统计和记录工作。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主动脉各个分支的形态及大小,确定是否有病变现象,对血流动力学作出评价。③从主动脉内径、右动脉内径、右心室左右径、右心房左右径和右心房上下径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做好相关数据的检验和记录工作,并且以此为依据,对比常规检验数据,以此为患者确诊评估提供参考。

实验组实施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具体如下:①设备选型:SIEMENS双源CT,设备参数设置为层厚5mm,转速0.42s/周,电压为120Kv,电流为200mA。②检查过程中,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然后以碘佛醇作为造影剂,在检查前为患者外周静脉注射70~85ml碘佛醇溶液。注射结束后,再次注射40ml的氯化钠溶液。③做好患者扫描评估工作,采用横向、纵向扫描分析法,将患者扫描过程中的各个截面情况作出判断,提高患者诊断处置能力。④冠脉CT扫描分析,从气管分叉向下,一次性完成扫描,并且按照扫描结果进行图层重建,对各个动脉分支血管进行影像学筛查评价。⑤在获得检验结果后,应该以患者诊断评估为基础,做好患者诊断结果的记录和汇总工作。并且需要由2名以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共同参与到检验报告撰写中,从而提高患者检验撰写处置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结果计算后的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检验结果时选择卡方和t值,两组数据经对比后如呈现(P<0.05),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结果对比 两组诊断结果对比有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确诊为冠心病人数55例,组内诊断率为91.67%,对照组确诊为冠心病40例,组内确诊率为66.67%,具体如下:实验组确诊为冠心病55例,无异常5例。对照组确诊为冠心病40例,无异常20例,2=11.368,P=0.001。

2.2 患者冠心病异常检出情况 实验组患者冠心病检出情况:主动脉内径异常患者26例,右动脉内径异常患者36例,右心室左右径异常患者49例,右心房左右径异常患者55例,右心房上下径异常患者59例。对照组患者冠心病检出情况:主动脉内径异常患者24例,右动脉内径异常患者32例,右心室左右径异常患者47例,右心房左右径异常患者50例,右心房上下径异常患者56例。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当前社会发展中,患有冠心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4]。血管病变泛指的是患者人体血液在管腔内出现不正常的凝结,这种疾病一般发生于患者的下肢静脉,而当患者出现静脉血栓脱落的症状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冠心病的情况。

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做好患者疾病诊断筛查工作。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以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作为患者诊断技术,能够满足患者疾病诊断需求,对评估患者自身的病症有一定帮助,也能够在患者诊断过程中,帮助患者做好疾病的筛查和控制工作。提示128层螺旋CT,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检查出体积较小的病灶,有助于避免漏诊或误诊状况的发生,有助于使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得到提升[5]。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时,应用128层螺旋CT诊断能够将患者病变血管、正常血管以及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进行有效的区别,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主观上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患有冠心病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很多患者发病之后体质量指数会出现明显下降,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做好患者疾病诊断评估工作,以128层螺旋CT诊断为例,在患者诊断过程中,将其应用到患者诊断过程中,能够满足患者诊断需求,对评估患者自身病情有一定指导意义,所以可将其推广到临床。

参考文献

[1]化静.探究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名医,2020,86(7):80,82.

[2]周林,周元春.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J].饮食保健,2018,5(47):258-259.

[3]李铁柱.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病变的进展[J].医疗装备,2020,6(9):211-212.

[4]刘东胜,刘慧云.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136-137.

[5]张会理.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包头医学,2019,3(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