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治理中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连云港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3

城市社会治理中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连云港为例

潘刚毅 周海华

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摘要] 社会治理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治理,是以文化为重点的社会治理,对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和城市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连云港城市多元共建共治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共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融入等方面问题,需要拓宽文化认同建设途径,丰富文化建设内容,提升文化治理成效。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in social governance is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in urban development. It is a social governance focusing on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urban social life commu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city. Lianyungang has initially taken shape in the process of multi-element co construction and co governance,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co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roaden the ways of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enrich the conte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ural governance.

[关键词]城市社区 文化 社会治理 建设路径

社会治理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治理,是以文化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是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过程中,呈现出主体多元性和活动多样性特征,其功能是依靠发挥文化的治理作用,促进矛盾化解、利益调和、社会价值共识形成、真正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截止2021年3月连云港市共有乡镇(街道)90个,城乡社区1705个,其中农村社区1428个,城市社区277个,其中涉农社区75个,通过社区文化治理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是当前连云港市实现“十四五规划”整体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推进连云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一、连云港市社会治理中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恰逢创文明城市契机,连云港市投入了大量人、财、物,社区硬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社区文化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城市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文明程度不断攀升。

1、多元共建共治初步形成,文化活动普遍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街道乡镇、民间艺术团、社区文化志愿骨干、物业公司及辖区的企事业单位是当前连云港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其中,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担当着组织、策划、实施的主责,发挥着领导的重要作用。城市社区比较注重与社区内的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组织、若干居民小组开展多主体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也与社区内外的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包括与学校、培训机构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针对社区居民特点开展的公益性系列便民文化服务、饮食健康、医疗咨询等项目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调查可知,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目前,连云港市多数社区都拥有基本的文化活动设施,以文化广场、阅览室、活动室为主,能基本满足居民一般的文化活动需求;社区积极拓展共建资源,形成了一批社区文化共建示范点。比如,花果山街道构建了“花果山党建学苑”,依托地理位置优势,与市委党校、盈科律所、高校等10家单位达成共建协议,激活资源共享,汇聚优势共建。河滨社区倾力打造“红星物业”。成立红星联合党总支,依托金秋情缘物业打造150平方米“红星物业”议事厅,成立物业、商户星级评定办公室,通过定期考核评星、设置红黑榜压实物业责任。

2、文化品牌初步创立。目前,在连云港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机关社区、院前社区、文昌社区、青口镇文化社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呈现出常态化、品牌化的趋势。从2013年开始连云港市开展“社区文化节”,通过大型活动带动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从2016年开始连云港市开展“社区邻居节”,通过设计节徽、构建主体、搭建平台,丰富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的主阵地和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动员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加强了邻里之间的沟通,密切了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自己人效应”强化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参与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自治意识也得到增强。海州区南城街道充分挖掘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南城“江、杨、武、胡”等家族对家风家训的遵循和传承,着力打造家风家训廉政文化品牌。为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同时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海州区新浦街道联合辖区内各社区打造网络春晚文化品牌。

3、组织引导不断深入,“文化+”影响力不断拓展。连云港市各社区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党建、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旅游发展等等,“文化+”影响力不断拓展。从调研中可知,朐阳街道精心组织推动社区打造“夜校课堂”、“实践课堂”、“移动课堂”、“喇叭课堂”四大课堂,让党史“动”起来,让学习“活”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朐阳街道始终坚持“红色”引领,实施“党史+”系列活动,通过播放经典影片,用银幕唤起红色记忆;开展体育赛事展风采,传承红色精神;细化网格服务,以实干践行红色初心。海州街道通过文荟古城“党建+”,各个社区以党建为统领,做好党建+文化、阵地、旅游新文章。厚植海州古城文化历史基因,做好文化传承;整合提升社区党建阵地、推进党建文化街巷建设,绘制红色教育地图;依托云技术,全方面推介展示海州古城党建元素、特色旅游等。

二、连云港市社会治理中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人口文化融合难题。二元结构被打破以后,农村中有很多人来到城市,一部分人通过买房进入城市,获得城市居民的资格。农村中的经济精英,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也迁居城市,因此,城市社区人口具有多元背景,农村则空心化严重。农村面临文化建设参与主体性缺失,社区文化建设整理力量不足。城市社区则面临多元背景下,文化异质性强的各群体文化融合的难题。罗伯特·普特南曾对社区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揭示,即规则、网络和信任。只有在人们超越将他们区分为社区各集团成员的界限而彼此相互联系时,信任才能建立,并由此形成网络。社区居民只有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超越了彼此的身份、地位、信仰等形形色色的桎梏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十分紧密的群体,由此共享同一种文化价值理念、风俗习惯和生存环境,这是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的基础。进入城市并等于融入城市,自身不可能完全与城市文化合拍,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城市社区也应该考虑为他们的真正融入提供条件。农村文化、外国文化,他城市的文化,要想真正融入需要很长的时间。经济同质,文化异质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如何由经济同质促进文化由异质向同质转变将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点。

2、多元共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社区管理主体义务的模糊性导致社区文化难以达到深度共建。当前连云港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多为社区工作人员,老年群体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其他多数区居民仅仅将自己当作社区活动的观赏者,而非参与者,导致连云港市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社区社会组织在动员式参与面前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评价。以物业管理为主的城市社区,更注重硬件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

