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与防范风机典型故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3

如何辨别与防范风机典型故障

朱圣斌

国家电投江西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溪分公司(江西贵溪发电有限公司检修维护部)邮编 335400

为提高风机设备可靠性,追求公司“零伤害、零非停、零火险”目标,本人与相关技术人员编写了《如何辨别与防范风机典型故障》。

一、静调轴流风机故障

(一)、静调引风机叶轮脱落

1、设备概述

引风机型号:AN33e6(V13+4°)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入口流量467.74m3/s,叶轮直径3350mm,转速746r/min,叶轮为钢板压型焊接结构件。

2、故障描述

2005年7月20日,#8机组在吹管前试转引风机时,A引风机启动后机壳振动大跳闸(当时机壳振动12mm/s,跳闸值7.1mm/s,电机轴承振动0.826mm.),就地听到叶轮处有磨擦声。停该引风机后检查发现:叶片与机壳在1/3圆弧面内有明显摩擦痕迹,叶轮压盘压紧螺栓脱落、断裂,叶轮动静盘间隙40mm(标准为10-16mm),叶轮已脱落。

随后将叶轮拆下堆焊其内侧磨损部位后加工处理,与厂家空运来的相应型号轴承箱配合重新安装。7月28日00:47,引风机试转,机壳水平振动1.7mm/s,垂直振动0.68mm/s,电机轴承三向振动为:水平0.008mm,垂直0.01mm,轴向0.09mm。各数值均小于设计值,风机运转平稳无异常。

3、原因分析

3.1直接原因

安装时虽然叶轮压盘螺栓已按照图纸要求的力矩进行了紧固(550Nm),但由于叶轮与轴配合出现过盈(最大过盈0.016),叶轮与轴装配时有偏紧情况,导致叶轮与轴套并未压紧,运行中(尤其是在风机启动和停转时)叶轮在气流作用下轴向偏摆,造成压盘固定螺栓脱落、断裂,风机振动大跳闸。

3.2根本原因

1)叶轮与轴配合间隙偏大,设备加工精度没有达到要求。

2)设备安装时未作仔细检查,装配工艺不良。

4、处理方法

更换主轴承箱后重新装配。

5、防范措施

1)安装前对叶轮厚度、轴端到轴套距离、叶轮与主轴的配合间隙进行测量。 2)在8-M24螺栓按照设计要求达到550Nm扭矩后,将螺栓拆除,复查叶轮外端与中心轴端面距离,确保叶轮与轴套压紧后再将螺栓按照要求力矩紧固。

(二)、静调增压风机静叶调节装置连接杆松动、脱落

1、设备概述

增压风机型号:ANT42e6(13),型式为:静叶可调轴流风机,生产厂家为:成都 电力机械厂。叶轮直径4250mm,额定功率5300kW。该机组自2009年10月投运,至故障时累计运行32个月。 故障前检修情况:2010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进行机组C级检修,对静叶进行了传动检查,执行机构未见异常,静叶转动正常。

2、故障描述

2011年7月28日05时23分,#1机组负荷644MW,#1FGD原烟气入口压力由-40Pa/+35Pa/-184Pa/-47Pa瞬间升高为超量程坏点(1062Pa);#11增压风机电流瞬间 由418A增至520A,静叶开度由63.9%增至80%;#12增压风机电流由416A降至222A,静叶开度由72.4%增至90%。2011年7月28日05时26分,脱硫值班员就地检查发现#12增压风机静叶拉杆脱落,2011年7月28日05时30分,为确保#1机组运行安全,快开#1FGD旁路烟气挡板。2011年7月28日07时00分,#12增压风机静叶拉杆脱落检修处理好。2011年7月28日07时14分,#1FGD旁路烟气挡板全关,投入 正常运行。

