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3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 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的效果 王莉 栾天 孙哲聪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84例纳入研究,依据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42例)沙格列汀治疗,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联用格列美脲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HbAlc、HOMA-IR、FBG水平较对照组低,而H0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要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与沙格列汀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和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降低血糖,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格列美脲;沙格列汀;2型糖尿病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limepiride combined with Shah Glenn Dea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T2DM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parit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42 cases) was treated with shaglipt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was treated with glimepiride. Results the levels of HbAlc, HOMA-IR and FB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β The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14%, which was lower than 14.29%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ata comparison (P > 0.05). Conclusion glimepiride and Shah Glenn Dean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slet. β Cell func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glucose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glimepiride; Shaglipt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型糖尿病(T2DM )是一种常见病,40岁以上群体是多发人群。与Ⅰ型糖尿病相比,T2DM的治疗方法繁多,比如使用降糖类药物、注射胰岛素、饮食运动干预等,能够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1】。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降糖药物【2】。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11月接收的84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分组以数字奇偶法为依据,各42例。纳入研究者病情比较稳定,对本次实验内容了解且同意参与。排除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者,对本次实验药品存在过敏者。对照组男女比22/20,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35岁,平均(56.18±4.62)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36、74岁,平均(56.27±4.69)岁。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沙格列汀片(产商: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467),在早餐前的30min,服用5 mg的沙格列汀,每天用药1次,需要持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格列美脲(产商: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72)治疗。该药物也需要在早餐前服用,每次用药2 mg,每日服用1次,连续给药3个月。

1.3 指标观察

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 、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H0MA-β)。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处理数据,(62c66cff9669d_html_e6d3b44913790489.png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2组治疗的相关指标

观察组FBG、HOMA-IR、HOMA-IR均更低,而H0MA-β更高(P<0.05),见表1:

表 1 比较HbAlc、FBG、HOMA-IR及H0MA-β(62c66cff9669d_html_83b8b1eae122e04d.png ±s)

组别

例数

FBG(mmol/ L)

HbAlc(%)

H0MA-IR ( %)

H0MA-β (%)

对照组

42

7. 24±1.41

6.74±0.81

3.35±0.41

58.09±4.23

观察组

42

6.03±1.16

6.03±0.73

2.28±0.37

70.42±5.16

t


4.295

4.220

12.556

11.97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2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的不良发应要少,但2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2:

表 2比较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n(%)]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低血糖

腹泻

发生率

对照组

42

2

2

2

6(14.29)

观察组

42

1

1

1

3(7.14)

x2





1.120

P





0.290

3 讨论

作为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是胰岛β细胞受损,此外,β细胞进行性功能障碍,也会造成胰岛素的缺乏【3】;而α细胞过多的释放胰高血糖素,会造成肝脏输出过多的葡萄糖,这些因素均会引起T2DM。

沙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竞争性抑制剂,能够通过依赖葡萄糖,使肠促胰素作用时间得到延长,使机体的血糖水平得到降低,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对微血管病变起到预防的作用【4】。该药物能够十分高效地抑制二肽基肽酶-4 ,与以往存在的磺胺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相比,沙格列汀属于一种内源性的肠促胰素,有效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不易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5】。但只使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效果会受到限制,而联合用药能够提升疗效。格列美脲属于新型降糖药物,其是一种磺脲类药物,能够增加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有助于释放胰岛β细胞,使机体血糖水平得到降低。格列美脲还能够加快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的速度,对葡萄糖合成进行抑制【6】。有助于机体组织更多地摄入葡萄糖,从而能够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该药物能够对岛素细胞的K-ATP通道产生作用,能够对钾离子的内流起到控制作用,从而能够对胰岛细胞与磺脲类药物受体蛋白的结合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安全性高【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FB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改善的程度要比对照组大,说明格列美脲与沙格列汀联合,能够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对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由于沙格列汀、格列美脲的降糖方式不同,使得联合用药,会更有效低降低血糖【8】。此外,还可能因为格列美脲可以增强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的数据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比较高,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田廉芳.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的积极作用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9,000(015):76. 
  [2]闫桃荣.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006(012):167-168. 
  [3]张建元,秦婷婷,尹平,等.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047(001):109-115.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J]. 糖尿病临床,2016,10(5):205-218.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6] 郝齐志,曹辉,王卫民,等. PCO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β细胞功能与体脂的关系[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10):864-866. 
  [7] 刘晓妮,王颖,李桃桃,等.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慢性炎症指标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2019,34(9):826-830.

[8] 刘林,王薇,张婷婷, 等.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电解质及尿酸影响的病例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5):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