3、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不够平衡。从品牌创建、活动开展、需求满足等方面来说,城市社区比农村社区发展的好。从硬件设施来说,新小区好于旧小区,呈现出资源不平衡现象。但连云港市农村社区占连云港市社区总量的83.8%,连云港市属于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近年来,虽然社区经费投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社区工作的开展和居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所拨经费保证基本办公外,显得十分紧张,文化建设开展相应的活动受到制约,文化活动、文化培训等难以持续深入。整体上来说,连云港市农村社区对于文化建设缺乏准确认知和科学规划,对于居民的真正需求不了解,文化活动单一,不能够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且有关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激励考核机制、社会组织参与机制、骨干队伍管理机制和共建共享机制等还不够完善,难以使得社区文化活动长效有效。

三、完善连云港市社会治理中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当前探索和推行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做好城市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连云港市“十四五”目标是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拓宽文化认同建设途径。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培养社区成员的文化认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社区管理者视角来说,针对社区居民背景多样化,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管理和服务居民,要对社区内的居民有详尽的了解,找出一些共同点来社区居民相互交往,表达自我对社区的感想形成一种氛围,从而达到融合的目的。社区管理者在注重宣传社区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还要让社区群众看到、听到、享受到这落实到行动的认同感,发自内心的认可社区文化。有了一致的文化,社区文化的建设也比较容易开展。多元的文化走向统一的起步是困难的,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它应当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义务。一旦社区内建立起了大家都认可的文化,那么多元的文化反过来会促进社区的发展,能为社区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更能够提起群众的兴趣。文化的融入是一种趋势,在社会文化不断融合、创新的今天,社区文化由多元走向统一也将是一个趋势。社区要从居民都容易接受的文化切入点着手或从特色文化着手渐渐建设本社区文化。另外,从社区成员方面看,在享受社区所提供的便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创新建设当中来;从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来看,创新建设社区的脚步刻不容缓。政府指导社区建设,社区不断发掘拓宽自身文化认同的途径,凝聚最广泛的社区文化认同共识,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积极响应政府对于社区治理的号召,真正实现社区善治目标。

2、推动共建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社区的治理,强调社区自身功能的提升,注重的是社区的自助、自主、自治,是社区居民对社区自身发展的责任共担。在文化场所和公共服务缺失的情况下,社区文化很难形成一个社区的“共有文化”,文化维系力表现的也比较弱。只有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方式,才能实现将社区建设成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社区文化的多元性顺应了多元主体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式的“多中心治理”的管理理念。社区管理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利用多种手段向居民宣传,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广泛采纳他们的建议,形成良好的互动。社区管理者要注意整合社区内的资源。积极促进社区群众与社区组织机构之间相互协商,组织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等社区治理活动;坚决杜绝为了降低治理的抵抗力而盲目发展错误的社区文化。

3、丰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增强整个城市的整体软实力。在这样的文化凝聚力下,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更好的治理环境、更积极的群众精神面貌以及更一致的社区治理方式方法认同感。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影响力,丰富连云港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使得社区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在连云港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弘扬社区和谐,宣传良好绿色的出行习惯,赞扬和谐的邻里关系,树立好人好事的榜样等,保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治理相协调,促进城市社区群众和社区治理组织形成文化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共同体。通过社区文化的融合、教育、引导功能有效化解社区的矛盾、摩擦,是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社区文化品位,打造特色社区,加强社区有效治理的重要方法。

4、提升社区文化建设保障。一是资金保障。充足的资金是开展各项社区文化活动的物质保障。通过文件调查,近年来连云港市政府和文化体育局也在有意识地逐年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每年都会向各个社区分发支持性的文化和体育设备,设施设备的增加提升了硬件环境,但一些活动的投入不足,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所需的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几乎都是居民自己掏腰包购买。而如果参加该地区的文化建设比赛,例如广场舞比赛,民间文化表演和春节新年音乐会,则需要通过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的赞助。但是现实中企事业单位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赞助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就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收入来源受到了阻碍。政府财政支持有限,企事业单位赞助受阻,居民自费不合理,导致居民参与度下降,活动难以持续开展。二是制度保障。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充分地了解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在相关的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体系健全;同事要做好必要制度的执行,从执行角度出发,最大层面地优化和发展该领域的相关体系为连云港市社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民政和文化部门应该加强顶层设计,从社区文化发展的常态化,社区文化发展的统一性、规范性等方面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有效地指导社区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平:社区文化:新时代道德治理的有效载体——以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转型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21.07

2.赵娜:创新社会治理与社区文化建设——基于“清河实验”项目的一些思考[J],民俗研究,2017.01

3.徐鹏景:新时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沈阳市上园街道为例[D],渤海大学,2021.05

4.赵昊杰:党建引领社区文化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金海社区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21.09

5. 姜春蓉:探析文艺活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传媒论坛,2020.08

6. 孙泽玮: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探究——以诸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为例[J] ,潍坊学院学报,2020.08作者简介:潘刚毅,男,1978年1月,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联系方式,13815655866。

周海华,男,1969年7月,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