3、原因分析

3.1直接原因 :7月23日至7月28日期间,#12增压风机挡板未及时跟踪,频繁调整#12增压风机静叶调节装置,造成静叶调节装置连接杆松动、直至脱落。

3.2根本原因 :1)#12增压风机静叶拉杆脱落,造成#11、#12增压风机电流不平衡,原烟气压力升高。2)现场没能及时发现执行机构连接螺杆松动现象。

4、处理方法:快开#1FGD旁路烟气挡板,将#12增压风机静叶拉杆脱落检修处理好。

5、防范措施

1)对全厂8台增压风机静叶调节挡板连接拉杆进行全面检查,并增加焊接限位 杆。

2)加强运行人员培训,提高对异常运行情况的判断能力及主要转动部位巡检力度。

(三)、静调引风机入口静叶卡涩

1、设备概述

引风机型号:成都电力机械厂产AN37e6(V19+4°)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额定功率3700kW,叶轮直径3750mm,叶片数量19片。该机组自2006年12月投运,至故障时累计运行68个月。 故障前检修情况:2011年2月22日至2011年3月19日,进行机组C级检修,对静叶进行了传动检查,执行机构未见异常,静叶转动正常。

2、故障描述

2012年8月30日3:35,21引风机静叶卡在25%不动,检修人员就地手动摇开21引风机静叶,逐渐由25%开大,开度在40%以下可以在远方开、关,开度在40%~50%之间,就地手摇能开、关21引风机静叶,但比较沉,在此区域反复手摇操作后仍无法远方操作。31日23:00,将21引风机入口静叶关闭至30%,电动开启到33%即 无法开启,改为手动。发生此缺陷后,检修人员对21引风机入口静叶外部、内部可能引起卡涩的部位进行检查,将静叶连杆部分与减速器连接销子解开,单独进行了2 次电动执行器及减速器部分,全开、全关传动未见异常。再将静叶连接铰链逐个解开进行活动检查,均未发现异常。9月7日单独进行电动执行器及减速器部分传动检查时,开度在96%时发生卡涩现象,9月8日进行减速器更换工作,17:20减速器更换 工作结束,并进行传动,静叶开关正常,运行至今未发生卡涩问题。

3、原因分析

3.1直接原因:对21引风机静叶执行器减速器解体检查发现蜗杆轴承损坏,是造成此次静叶卡涩的直接原因。

3.2根本原因:1)此减速器为德国生产的欧玛GF160型,免维护时间为8年,同时,此减速器 转速较低,运行期间很难发现其运行状态缺陷,且日常运转正常,忽略对其的日常检查力度,最终导致静叶卡涩的现象。2)对此进口设备了解不足、掌握深度不够,过分相信进口设备的质量,日常检

查时此设备未引起重视,设备运转期间未能发现存在的潜在隐患。

4、处理方法:更换此减速器。

5、防范措施

1)利用检修机会对其它风机减速器进行解体检查。 2)专业人员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进口设备的业务培训

二、上鼓动调轴流风机故障

(一)、动调送风机叶片断裂

1、设备概述

送风机型号FAF19-9.5-1,上海鼓风机厂生产动叶调节轴流式风机,风机叶轮直径φ1884,1级叶轮,叶型16NA16,叶片数14,叶片材料HF-1,叶片调节范围:-30°~15°,风机转速1490r/min。投产日期:2010年4月投产,累计运行时间10080小时。障前检修情况:2011年11月进行A级检修。

2、故障描述

事故前工况:8月1日20:14,机组负荷330MW,11送动叶开度80%,12送动叶开度76%。12送电流从32A突变下降到25A,就地检查发现振动大,氧量0.24%,立即手动降负荷至220MW,决定隔离风机检修。8月2日02:45,12送风机退备检修,04:30打开风机大盖,检查发现有两片动叶产生较严重漂移,并在约1/2高度处断裂,由于断裂碎片的击打,其余叶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及变形,检查机壳、前后导叶未见异常。8月2日,组织人员展开现场抢修工作,将断裂的叶片拆除,打开轮毂检查发现两片叶片平衡块产生位移,与外部叶片漂移编号相对应,随即对产生漂移的两片叶片进行角度调整。清理机壳内部碎片和脏污。8月4日03:30,备件到厂,立即开始恢复工作。8月4日15:40,风机抢修完毕启动试运,振动、温度、出力等参数正常,12送风机投入正常使用。

