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非智力因素影响 助力核心素养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注重 非智力因素影响 助力核心素养培养

陈淑红

迁安市第二初级中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4400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在教学中要尽量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使学生乐学”,而要做到“乐学”,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一、进行励志教育,唤醒学习的内在动力.

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能成为行为的动力。教师挚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多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学生,唤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使其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学生又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他所教的学科上。教学中结合教材,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育人功能,用科学家靠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例和物理学的曲折发展史来鼓励他们。比如在讲欧姆定律时,介绍欧姆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科学研究的精神。在讲电磁感应时,介绍法拉弟为研究电磁感应,耗去他十年的时间和精力。讲电现象时,介绍富兰克林为了验证实验里获得的电与天上的闪电是否一致,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天放风筝。这些事实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以苦为乐的坚韧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协助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利用班会、晨会等方式进行励志教育,通过开展“读励志书、写励志报告、作励志演讲”等活动,使励志内化成学生的行为。和学生一起观看励志教育的优秀视频,如中国航空航天发展,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重点大学美丽校园,把学生引向积极健康的阳光大道。

  1. 用真爱呵护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与心灵的交流,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课下利用多种方式的情感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对学生既要全面关怀,又要严于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即使批评,也要顾及学生心理承受力,诚恳的交换意见,分析利弊得失,使学生心悦诚服。

教学中主动了解学困生生的情况,这些学生学习上没有自信心,对这样的学生除了课下多谈话,多辅导外,课上还提出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以内的问题,答对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也感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有个男生张同学,数学、英语一般考二十几分,语文能接近及格,但是发现这个学生对电路比较感兴趣,有了一点成绩就表扬他。发现他有一毛病就是注意力不稳定,常常被某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干扰,眼睛时常走神。对于这一情况,老师对他提了几点要求:1、勤记笔记,2、掌握三基(基本知识点,基本题目,基本方法)3、每天到老师那问一个问题4、和同学结对子,共同进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在期末考试物理竟然考了70多分。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核心素养.

激趣导课,多维度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从物理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产生出来的。物理知识掌握的越多,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就越大。在教学中,把一些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和生活生产联系起来,用我们所学的物理规律解释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使学生了解物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感到很有趣味。在讲摩擦力的利用时,直接让一个同学把她的自行车推到讲台上,让学生讨论一堂课生动而热烈,学生也会印象深刻。利用网络、短视频等举办物理与社会知识的小讲座,报导国际上一些物理方面的重大突破,并由此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进趣。让学生知识视野更为广阔,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在不断探索深奥的物理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对物理学科更加酷爱。

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最能刺激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并且我在课前尽可能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比如利用两个气球做摩擦起电、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用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等等。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要认真做好。还有一些课外创新实验,也尽最大努力完成,来扩大学生视野。在物理走向生活方面,可以关注物理前沿科学动态,比如基因编辑、类石墨烯、脑机接口、软机器人、神经形态芯片等等,这些我们不一定懂,但是给学生讲时,你会发现孩子们特别感兴趣。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智力因素差的学生往往学得不得法,他们不善于总结规律,学到的知识紊乱一团,无章无序。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对他们要多加指导。老师也可简明的总结,给出章、节的知识结构,或指导他们自己总结,画思维导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对重点题型多做练习的方法,使其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运用的更灵活。比如八下第七八章,内容多且杂,学生往往以为简单概念理解不到位,选择题特别容易丢分,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掌握知识脉络,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加深对平衡力--平衡态、非平衡力--非平衡态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意志,增强学生自信心。

意志是克服困难的保障。但是,现在的很多学生学习上缺乏毅力,尤其对学习物理更缺乏信心,往往共同得出“物理难学”的结论。他们对一些生动的比喻、幽默的故事,奇特的现象很感兴趣,但是当他们动脑筋分析一些现象的实质、总结规律时,他们往往表现出知难而退,不善动脑的懒惰情绪。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乐学、善学,要教育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并利用纪律严格要求,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感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多种形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定会大面积的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