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创作特征分析——以OP62三首作品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门德尔松《无词歌》创作特征分析——以 OP62三首 作品为例

梁璐 房祥云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摘要:门德尔松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无词歌》是他在钢琴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无词歌》将声乐形式的歌曲融入到了钢琴作品中,体现了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特点及创作技巧,是全世界广为流传的钢琴小品之一。本文从三个章节以门德尔松《无词歌》的62集作品(op.62)中的三首作品为例,对《无词歌》的曲式结构、旋律、织体、和声等创作特征分别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求进一步体现出《无词歌》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门德尔松;无词歌;创作特征;


门德尔松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因为其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教养,他与浪漫主义时期一些作曲家不太相同,他的音乐精巧、雅致抒情且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更多的是描写的是对美好生活、美丽的大自然。《无词歌》是他在钢琴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无词歌》是钢琴小品的合集,它将声乐形式的歌曲融入到了钢琴作品中,体现了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特点及创作技巧,是全世界广为流传的钢琴小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三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句法分析和音乐材料分析,对《无词歌》的创作特征进行初步探析,并总结出《无词歌》的创作风格。


一、曲式结构与句法分析



(一)《无词歌》(Op62.No1)曲式结构与句法分析

Shape1



《无词歌》(Op62.No1)的结构是一个带有展开性中段的三段曲式,调性布局为统一调性布局。结构图式如下:

A41

=A10(a4+a‘6)+B12+A13‘(a4+b4+b‘5)+coda6


G---------b----c---G---------------------------

由图可见,《无词歌》中与传统的再现段相比,乐曲的再现段没有完全重复A段而是形成了扩充,可划分为长度是4+4+5的三个乐句。改变了原来二句式结构。再现段的第一句完全重复了呈示段的第一句,后两句是新材料,并且运用了重复的手法的两个乐句。加重新材料出现的比例,使乐曲的再现段不再单调。尾声是乐曲前两小节材料的重复,这种做法使乐曲首尾相应。

(二)《无词歌》(Op.62No.2)曲式结构与句法分析


《无词歌》(Op62.No2)乐曲的结构是一个带展开性中段的三段曲式,带有引子和尾声,调性布局为统一调性布局。曲式结构图式如下:

A57

=Int3+A12(a4+a‘4+b4)+B14+A‘17(a’‘7+c4+c‘6)+coda11


bB-------------------------gd--bB------------------------

Shape2



本乐曲带有三小节的前奏,12小节的呈示段,14小节的中段,17小节的再现段,还带有11小节的尾声。

(三)《葬礼进行曲》(Op62.No3)曲式结构与句法分析

《葬礼进行曲》(Op.62No.3)的结构是一个带展开性中段的的三段曲式,带有前奏间奏和尾声。调性为e小调,统一调性布局。其结构图示为:


A48

=Int4+‖:A8(a4+a’4):‖+A8(a4+a″4)+Re4+A12(a4+a’’’4)+Coda4

e-------------------------------------------e~G~e-----

该作品的1-4小节为作品的引子,引子以缓慢的速度引入,可以分为2+2关系的两个乐句。该片段用了模进的发展手法。引子是贯穿全曲的一个重要材料,在主题、展开部分、再现之前的过渡、再现段的扩充中都出现了该材料柱式和弦和三连音的两个材料特征。尤其是在连接和尾声部分,动力再现了引子的材料。

在《无词歌》中,使用最多的是再现三段曲式和再现二段曲式,所以门德尔松在《无词歌》写作中偏向于选择小型的节奏,类似于声乐曲的篇幅结构,多是作者日记似的描写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无需长篇大论。

二、旋律、节奏与织体分析

(一)歌唱性的旋律特点

《无词歌》的旋律基本上保持了适合人声歌唱的音域,以及避免过分复杂的半音化或曲折的器乐化线条。歌唱性的、浪漫歌曲式的曲调是《无词歌》的重心。《无词歌》(Op62.No1)这首作品的旋律线条平稳,没有十分跳跃的音程,没有复杂的钢琴技巧,速度适中,极具有歌唱性。作品的前两小节小节是本乐曲的主题旋律,在前两小节的旋律中,最高音在乐句的第一个音,有冠音型的旋律外型特点,同时,最高音在乐句中间再次出现,又呈现出大山型的旋律外型。

《葬礼进行曲》这首作品可以看出在全曲旋律的发展中有同音反复的特点。乐曲统一连贯,在情感上显出葬礼的沉重悲痛。旋律外形的特点是直线型旋律为主,直线型的旋律外形表达的内容常与死亡相关,用在本曲符合葬礼进行曲的主题。

(二)节奏与织体分析


1.顺分型节奏音型

在《无词歌》(Op.62No1)中,乐曲运用了顺分型的节奏,顺分型的节奏使作品的旋律十分具有歌唱性,与歌唱性的旋律相呼应。

较为特别的是,在作品《葬礼进行曲》中节奏上经常运用富有进行曲特征的三连音节奏,三连音的节奏贯穿全曲。营造出了送葬队伍由近及远,到最后渐行渐远的过程。三连音节奏的不断出现在情感内涵上加重了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2.固定化、描绘型织体

通常在《无词歌》的每一曲中,都有一种固定的伴奏音型从头至尾,贯穿全体。通常必备有三个声部,高声部富有旋律性和抒情性,中声部由固定的伴奏音型,衬托每一首乐曲特殊的气质,低音声部安静的线条,使乐曲底盘稳当。例如在《无词歌》(Op62.No1)作品织体就十分统一,由式和弦构成,左手是统一的伴奏织体,为密集的八分音符组成的和弦跳音,每小节的第一拍和八度的和弦低音。通常认为本乐曲类似一首带有伴奏的合唱曲目。《无词歌》(Op62.No2)为主调织体,织体较为统一,其中右手为旋律声部,以单音的旋律进行为主。左手为伴奏声部,分为两层织体。第一层分解和弦声部,是前八后十六和四十六的节奏型组成的固定伴奏音型,第二层是以二分音符构成和声支撑,强调和声功能。


结语

通过对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的62集的三首乐曲的结构与句法、和声与调性、旋律与节奏的分析得出,乐曲的结构篇幅不长,但结构完整,通常是三部曲式,再现段选择动力再现。和声上在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完全进行的框架里,还多使用副属和弦和重属和弦,体现出门德尔松所处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声的特点。旋律不太过于浓烈,优雅而不失风度。结构严谨的曲式、均衡雅正的和声、优美如画的旋律使得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棠.门德尔松《无词歌》Op.62演奏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吴禹.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分析及演奏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3]李蕊.门德尔松三首无词歌音乐风格探析及演奏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4]刘畅.描绘性浪漫主义的代表作[D].河南大学,2016.

[5]王嘉丽.门德尔松和他的《无词歌》[D].天津师范大学,2016.

[6]胡佳.门德尔松钢琴曲《无词歌》织体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7]孙哲.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及Op.62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8]赵晨晓.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演奏与教学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9]周雯.浪漫与古典的交融纯粹与理性的结合[D].河南师范大学,2011.[10]向少华.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风格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11]易亮.门德尔松《无词歌》的艺术特征与教学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12]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8.[13]龙胜.门德尔松《无词歌》的研究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