3、原因分析

3.1直接原因:叶片存在铸造缺陷及裂纹类原始缺陷,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断裂叶片送西安热工院金相分析结果:根据调研资料、试验结果及综合分析表明1号锅炉#12送风机叶片材料质量不合格,存在十分严重的铸造缺陷及裂纹类原始缺陷。叶片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不合格,运行中发生喘振或叶片漂移增大了叶片 的应力,促使了叶片的断裂。

3.2根本原因:风机在运行中发生叶片漂移发喘振报警,增大了叶片的应力,是叶片的断裂的根 本原因。

4、处理方法:更换新的叶片,对叶柄锁紧螺母进行了复紧。

5、防范措施:1)公司4台送风机和4台引风机均为动叶调节,有动叶产生漂移的可能性。检修期间检查动叶漂移情况并处理。2)送风机、引风机动叶均有可能存在原始内部制造缺陷。利用检修期间对其进 行拍片检查。

(二)、动调一次风机主轴磨损导致风机振动

1、设备概述

一次风机型号:上海鼓风机厂产PAF20-14-2型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风机内径¢1996mm,转速1470r/min,额定功率3500kW。该机组自2009年10月14日通过168h试运,至故障时累计运行3天。故障前检修情况:故障前未有过检修且无异常。

2、故障描述

2009年10月17日10点50分5号机组调整负荷,从900MW往下调整至570MW,调整过程中11点46分负荷至580MW时,一次风机振动出现波动,轴承箱X、Y向振动分别出现多次跳变,其中X向最高5.8mm/s,Y向最高10.3mm/s;18日7点巡检发现5A一次风机内部有响声,检查发现一次风机轴承箱与风机一级叶轮处有类似撞击的声音,立即单侧运行停风机,拆除风机外壳后首先对风机轴承箱上部的温度和压

力测点的套管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有松动情况;风机外壳壁检查未发现有明显摩擦痕迹,同时检查风机叶片及叶顶间隙,无异常;拆除一级叶轮电机侧外压板,拆除二级叶轮靠液压缸侧外压板,检查叶片调节机构,未发现问题;轴承箱未发现异常情况。油系统检查未发现有铜屑。

进行了以上检查以后,因制粉系统运行需要必须启动一次风机,故结束5A一次风机检查。2009年10月19日02点30分启动一次风机A,启动后风机A还存在响声,在运行1小时左右后,响声逐渐消失,但Y向振动还存在振动跳变。

2010年2月5日机组小修期间,该风机返厂(上海鼓风机厂)进行了解体检查,解体后发现轴承箱内驱动端的间隔衬套安装未到位,与轴承箱主轴摩擦,此部位主轴 磨损最深处有2mm以上(见图2、3),风机厂对磨损主轴进行补焊处理风机返厂后,运行平稳,振动处于2.2mm/s以下。

3、原因分析

3.1直接原因:运行时轴承箱主轴与间隔衬套摩擦干涉,一次风机轴承箱主轴磨损,引起风机振动跳变。

3.2根本原因:一次风机轴承箱驱动端的间隔衬套安装时未到位,运行时间隔衬套与轴承箱主轴 间存在不同步,使主轴产生磨损,出现轴承箱主轴运行时跳动,风机振动随着跳变。

4、处理方法:利用大小修机会,对风机轴承箱各部位进行检查。

5、防范措施:1)加强检修运行人员培训,提高风机异常运行情况的故障判断能力。 2)机组大小修时对风机轴承箱各部件进行检查紧固,防止出现类似故障。 3)新机组设备选型时要深入调研备选设备的故障情况,及时采取预控措施

三、结束语

这只是根据个人多年的检修工作及常年累积的经验,转动机械的故障及缺陷多种多样,要在工作中多看、多做、多想、多学才能更好的去判断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