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调度管理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智能变电站调度管理研讨

孙兆辉,王浩然,徐苏平

国网天津城西公司,天津市 300190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给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运行模式都带来了极大转变。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产物,与之相适应的调度运行管理方法和内容也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智能变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鉴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新形势下智能变电站的调度管理工作制度,分析了强化智能变电站的调度管理质量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借鉴价值。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调度管理;研讨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配、变电运输工作的重要枢纽,通过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工艺处理后,天然能源可转变为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电力能源,满足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动力需求。电力企业承担着电网建设的重任,为保障电路网络的科学铺设,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传输,必须将电能的耗损情况做好全面统计,将电路网络中电阻电压的设定标准兼容度大大提升,从而为其他行业用电以及居民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打下坚实基础。智能变电站是电力建设的重点管理项目,是发电厂电能与电能需求者实现有效衔接的中间环节,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功能中已经将基本的电能调度所囊括,是调节电能资源高利用率、保证电力使用高安全性的关键管理工程。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述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从此正式拉开了电力事业研究与建设的序幕。智能变电站就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建设智能主网架构的绝对力量。随着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智能变电站调度运行管理模式,实现调度运行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最紧要的任务,这样才能实现管理扁平化,缩短管理链条,促进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这也是现代大电网与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智能变电站是由很多电力管理设备组成的,主要分为配电、电压调节、电力系统以及继电保护四大部分。其中电压调节是智能变电站调度管理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变电器的作用,让电能在输送环节与利用环节中保持特定电压,这样不但有效的减少了电能的无功损耗,而且也为社会上的用电提供了安全和优质的保障。

二、新形势下智能变电站的调度管理工作制度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智能变电站必须制定一套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调度管理制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技术制度负责电力建设的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制定电力技术程序模板,在经审核通过后在小组内分工电力技术任务,按照制度标准分别负责智能变电站配套设备的相关技术安装、调试、操控以及维护等内容,以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2)操作管理制度电力企业中的电站管理负责人首先应整合技术部门的操作要求,并通过反复商议后制定操作管理规范,对电力调度员在电站调度工作的操作一一管控,保障电力设备的正确操作,减少错误操作所产生的风险,提高调度工作效率与资源利用率。(3)工作标准电站调度员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一线工作者,繁琐的调度工作也由调度员所承担,因此必须狠抓调度员的业务质量。通过变电站设备操作考核、强化电站风险意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等方式将电站所制定的工作标准落实。

三、强化智能变电站的调度管理质量措施

(一)加强调度运行管理体系改革

构建智能变电站,对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集中搜集和处理,通过数据深入挖掘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可以实时接收到智能告警信息,当告警信息被传递到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后,站内信息可以实现远端直接浏览。在混合编制班组、合并监控与调度的过程中,能够促使智能变电站实现统一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在实际工作中,既能够完成调度操作,也能够高效展开监控工作,这样一来,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事故分析和操作都可以由调控员直接执行。

(二)加强设备管理

变电站的调度与管理工作中以设备管理与操控为根本,变电站的配套设备十分复杂,必须强化设备管理力度才能为电力生产与输送的安全奠基,变电站设备管理措施如下:(1)明确变电站配套设备操作程序,由专业部门对设备定期检修与维护,以保障相关设备使用安全,建立设备实时档案,强化设备运作状态监管与控制。(2)降低变电站配套设备耗损,提升配套设备使用率。通过智能检测系统提升设备安全故障检测效率,减少故障时间以及故障风险,落实设备修复计划,延长变电站设备使用寿命。(3)开启设备运作风险防控预警模式,通过高效预警机制弥补电站设备设计、调试、安装中存在的不足,利用继电保护方式降低耗损,提升电站设备使用效率。

(三)完善员工的培养和考核激励制度

相关部门要更加注重对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将交流培训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妥善处理各类问题。要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强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制定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另外,应该根据人员需求的差异,给予关怀、培训、荣誉、奖金等多样化的激励形式,要在特殊时期给予员工短时激励,使其充满实现长期职业规划的积极动力,对表现好的应该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对成绩卓越的还应进行职位晋升,从而激励其不断向前进步,为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完善技术管理

智能变电站调度管理作业是需要同时对多个配套设备进行操控,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技术程序和步骤管控保障变电站的高效调度与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落实调度管理问责制。分配电站调度管理任务,统一值班方案,完善技术工作记录,建立技术维护值班资料库。(2)规范调度管理要求。明确电站不同配套设备的调度管理办法,统一操作程序与步骤,为电站设备的定期维护与修缮事宜创造良好环境。(3)丰富调度管理操作资料。智能变电站的调度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特殊设备,不同的配套设备在运作时间以及操作特点上都存在差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运作状态,因而在开展检修与维护时应提前对设备使用要求和使用情况一一统计,并适当完善调度管理操控要求,排查缺陷故障从而稳定电力资源的安全输送。

(五)注重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要集中相关资源,努力搭建大运行与大检修体系技术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小组,培养两个梯队,共同进行技术攻坚,保障安全生产。要及时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工作,尤其是与运检部门的沟通工作,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通知运维部门,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缺陷,并对缺陷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跟踪,从而及时高效地解决各类异常和故障情况。

结束语

总之,电力资源在我国能源使用中占据了较大比例,电力资源的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变电站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优化智能变电的调度管理工作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的地域配送以及电压调节效率,不断满足经济生产用电以及居民生活用电,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周飞飞,何迎利,赵华,等.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流量调度机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研究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49(19):8.

[2]王华龙.智能变电站调控一体化改造方案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20(12):2.

[3]高敏.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0(9):3.