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城市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

董海艳

130221198709133440

摘要:现阶段,面对着社会的腾飞,我国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有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环境。在绿色城市的构建和发展中,通过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民的生活环境,美化城市。而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雨洪设施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在城市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引入新型雨洪控制,能够实现规划设计的科学安排,促进城市向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因此,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雨洪控制利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工程;新型雨洪控制

引言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形象,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并有效推动城市的发展。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能够合理规划设施的空间布局,采用科学的策略对其进行安排,对合理开发雨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1新型雨洪控制的重要意义

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新型雨洪控制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提升景观效果与质量。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措施,能有效解决景观建设区内的洪涝灾害问题。利用排水功能与环境美化相结合,不仅有效满足环境生态效益,还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二是改善和恢复城市内部水循环。经过城市成千上万年地上、地下的自然地理变迁,逐渐形成稳定的城市水流结构及水流循环系统,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人造石结构,基本对城市地表进行大面积覆盖,阻隔了水分在地上、地下之间的循环流动,造成对城市水流循环系统破坏,从而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利用新型雨洪控制措施可有效减缓阻隔了水分在地上、地下之间的循环流动,逐步恢复城市水流循环系统,从而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三是促进节能环保的发展。新型雨洪控制措施作为新型的洪涝治理方式,采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方式,实现了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如雨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开设雨水花园,不仅将雨水作为重要灌溉资源利用,大大节约水资源,同时,也促进节约型园林景观的发展。针对雨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于多项活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节约利用的理念。

2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问题

2.1破坏地表径流

城市园林景观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城市的美观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和道路走向时,设计人员往往会通过改变地表形态是实现设计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地表原有的形态遭到强制改变,地表径流就会受到影响,原有的排水结构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如果发生了洪涝灾害,雨水就会因为无法正常排出而出现积聚现象,最终对城市内部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雨水也会对裸露的地面形成一定的冲刷力,地表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对地表形态和地表径流的破坏,促进排水结构的正常运行。

2.2市政排水设计不科学

在人工建设过程的时候,都会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而规划相应的排水系统以保障雨水可以正常的排泄。然而在实施雨水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因为想要减小成本支出通常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排水设计不科学。不仅如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使用质量不满足标准规范的材料,这样会造成在出现洪涝灾害的时候,排水系统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园林景观受到破坏。

3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园林道路设计

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可将道路景观设计与雨洪控制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构建绿色街道,另外,还可规划建设沿路的生态植草沟,进而实现雨洪控制利用,减少城市雨水管网建设数量。(1)道路工程渗透沟。综合考虑道路工程建设场地的具体条件,针对性地进行雨水渗透沟的设置。当道路工程路面硬度较大时,可间隔20㎝左右设置渗透沟。在停车场的实施中,主要采用植草砖结合沥青材质车道,并通过穿孔管达到路面集水的目标。(2)渗透材料铺设。为了有效保证地下水回灌,可采用渗透材料提高路面渗透性。

3.2完善城市市政排水设施

市政排水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所有城市居住者和管理者的所有面对的问题。市政排水设计时,一定要考虑雨季雨洪设施下的排放措施,尤其园林景观的周边的排放设计要做到标准的设计;虽然说做不到标准,但是一定要在完全实际的情况下保障园林景观不受破坏,同时如果实际需要,应该考虑相关的论证,已达到市政设施在全负荷的情况下,园林景观设施能够完好无损,这是目的,也是标准。在园林景观周边,应该根据实际,依靠科学的设计理念进行端头或者源头处理,从而保障在市政排水超负荷下,园林景观的完善性。这就是完善城市市政排水设施的主要措施。

3.3完善城市雨洪管理的体系

首先,可以应用城区降雨过程精细化预报技术。通过整合地面气象站的观测、雷达降雨测量、中尺度天气模型的模拟结果等,探索使用当前密集覆盖的城市微波网络预测监测降水技术,能够对暴雨证照进行准确捕捉,在确认之后提前九十分钟发出预警,并针对降雨强度、范围、核心区域、持续时间和主要影响区域等作出明确指示,减少突然暴雨带来的影响。其次,可以应用模拟数据库构建与快速更新技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该技术能够利用卫星遥感、航拍、GPS等手段对城市的下垫面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建筑物、高架桥、绿地、地下管线等,并结合快速录入数据库技术及时准确地反映城市微地形的变化,以及下垫面坡度、方位等特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便于问题的解决。再次,可以应用多比尺城区降雨产汇流与调控过程耦合模拟技术。该技术又包括多种模拟技术和调控技术,能够对城市内部地表降水汇流按照不同的精度进行模拟,并建立起计算模型,包括地表降水净量的计算模块和全过程计算模块等,模拟各种地表雨水径流进入雨水口的形成和收集过程。该技术能够针对复杂多变的河道断面形态,建立起相应的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计算功能来测算出各种条件下的河流流量和水位。另外,还能够实现对开发河道水工建筑物模型的建立,将河道上各种阀门、大坝、堰等水工建筑物的水流状态进行收集和汇总,最终推算出合理控制河道水位和流量的方式。最后,可以应用城区雨洪智能管理技术。该种技术能够建立各种滞水情况的灾害影响分析模型,制定出各种管道和河流规划方案,对城市雨水管网与河湖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城市雨水管理和后续处施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为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提供体系保障,提升技术的使用效果。通过以上几种技术能够有效完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城市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

结束语

综上可知,新型雨洪控制作为当前雨洪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运用多种设计等实现城市非点污染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有利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促进改善城市环境。由于我国在雨洪控制利用与研究上起步较晚,还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才能进一步推动雨洪控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坤城.试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21)309-310.

[2]王绍增,象伟宁,彭震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城市雨洪管理实践[J].生态学报,2016(16):4919-4920.

[3]刘森.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J].南方农业,2016(2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