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张治辉

身份证号码: 452324197611270611


摘要: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成为最普遍被使用的材料之一,人们也在逐渐地对于建筑项目的要求有所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品混凝土逐渐发展起来。文章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找出一些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通病问题的原因,并且给出一些预防的措施,为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提高效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裂缝;预防措施

  1.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分析

商品混凝土的裂缝是大家十分头痛的事情。混凝土开裂将不同程度地降低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安全性,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和抗震性的影响更不可忽视。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下降和缩短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原因,有碳化、冻融循环、化学侵蚀、碱集料反应和钢筋锈蚀等。这些破坏作用的发生,除了受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其所处环境因素控制外,混凝土结构体系是否发生开裂也是一项重要因素。从力学角度讲,只要混凝土体所受的应力超过其本身的强度,或者变形超过其极限变形能力时,就会发生开裂。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有很多种类。但是由于许多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分某条裂缝具体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现就裂缝产生的原因做以下分析。

(一)混凝土干缩裂缝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特别是夏季高温、空气相对湿度较小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形成很大的混凝土内外湿度梯度,混凝土表面存在很大的拉应力下而被拉裂,特别是施工风口处极易普遍出现裂缝。商品混凝土施工时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要比传统现场搅拌混凝土高得多,养护时间也要大大提前。

影响商品混凝土干缩的因素主要有:第一,水泥用量太高会加剧收缩。第二,砂、石材料中含泥量增大也会加剧收缩。第三,坍落度大的混凝土产生干缩的可能性较大。第四,掺加缓凝型外加剂由于延缓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因而会增大干缩的可能性。

(二)温度裂缝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将释放出大量热量,且主要集中在浇注后的前7天内,而混凝土导热系数比较低,这样内部释放出的热量因不能及时散失而使内部温度较高。混凝土的线胀系数通常为10*10-6oC,当温差在10OC时,如无约束,则混凝土所产生的温差变形收缩为0.1mm/m左右,此种裂缝一般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浇筑后3天内会放出50%水化热,中部混凝土温度可达50oC-60oC。由于内外温度梯度过大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内部较大的温升带来了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水泥石和集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在集料———水泥石界面处产生了许多微裂纹,这些微裂纹的产生,将会削弱界面粘结强度,因而降低混凝土强度,影响其耐久性。第二,由于混凝土结构体内外温差很大,有时竟达,60oC以上,这种巨大的内外温差会引起很大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结构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温度应力所造成的开裂现象更普遍。

影响温度裂缝的因素有:第一,水泥品种和混凝土掺合料由于粉煤灰、矿渣和火山灰在水泥中水化速度较慢,与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均有比较低的水化热,混凝土温峰出现的时间推迟,所以用这些品种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倾向比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所配制混凝土的低。与不掺合料的混凝土相比,掺加了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的混凝土的温升开裂程度也能够降低。第二,混凝土结构体的体积混凝土结构体体积越大,一般其表面系数越小则散失出去的热量的比例越小,相应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越高。第三,环境温度评价混凝土发生温度开裂可能性大小的主要指标是考察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环境温度越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越大,发生温度开裂的危险性也越大。

(三)沉降裂缝

混凝土结构内部配有钢筋,在混凝土泌水过程中钢筋两边的混凝土由于自重而下降,而钢筋上部的混凝土由于受到钢筋的阻碍,与旁边部分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位移而产生裂缝。这种沉降裂缝位于钢筋上部,与混凝土上表面垂直,其深度往往从表面一直延伸到钢筋表面。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消除,将会加速钢筋的锈蚀。

二、针对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的预防措施

(一)当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到达预定值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于粗骨料的监督机制

制定相应的粗骨料的强度配比的标准,通过和实际工程上的混凝土的合格的标准的对比,加强对于粗骨料的质量方面的监督。对于所有的强度在C40以上的混凝土,需要对岩石强度进行检测,对于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来说,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通过层层的检测,使得粗骨料的强度达到一定的值,同时使得粗骨料的合格率到达95%以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的实施情况,和实验室的研究进行对比,实际的混凝土的强度应该比试验设计要高一些,进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2.明确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合理地选择水灰配比

预拌站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使得粗细骨料的含水率精确地得到测试。当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到情况下,比如雨天的时候,应该增加测量骨料的含水率的测试次数,随时添加或者减少水灰配比,把水灰配比控制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进而可以满足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建筑的需求。由于水灰的配比是影响着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不能够随意地对混凝土的用料进行搅拌,避免使得商品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二)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裂缝进行预防

1.减少温差

由于水泥的水热化的大量的累积,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大多数混凝土在建筑的早期会呈现出温度升温过快以及降温缓慢的现象,最终导致商品混凝土的内外的温差过大。而减小温差的具体的措施就是当掺入外部添加剂的时候,选择加入中等和低热的水泥,同时利用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减少使用水泥。为了更好地对于水热化产生的温差,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对于各部件进行反复的核算。因为减少对于水泥的使用,可以降低水化热,合理地掺加粉煤灰。

2.对于外部添加剂的使用要合理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加入一定的外部添加剂——优质的粉煤灰之后,可以代替水泥的使用量,可以起到润滑商品混凝土的作用,改变混凝土不易搅动的特点。并且可以添加一些具有减水和分散的作用的添加剂。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化热,减小温热,从而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商品混凝土的裂缝的出现。

(三)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孔洞和粗糙

建筑设计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不能有黏附物,在进行脱模的时候使用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模板,不应该留有积水。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应该高于2m,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采取吊斗来帮助进行下料。项目应该合理地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1]

(四)防止松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水灰的配比不要过大,这样可以减少泌水现象,同时可以使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好;可以选择掺入引起剂或减水剂等外部添加剂;当混凝土浇筑至顶层时,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并排除其水分[2]

(五)控制尺寸

为避免预制构件安装时,因长、宽、高等尺寸偏差大造成安装后端头参差不齐、高低不平,主要控制模板安装尺寸,全面检查模板安装后的各部尺寸和支撑牢固情况,在项目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

结束语:综上所述,预防和解决混凝土开裂及坍落度损失问题仍是我们今后主要工作任务。对于优良工程,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环节是重要的保证。只要我们遵守规范,那么,混凝土的裂缝预防和坍落度损失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张天敬.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2,(01):190-191+194.

  2. 赵春杰.滇西山区复杂环境下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控制[J].中国住宅设施,2021,(12):30-33.

  3. 王卫娟.基于流变特性的新拌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21,(24):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