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指导,巧在授法—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优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重在指导 ,巧在授法—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优化设计

孟小波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阳光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生本理念为基础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使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做出转变,应对现代教育的全新要求,让阅读教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高质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1阅读模式较为单一

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组织的阅读,通常是由学生进行群体阅读,即一起进行文章朗读,阅读模式较为单一。在集体朗读下,部分小学生可能会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没有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朗读,导致学生在学习进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无法保证全员参与性。另外,阅读模式单一会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小学生普遍缺少阅读兴趣与积极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的特性,单一的阅读模式,会让小学生产生消极、负面情绪,很难较好调整情绪,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最终影响小学生学习与阅读的持续性。

1.2学生缺少阅读积极性

阅读本身是为了获取知识,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只有当学生具备阅读兴趣、积极性时,才能维持阅读本身持续进行。多数小学生,由于缺乏有效引导与家庭教育,本身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缺少阅读动力,再加上语文教师在课上时常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不够紧密,对这些学生而言,阅读属于学习任务,并非发自内心想要阅读,阅读效果自然无法保证。

2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1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要想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就要把环境这一因素重视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课堂增添一股浓厚的读书气息,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更加积极的开展阅读,更加主动的进行思考。比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为了使课堂有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以图片、以视频生动、直观的展示大草原的景色。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草原是一个他们都听说话,但从来没有亲身去过的地方。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看到草原美丽的风光,使他们心向往之,生出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此外,假如我们去过草原的话,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讲一讲,或者以谈话的方式,问一问班上是否有学生去过大草原,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借助于这些活动,课堂的氛围就会变得热烈起来。在接下来的课文的阅读中,学生也能够更加的专注,这样一来,阅读的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2.2开展创意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亲身经历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在此过程中调动并融入自身的情感,来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生本的深入对话。如在阅读完《晏子使楚》一文后,笔者会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阅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能够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收获,随后,笔者会结合课文的关键部分,帮助学生解析课文。另外,笔者还会让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课文的后续故事进行延伸,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后,笔者会让学生上台发言,讲述自己想象的内容,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3发掘情感源头

人的情感极具复杂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寻找情感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发表感悟,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品质。在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祖父的园子》这一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萧红童年的自由快乐,而作者抒发情感所借助的是看到的景物和所做的事情。文章伊始,“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这一句话独立成段,不仅让人看到花园的美丽和植物的生机勃勃,也让人感受到作者是那样的快乐,因为只有快乐的人眼里一切才都是美的,才都是充满活力的。教师在解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过渡句应付了事,而应让学生初探这句话背后所蕴藏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文本内涵,为全文的深度学习“备情”。在后文中,“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从这些语句中就可以看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幸福的样子。这是作者对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寄予了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思念之情。类似的拟人化的语言课文中还有很多处,所以教师要发掘情感源头,不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情感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

2.4开展生活化阅读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以生为本原则,科学制定目标,使原本笼统的教学目标,在课程中得以细化。比如,教师在开展“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三篇文章进行整合,并在课上完成讲解。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设置如下目标:(1)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有着一定了解,能够熟练阅读文章;(2)找寻文章中体现“父母之爱”的部分描写,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与体会;(3)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中“父母”都给予了你哪些爱?从基础学习目标,再到高层次理解,均有所涉及。进入群文阅读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带着这些小目标,展开阅读讨论,由于这一主题与小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师可让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在课上的表达,以及对父母的思念、感悟,录制成小视频,将小视频发送给学生的父母,既有助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互动,同时也能升华课上教学情感,有助于加深小学生对于群文阅读主题的理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生本理念这一创新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开展对阅读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革新,建构更为完善的阅读结构体系,充分唤醒学生的阅读潜能与体验。

参考文献:

  1. 刘克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19—120.

[2].张艳平.基于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分析[J].文渊(中学版),2020(1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