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故事指导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中班游戏故事指导策略研究

孙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明,教师应当培养幼儿对一切事物的探究欲望,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的生活提供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在与幼儿游戏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游戏活动,指引幼儿自主创造,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兴趣,调动自主游戏积极性,促使每名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尽情发挥,不自觉地融入游戏中,加之教师积极引导,令幼儿可以根据自身想法创造物品,或者完成活动目标,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力。

关键词:中班;游戏故事;指导策略;

引言

故事游戏活动是依托民间故事内容的教育价值,根据民间故事的主题寓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具体内涵分类组成教育题材单元,形成可操作系列化的活动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创设满足幼儿探索、自主、体验、表演等需要的游戏活动环境,让抽象的道德品质等概念在幼儿头脑中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充盈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使其成为开放、合作、有一定创造力和道德认知的人。

一、提高教师筛选适合幼儿年龄段的优秀传统故事的能力

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及家长的传统故事素材来源于书店或网络,但现在市场中的传统故事质量参差不齐,版本也各不相同。为幼儿挑选适合其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的传统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应对中国传统故事进行字面意义上的解读,知道什么是传统故事,了解传统故事应该包含“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几大类。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传统故事。这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验进行适当的筛选与改编。所以,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注重文学素养的提升,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故事。在故事的主题教学中,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仔细斟酌,筛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优秀故事,根据不同故事特点去设计实施主题教学活动。

二、整合生成资源,丰富游戏情节

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表达,鼓励幼儿自己创设游戏环境,发展角色情节,并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求异思维。比如,在照相馆游戏中,摄影师既要拍照又要给顾客“冲洗”(画)照片,时间比较长,顾客们意见很大,照相馆的老板就搬来椅子给顾客,还建议顾客可以去美甲店边美甲边等待。游戏结束进行评价时,教师针对“照相馆人多,等待时间长,如何让顾客满意”等问题与幼儿展开讨论,幼儿建议可以多加一些工作人员,或准备一些玩具等。教师借机整合生成资源,在照相馆的角色游戏中,增加相片冲洗师、镜框设计师、艺术照处理师等多种角色。为了提高相片冲洗师的工作效率,还增设电脑及打印设备,让打印师学会使用“高科技”手段。因为增加了情节、丰富了情境,前来光顾照相馆的顾客更多了。以《孔融让梨》的环境创设为例,我们以大小不一的梨子和孔融为主要形象布置班级环境,给幼儿创造谦让的故事氛围。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让幼儿收集资料,亲手制作梨子。孩子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还开发了动手的能力,同时更体会到了亲手创造主题环境的成就感。

三、民间故事创趣活动

在民间故事创趣活动中,教师将艺术创造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借助绘画、手工制作、建构等不同形式进行表征,尽可能地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展示不同的民间故事内容场景,在开放式的探究学习中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道德认知,培养情感认同。如师幼一起把民间故事用“微景趣”的方式搬到了幼儿园的各个公共区域里,幼儿以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独特理解,自选展示区、收集材料制作、轮流介绍,再现民间故事的场景、人物;手工区,幼儿动手制作民间故事中人物的服装、头饰;表演区,幼儿把自己制作的猪八戒、阿凡提、小鲤鱼等道具摆放进去,分角色表演……这样的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将民间故事的美感融入真实的生活经验。

四、挖掘故事内涵,科学策划、设计故事主题与实施框架

中国传统故事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不可估量。传统故事内涵丰富,包括饮食、习俗、文学、礼仪、社交等多方面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与幼儿园活动的主题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为此,笔者选择中国典型传统故事中的《“年”兽的传说》《西游记之火烧盘丝洞》《小壁虎借尾巴》《神笔马良》《哪吒闹海》等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在活动的选择上,要注意把握幼儿的理解程度。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全面地考虑社会认知、语言表达、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形式等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实施过程中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精选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传统故事,注意生活化、体验化,切合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尽可能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设计适合幼儿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从小获得良好的熏陶,充分体现“快乐传承”的理念。

五、关注同伴支持

幼儿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使得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会有各不相同的具体表现,可以为同伴提供分享经验、模仿学习的机会。如在民间故事游戏活动“小鲤鱼跳龙门”中,幼儿尝试自己搭建龙门,几次失败的体验让他们不断争论与质疑:龙门为什么会倒塌?怎样建好龙门的“地基”?教师建议让不同猜想的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各自从放置的角度、支撑的方式来找原因并再次搭建。教师发现两组幼儿会相互观察比较,有模仿他人的行为,也有用动作改变他人的想法,他们就在这样一种交流中不断修正与丰富个体的经验,最终获得成功。

六、利用绘本开展游戏活动

绘本故事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工具,因其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可以给幼儿带来诸多欢乐,所以被常用在表演、阅读活动中,如果可以将绘本故事融于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对其再创造,既可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这会有利于培育幼儿的创造力。在很多幼儿园教学中,都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绘本游戏故事,这样在教学中能够更为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比如,在《烦人的兔子》这个绘本故事里面,有一只大熊和很多只小兔子,小兔子平时总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询问大熊,而大熊对于兔子们众多的问题经常会显得不耐烦,其实,小兔子们之所以会问大熊那么多的问题,是希望能够了解大熊的喜好,以便于在大熊过生日的时候给它买一些它所喜欢的礼物。对于这样的绘本故事,幼儿园教师可以先给孩子们讲一个固定的版本,然后引导孩子们对这个故事进行创造性的编排,对于这样的故事编排,幼儿园孩子们会比较感兴趣,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到新故事的编排中来,同时在这样的故事编排过程中,能够教会幼儿园孩子学会分享和交朋友。

结束语

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要注重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认真剖析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规律,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拥有更多自主权,如自主选择、自主创造,并且借助实际行动设计一些利于引导幼儿创造的游戏内容,令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逐渐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游戏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冯顺丽.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新探[J].幸福家庭,2020(10).

[2]蒋小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实践与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9).

[3]陈良娟.有效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浅谈[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7).

[4]罗兰.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7(14).

[5]姚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研究”过程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