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刍议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黄炯恒

身份证: 450421199009028033

摘要: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硬化现象,主要是因为水泥的水化反应,唯有控制好水泥的强度与水化反应,方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湿度与温度均是影响水泥强度和水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混凝土成型之后对其进行养护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混凝土;覆膜养护;浇水养护;低温养护;强度


引文: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指出,对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条件、水泥品种、外加剂或掺和料以及混凝土性能等因素,制定具体的养护的方案。针对徐州东三环高架工程施工现场的需要,研究了在不同早期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对混凝土强度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希望能为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1原材料与配合比


水泥采用中联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永腾Ⅰ级粉煤灰,中诚S95矿渣微粉,细度模数Mx=2.5的中砂,安徽萧县5~20mm连续级配碎石,外加剂为浙江五龙ZWL-A-IX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7%,掺量1.3%。研究采用现场用典型C50配合比市场上最常用的C30配合比,其中C50混凝土控制胶凝材料总量500kg/m3,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掺量各为10%。而C30混凝土,取粉煤灰掺量20%。实验所用C30、C50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


按上述两个配合比,于2013年4月进行混凝土的制备与成型,测得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如表2所示。C30组混凝土的坍落度略低,目测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好,C50组流动性较大,目测保水性略低于C30混凝土,1h后坍落度损失低,新拌性能较好。


2养护制度的确定


试件成型后,模拟施工现场的洒水养护或腹膜养护,采用洒水养护4d、7d、10d或14d后置于自然环境中、或薄膜覆盖养护10d后自然养护、薄膜覆盖养护10d后低温(约1℃)养护,同时对比标准养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5%)。覆膜养护7d后,再低温养护,目的是模拟冬季施工情况。各种养护条件的编号如表3所示。


浇水养护为每天早上9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左右分别浇1次水,每天浇3次水。自然养护的条件以查询气象资料的结果为准,南京市2013年4月到7月的的气象资料如表4所示。


3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后在室温下养护1d后拆模,然后采取不同的养护制度,测得不同养护条件下C30、C50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强度如图1所示。


强度测试时,各组C30混凝土离散性较小,同组内数据非常接近。而C50混凝土离散性较大,同组内数据相差较大,多组数据都出现一个数据偏差超过15%的情况,且部分后期强度数据甚至略低于龄期稍早时的强度这主要是由于其流动性较大,导致试件成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很大,部分试件强度相差甚至达10MPa左右,达到试件强度的20%左右,同时还测试了大量与强度对应的回弹数据,也发现了C50混凝土数据的离散性,说明混凝土本身的均匀程度偏低。


经4d预养后的养护制度对C50混凝土28d强度的的影响显著低于C30,可能是由于经过带模养护1d加浇水4d的预养之后,水化程度已经较高,表面结构已较为致密,水分的蒸发显著降低。对比C30混凝土在浇水养护和标准养护制度下在28d、56d和90d的强度可以看出,仅浇水养护4d对C30混凝土28d强度影响很大,但对56d之后影响不大。而对C50混凝土,除低温外,带模养护1d加浇水养护4d后的养护影响较低。与标准养护28d强度相比,C30混凝土浇水养护4d强度低10MPa,龄期增长到56d,除浇水养护4d外,其他各组养护均已与标准养护相当。C50混凝土覆膜养护的效果略高于浇水养护,采用浇水养护7d或覆膜养护7d其养护强度仅略低于标准养护强度。


冬季混凝土即使有一段正常温度的预养期,后期强度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强度损失。C50低温养护后强度损失较C30大,这是因为水胶比越低,温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越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浇水或薄膜养护后不同,其后期的强度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且C50组后期强度增加更为显著,可能和矿物掺合料中的粉煤灰有关。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在低温下养护60d后强度仍有较大发展,且水胶比降低增长幅度加大。覆膜养护7d后低温养护C30混凝土的28d的强度仅相当于7d标准养护强度(31MPa),C30、C50混凝土的28d强度仅分别为标养的60%和58%,90d龄期仍然略低于其他养护的28d强度,分别仅为标养28d强度的84.7%和73.5%。根据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其28d等效龄期,可以看出仅相当于标准养护11.9d龄期的强度;使用用Nurse-Saul方程表示成熟度可得出在低温(1~2℃)养护下的28d的成熟度仅相当于标养温度下的55%;而FreieslebenHansen等考虑了温度对水化速率的影响后,提出了基于Arrhenius方程的等效龄期新方法:,仅相当于标养时8.69d的强度。


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若想有效地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则必须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据相关研究显示,大体积混凝土的峰温会出现在浇筑后的1~2d,最大相对温升往往出现在浇筑后的26h,温度约为30℃;其最大里表温差往往出现在浇筑后的34h,温差约为28℃;而最大大气温差往往出现在浇筑后的36h,温差约为29℃。这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无法快速散热。所以,在浇筑后的1~3d内,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均会高于外部,此时,内部混凝土会出现膨胀,而外部混凝土随着气温的下降会出现收缩。因此,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温度梯度,避免出现裂缝;同时还应尽量延长散热时间,将材料的松弛特点及混凝土强度的潜力充分地体现,以免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差而出现温度应力裂缝。


5混凝土施工养护控制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严格把控好混凝土养护的湿度与温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外界温度超过5℃的情况下,通常可采取自然养护,应着重控制好混凝土的养护湿度,并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和覆盖处理,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以免水分过多蒸发。同时,应严格把控好洒水次数,以覆盖物湿润为宜,针对不同品种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洒水天数也是有所差别的,通常来说,针对有抗渗需要或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最少为14d;而针对由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最少为7d。在外界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应对混凝土实施湿热养护或者可将抗冻剂加入混凝土中。

4结论


通过对不同养护方式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经4d预养后的养护制度对C50混凝土28d强度的影响显著低于C30。除低温外,带模养护1d加浇水养护4d后的养护对C50混凝土影响较低。2)在相同龄期下,浇水养护4d的C30混凝土强度远低于浇水养护超过7d或覆膜养护、或标准养护的强度。当浇水养护达7d后,继续延长浇水养护时间,对强度发展的影响较低。覆膜养护7d与浇水养护7d的强度相近,因此从强度来看,可采取浇水养护7d的方式进行养护。低温养护下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竞,丁德华,刘赞群.养护措施和湿养时间对掺与不掺矿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8,36(5):901-911.


[2]严吾南.建筑材料性能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李美利,钱觉时,王丽娟,等.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J].河南科学,2006,24(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